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试卷分析(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试卷分析(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7-28 02:17:01

二〇二三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试题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将姓名、考场号、考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答题。

4.考试结束,只交回答题卡。愿你放松心情,放飞思维,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的答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这座城市的变化_______________(qiǎo rán)发生:口袋公园扮靓了城市,图书馆书香浸润着心灵,过街天桥连接了民心,米市街诉说着光阴。聊城因这些可见元素而_______________(shén cǎi yì yì)、温情脉脉。

【答案】 ①. 悄然 ②. 神采奕奕

2.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古代夜间计时以“更”为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三更半夜指当天23:00到第二天1:00这个时间。

B. 在中国文学史上,“feng sao ”是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的并称,其中《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源头。

C.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多用“小说”笔法,叙事生动,人物个性鲜明。《左传》,即《左氏春秋》,编年体史书,多用事实解释《春秋》,文字优美,记事详明。

D. 话剧是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老舍的《龙须沟》与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均属于这一戏剧形式。

【答案】B.错误。《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源头。故选B。

3. 按要求答题。

同学们从中国新闻出版院发布的“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中找到以下资料,下列对资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表一:0—17周岁未成年图书阅读率(%) 表二: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单位:本)

A. 从表一可得知,9—13岁周岁的青少年图书阅读率占比最高。

B. 从表二可得知,14—17周岁的青少年人均阅读量最大。

C. 从0-8周岁未成年人读书数据可以看出家长伴读的情况。

D. 两表数据显示,近年来,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情况持续向好。

【答案】C

【解析】C.结合两个图表可知,所有数据都是和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阅读量相关,不能看出家长伴读情况,故选项错误;故选C。

4. 名著阅读。

作品名称

选段

《朝花夕拾》

①父亲故去之后,我也还常到她家里去,不过已不是和孩子们玩耍了,却是和她或她的男人谈闲天。我其实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橱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昆虫记》

②第二天早晨,我看到温暖耀眼的阳光已经落在玻璃罩上了。这些工作者们已经成群地由地下上来,急于要出去寻觅它们的食物。但是,它们一次又一次地撞在透明的“墙壁”上跌落下来,重新又上来。就这样,成群地团团飞转不停地尝试,丝毫不想放弃。其中有一些,舞跳得疲倦了,脾气暴躁地乱走一阵,然后重新又回到住宅里去了。有一些,当太阳更加炽热的时候,代替前者来乱撞。就这样轮换着倒班。但是,最终没有一只黄蜂大智大勇,能够伸出手足,到玻璃罩四周的边沿下边抓、挖泥土,开辟新的谋生之路。这就说明它们是不能设法逃脱的。它们的智慧是多么有限啊。

(1)选段①中的她是_______________。除该篇作品外,“她”还在《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__(篇名)里出现过。

(2)选段②

作者是_______________,整本书处处洋溢着他对自然万物的赞美及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答案】(1) ①. 衍太太 ②. 《父亲的病》

(2) ①. 法布尔 ②. 对生命的尊重或敬畏生命

【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作者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叙事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

结合选①段“父亲故去之后,我也还常到她家里去,不过已不是和孩子们玩耍了,却是和她或她的男人谈闲天。”可知她是《朝花夕拾》中的衍太太,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黄色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市侩形象。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出现。《琐记》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一书中第八篇文章,选段①选自于《琐记》第⑥段。在《父亲的病》中衍太太为了得到周伯宜死后的一份遗产而不惜教唆少年鲁迅迫害自己的长辈,一个毒辣的女人。鲁迅却不得不听从,因为宗法家庭的规矩就是:晚辈必须听从长辈的话,没有商量。

【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

根据表格可知题目问的是《昆虫记》的作者,《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5. 按要求填空。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②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俯仰两种视角,写高山、白云、流水三种风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中华民族向来讲求修身正己立德,并将其视为做人处事为官的根本。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诸葛亮一生清廉自守的深刻总结;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三省自身来提高道德修养;《孟子》云:得志,_______________;不得志,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无论人生得意抑或失意,都要有一颗豁达的心,不和世界同流合污,坚持走自己的路。

⑥古诗词中有很多表达作者理想追求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②. 海日生残夜 ③. 却道天凉好个秋 ④. 高峰入云 ⑤. 清流见底 ⑥. 静以修身 ⑦. 俭以养德 ⑧. 为人谋而不忠乎 ⑨.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⑩. 传不习乎 ⑪. 与民由之 ⑫. 独行其道 ⑬.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⑭.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

①—⑤小题题需要注意“酝酿、生、道、俭”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⑥小题注意所选诗句必须符合“表达作者理想追求”的主题,且注意字词正确书写。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 解释加点的词语。

为身死而不受 ②不可以

7. 翻译句子。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8.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告诉了我们选择和坚守的重要性,结合选文联系现实生活,说说如何坚守内心的选择。

【答案】6. ①同“向”,先前、从前②停止

7. 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8. 示例:①面对人生困境、面对权利和金钱的诱惑,要不为所动,坚守本心。②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境及诱惑,如学业困难、网络诱惑等,我们要不放弃、不迷失,坚守自我。

【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

①句意: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乡,同“向”,先前、以前。

②句意: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已,停止。

【7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重点词:万钟,优厚的俸禄钟,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受,接受;于,对于;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

【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内容理解。

孟子认为人要坚守本心,即面对不得已的情况时,应该做到舍生取义,不能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失其本心”,如此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受物质的诱惑,做出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情,这也是坚持本心。

示例:面对人生某个阶段遇到的困难以及功名利禄的诱惑,我们要坚持本心,坚持自我,不做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情。

【点睛】参考译文: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二)狄武襄公青①初以散直②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武襄公狄青。②散直:侍从之官。

9. 解释加点的词语。

以散直为延州指使 ②常发、面铜具

10. 翻译句子。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

11. 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

【答案】9. ①当初 ②同“披”,披散

10. 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

11. ①才勇知略(智勇双全)、频立战功 ②见识高远、通究古今(博古通今) ③辅佐朝廷(登辅弼)

【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初,当初。

(2)句意:经常披散着头发,戴着铜面具;被,同“披”,披散。

【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句中重点词语有:博,广泛;览,阅读。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结合“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描述了狄青在战场上的风采,可知狄青能够被天下称贤是因为狄青作战骁勇,频立战功;结合“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可以看出狄青被天下称贤是因为博古通今;结合“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可以看出他被称作贤士还因为他辅佐朝政。

据此作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这时西部边境正在打仗,武襄公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多次建立战功。他经常披散着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冲入敌阵,敌人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武襄公见识高远,气度宏大,士大夫一致称赞他,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的赏识,被称为国器。范文正公把《春秋》《汉书》传授给他说:“将领不了解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 新冠长期症状怎么缓解

①部分新冠感染患者在核酸转阴后的较长时间内仍可能存在一系列症状,包括疲劳、肌肉疼痛、呼吸困难以及嗅觉、味觉缺失等,被称为新冠长期症状。如何缓解这些症状,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

什么是新冠长期症状

②2021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新冠长期症状的官方定义。新冠长期症状是指新冠确诊患者或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出现且持续至少2个月,并且无法由其他诊断解释的症状。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显示,新冠长期症状较常见的有疲劳(31%~58%)、呼吸困难(24%~40%)、肌肉骨骼疼痛(9%~19%)、嗅觉/味觉异常(10%~22%)、认知障碍(12%~35%)、睡眠障碍(11%~44%)、咳嗽(7%~29%)和胸痛(6%~17%)。

③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团队对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在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出院的2649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进行了2年的观察随访,1192名患者在3次随访中完成了评估。研究结果显示,至少存在一种后遗症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比例从6个月时的68%(777/1149)下降至2年时的55%(650/1190),其中疲劳和肌肉无力是常见的症状。

④2022年《柳叶刀》发表的荷兰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每8名新冠成人患者中就有1名(12.7%)会因为感染而出现新冠长期症状。但上述数据多收集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之前的阶段。

⑤目前,我国广泛传播的奥密克戎毒株虽传播力增强,但毒力较前减弱。已有研究表明,与德尔塔毒株相比较,奥密克戎导致新冠长期症状的概率可能会有所下降(4.5%和10.8%)。

哪些人可能出现

⑥任何年龄、任何程度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均可能出现新冠长期症状。有研究指出,新冠长期症状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几个危险因素相关。

⑦发病时较危重。感染时病情越严重,后期出现新冠长期症状的可能性越大。

⑧2型糖尿病。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与某些新冠长期症状存在显著相关性。

⑨感染时病毒载量较高。感染初期血液中病毒数量较高的患者,出现新冠长期症状的风险也高。

⑩曾感染EB病毒。疲劳及咳痰症状与EB病毒血症相关。

⑪存在特异性自身抗体。患者体内若大量存在某些自身抗体,可能表示抗新冠病毒抗体较少。自身抗体与急性感染期的过度炎症反应、康复期的新冠长期症状有显著关联。

⑫除此之外,女性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感染初期红细胞数较高的患者更可能出现3种以上的症状。

_____________

⑬新冠长期症状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为主。

⑭乏力、疲劳。保持正常生活节奏,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多休息、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睡前温水泡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感。

⑮呼吸困难。可尝试以下几种体位缓解症状。俯卧位:俯卧可帮助缓解呼吸困难,头颈部及腹部可垫软枕减少不适感。前倾座位:坐在桌子旁,腰部以上前倾,手臂放置于桌子上,头颈趴在桌面枕头上;或坐在椅子上,身体前倾,手臂放于座椅扶手上。前倾立位:站立姿势,身体前倾,伏于窗台或其他稳定支撑物。背部倚靠立位:背靠墙壁,双手置于身体两侧,两腿分开,双足距离墙壁30厘米。如任何姿势均无法缓解气促,或静止状态下呼吸困难程度加重,请立即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⑯咳嗽。如咳嗽以干咳为主,可服用右美沙芬、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等缓解症状。如咳痰较多或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应用乙酰半胱氨酸、桉柠蒎胶囊、羧甲司坦口服液等祛痰治疗,情况允许时可辅以雾化治疗。如咳嗽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或持续时间超过3周,建议到医院就诊。

⑰疼痛。如有肌肉、关节疼痛,可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物,用药时请注意禁忌症。如有咽痛,可适当饮温水,用薄荷含片等药物治疗,也可选择白萝卜蜂蜜水、雪梨汤、橘皮水等进行食疗。

⑱失眠、焦虑。建立好的睡眠环境,睡前1小时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减少声光刺激。控制咖啡因、酒精及尼古丁的摄入。选择适当方式放松,如听舒缓的音乐、冥想、做瑜伽、打太极拳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多和家人、朋友沟通交流。

(选自《健康报》)

12.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部分新冠感染患者在核酸转阴后的较长时间内仍存在一系列症状。

B. 目前,我国广泛传播的奥密克戎毒株虽传播力减弱,但毒力较前增强。

C. 任何年龄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均可能出现新冠长期症状。

D. 治疗咳嗽可选择白萝卜蜂蜜水、雪梨汤、橘皮水等进行食疗。

13. 简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主要说明方法及作用。

14. 简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至少存在一种后遗症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比例从6个月时的68%(777/1149)下降至2年时的55%(650/1190),其中疲劳和肌肉无力是常见的症状。

15. 在划线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16. 说说你所知道的缓解新冠长期症状的方法。(两种即可)

【答案】12. C 13. 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什么是新冠长期症状,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14. “常见”是经常见到的意思,表示频率,说明疲劳和肌肉无力是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较为普遍的症状。“常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5. 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何对症治疗、如何缓解症状)

16. 坚持好好休息;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进行适当的食疗。

【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A.根据文章第①段“部分新冠感染患者在核酸转阴后的较长时间内仍可能存在一系列症状”,可知“仍存在一系列症状”的说法过于绝对;

B.根据文章第⑤段“目前,我国广泛传播的奥密克戎毒株虽传播力增强,但毒力较前减弱。”,可知“毒力较前增强”的说法错误;

D.根据文章第⑰段“如有咽痛,可适当饮温水,用薄荷含片等药物治疗,也可选择白萝卜蜂蜜水、雪梨汤、橘皮水等进行食疗。”可知“治疗咳嗽”说法错误;

故选C。

【13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

依据“新冠长期症状是……的症状”的句式,可知给“新冠长期症状”下了个定义,所以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的专业术语说明什么是新冠长期症状,使读者对“新冠长期症状”有了一个清楚的了解。

【14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常见”是经常见的意思,是表示频率的副词。在文章中“研究结果显示……其中疲劳和肌肉无力是常见的症状。”,说明疲劳和肌肉无力是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经常见到的症状。“常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小标题的拟写。

根据文章第⑬段“新冠长期症状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为主”起到总写的作用;第⑭段“乏力、疲劳”,第⑮段“呼吸困难”,第⑯段“咳嗽”,第⑰段“疼痛”,第⑱段“失眠、焦虑”,第⑭至⑱段分写新冠长期各种症状的对症治疗;所以围绕此内容拟写小标题,语言准确即可。

示例:怎样缓解症状、如何对症治疗。

【16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拓展。

根据文章第⑭段“乏力、疲劳。保持正常生活节奏,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多休息、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可知,要坚持好好休息;

根据⑮段“请立即就诊,以免延误治疗”,第⑯段“如咳嗽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或持续时间超过3周,建议到医院就诊。”可知,要进行有效的治疗;

根据⑰段“如有咽痛,可适当饮温水,用薄荷含片等药物治疗,也可选择白萝卜蜂蜜水、雪梨汤、橘皮水等进行食疗”可知,可以进行适当的食疗。

根据⑱段“睡前1小时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多和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可知,要建立起良好的睡眠环境,选择适当的方式放松。

示例:建立起良好的睡眠环境,选择适当的方式放松。

(二) 龙头节里话沧桑

①儿时,对过年时间之匆匆很是不舍,甚至有点惧怕。想让年慢些走,再慢些走。恨不得天天都过年,有好吃的,好玩的,还天天有一帮小朋友一起玩耍,悠哉悠哉,那有多么好啊!

②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慢慢长大后,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而已。

③今年特殊的宅家过年,虽然感到有点慢,但不知不觉间也一晃而过了,即将迎来第三个节日——龙头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二月二。面对目前的疫情,不言而喻,这个节也要宅家过了,只有回忆我们曾经的龙头节了!

④二月二又称龙抬头。尽管南北风俗各异,但在这一天都是要搞些庆祝活动,以示敬龙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⑤从相传下来的农谚,可以看出龙头节的内涵之丰富。

⑥一曰:“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这是说春天到了,农耕要开始了。二曰:“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是对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的祈盼。三曰:“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二月二,敲瓢碴,十窝老鼠九个瞎”等,这是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四曰:“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这天是媳妇回娘家的日子,表现出父母盼着出嫁女回家的期待心情。

⑦这些耳熟能详的顺口溜,我和小伙伴们都曾经熟稔的唱诵并烂熟于心,或作为做游戏时的伴奏。但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全家人在这天早上“打囤”的情景。

⑧在龙头节头一天,父亲要把院子屋子都打扫一遍,尤其是庭院的地面上,被清扫得干干净净,为防尘土泛起,要均匀地泼洒一些水滴。母亲则把过年穿脏了的衣服全部要浆洗一番。然后,最神圣时刻就是打囤了。

⑨早上太阳没出之前,父亲便开始忙碌起来。从灶堂里掏出草木灰盛入筐子里,有时我帮衬着背着筐子,父亲也手持铁掀,在院子里选择好位置,大体目测一下方位,父亲持掀站立在目测好的圆中间,即圆心的位置,然后锄进适量草木灰,端着锨头顺时针方向在地面上画圆圈,然后在圆圈中间打上一个“十”字。在边上画上梯子图形。最后,用玉米、高粱、小麦、谷子等杂粮放在灰囤中。这个圈代表装粮食的粮囤,十字表示粮囤分隔成多个部分,用来装各种杂粮。梯子用来上下粮囤。院子里的囤打好后,最后还要在大门外,打一个大大的囤,以示对五谷丰登的祈愿。

⑩打囤的各种粮食为防鸡鸭羊等畜禽很快吃掉,一般在上面盖上一块砖头。尽管如此,还是招致嗅觉灵敏的麻雀们纷纷飞来偷袭啄食。这时候,我和弟弟也预备好了网子,引诱麻雀们入网。等它们自投罗网后,隐藏在屋子里的我们迅疾将网拉起来,这时候那些反应笨拙的麻雀就会成了俘虏,成了我们的玩偶朋友。

⑪记得,那时候打囤还有占卜作用。待到中午时刻,把盖着砖头的五谷杂粮暴露出来,撒开几只鸡跑到囤前,看哪种粮食能先让鸡发现,就预示着来年这类粮食要丰收丰产,故以此来占卜丰歉。

⑫果不其然。在我记忆里打囤的年份里,每年都是大丰收。卖掉给国家的公粮,有时粮食囤里都盛不下,多余的到市场卖掉,换些肥料种子。

⑬龙头节除了打囤,家家户户还要炒料豆,甏bang zi 花。那时候,老人们把炒料豆叫做炒蝎子爪。至于这炒蝎子爪,到底说的什么东西,是哪几个字,一点都不明白,大人也不给解释。是大人们本来就不明白“以讹传讹”,还是本来明白没想到解释,就不得而知了。大概也是不明白其中之意罢!现在终于明白原委,是因为经过冬眠后,百虫开始苏醒了,“蝎子、蜈蚣都露头” 了,为防止它们萌动肆虐,要炒掉它们爪子,以保诸事平安。

⑭我记忆里最好吃的炒料豆是母亲做的。大概因为母亲得到了姥姥的亲传,不然和我在姥姥家里吃到的料豆是一个味道呢,又酥又香,咸淡正好。看到母亲头一天晚上,精选好大豆粒,把长芽的或坏的剔除掉,洗干净,用盐水花椒水浸泡一晚上,第二天一早控干水,把筛细的沙土放入铁锅里炒热,然后再放入晾好的大豆,不一会儿功夫,就听到炒锅里噼里啪啦的声音,只见到大豆粒在沙土里上下蹦跳翻滚,像跳摇滚舞。有时也把玉米掺和在一起炒,炒得玉米粒炸开酥黄皮,露出白皙皙的肉,外酥内软。奶奶炒的就稍逊一些,她老人家过日子节俭,舍不得用上好的大豆,腌制也不精到,加上奶奶对吃饭这一块比较凑乎,所以,她老人家炒的料豆和玉米花往往不受我们待见。

⑮随着记忆的回放,仿佛就在昨天。料豆和玉米花的酥香不由得又勾起了儿时的味蕾,于是走进超市买了一大包。急不可待尝几粒,尽管豆粒颗粒饱满,滚圆金黄,但吃起来和母亲炒的差得远了!没有那时的酥,也没有那时的香。

⑯“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今天春耕节的景色,正如白居易这首诗里所描绘的。尽管疫情没有完全解除,但田地里已经有勤劳的人们在侍弄着萌萌破土的“草芽”和“菜甲”了,只不过不是“轻衫细马春年少”罢了,而是他们的父辈或祖辈而已。

⑰“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这不光是孩子们对学业有成的期盼,更是今天的我们对无疫春天的期盼。

17. 围绕龙头节,作者回忆了儿时的哪些事情?

18.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父亲持掀站立在目测好的圆中间,即圆心的位置,然后锄进适量草木灰,端着锨头顺时针方向在地面上画圈圈,然后在圆圈中间打上一个“十”字。在边上画上梯子图形。(从描写角度赏析)

(2)只见到大豆粒在沙土里上下蹦跳翻滚,像跳摇滚舞。(从修辞角度赏析)

19. 第⑥段,作者引用农谚有什么作用?

20. 本文标题与用“龙头节”作标题,哪一个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21. 除了二月二龙头节,我国其他传统节日同样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请另举一例说说其内涵。

【答案】17. 打囤、捕雀、占卜丰歉、炒料豆和炒玉米粒(嘣玉米花)。

18. (1)动作描写,运用持、锄、端、画、打等一系列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娴熟地打囤过程。(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豆赋予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豆粒受热后在锅内的状态,含蓄地表达了我的欢快之情。

19. 引用农谚阐释了龙头节的丰富内涵,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语言生动精炼,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20. 本文标题最合适。因为本文的标题不仅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表现出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和眷恋以及对孩子、对无疫春天的期盼,在暗示主旨的同时,还能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1. 示例一:清明节祭奠祖先,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弘扬了尊祖敬宗的美德。示例二:中秋节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

【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提炼与概括能力。

结合第⑧段“在龙头节头一天,父亲要把院子屋子都打扫一遍,尤其是庭院的地面上,被清扫得干干净净,为防尘土泛起,要均匀地泼洒一些水滴。母亲则把过年穿脏了的衣服全部要浆洗一番。然后,最神圣时刻就是打囤了”,第⑩段“打这时候,我和弟弟也预备好了网子,引诱麻雀们入网。等它们自投罗网后,隐藏在屋子里的我们迅疾将网拉起来,这时候那些反应笨拙的麻雀就会成了俘虏,成了我们的玩偶朋友”,第⑪段“记得,那时候打围还有占卜作用。待到中午时刻,把盖着砖头的五谷杂粮暴露出来,撒开几只鸡跑到围前,看哪种粮食能先让鸡发现,就预示着来年这类粮食要丰收丰产,故以此来占卜半歉”,第⑬段“龙头节除了打围,家家户户还要炒料豆,嘣玉米花”可提取:打囤、捕雀、占卜丰歉、炒料豆和炒玉米粒(嘣玉米花)。

【18题详解】(1)本题考查从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持掀站立”“锄进适量草木灰”“端着锨头”“画圈圈”“打上一个‘十’字”运用动作描写,运用持、锄、端、画、打等一系列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娴熟地打囤过程。

(2)“大豆粒在沙土里上下蹦跳翻滚,像跳摇滚舞”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豆赋予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豆粒受热后在锅内的状态,结合“我记忆里最好吃的炒料豆是母亲做的”可知,含蓄地表达了我的欢快之情。

【19题详解】本题考查引用资料的作用。

引用农谚“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二月二,敲瓢磕,十窝老鼠九个瞎”“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等阐释了龙头节的丰富内涵,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农谚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语言生动精炼,“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等句子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20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

本文围绕龙头节,作者回忆了儿时打囤、捕雀、占卜丰歉、炒料豆和炒玉米粒等事情,表现出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标题“龙头节里话沧桑”则是对以上内容的概括。结合最后一段“这不光是孩子们对学业有成的期盼,更是今天的我们对无疫春天的期盼”可知,“龙头节里话沧桑”还是对孩子、对无疫春天的期盼,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形式上,龙头节里有什么样的沧桑?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龙头节”的含义过于单调。因此,本文标题最合适。

【2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示例:重阳节,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表达感恩敬老的情感,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四、写作(共50分)22. 根据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行走,是与自己相遇的途径。亲近自然,读书,历练,都是夯实人生基础的课程,让我们走向丰饶和充盈。行走,让人生更精彩。孔子周游列国,只言片语汇成儒家经典;王维使至塞上,大漠长河绘出壮美画卷;龚自珍黯然离京,片片落红化作多情春泥;陶渊明采菊东篱,南山飞鸟寄托隐逸之心。人生无涯,行者无疆。愿你行走的人生绚丽多姿。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行走”为话题,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可以记叙、抒情或议论;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答案】例文:

行走中的温暖

春日飘着细雨的午后,我坐在家中品着奶奶做的槐花饼,猛然想起还在工作的母亲,便找出一个淡绿色的包装盒,装了一些槐花饼,前往母亲的工作单位。

在站台等车,那一向和煦的春风,在飘渺雨丝之下竟有些许寒意,我紧了紧外衣,挤上了迎面驶来的一辆公交,上了车,才发现车上已没一个落脚之处。车上的人们,如取暖似的挤在一起。我好不容易站定,可人潮涌动,槐花饼的盒子老被挤来压去,其中的槐花饼,岂不就要……

牙齿咬住了嘴唇,双手握得紧紧的,指尖微微用力,不一会儿,便出了些冷汗,而指尖也因用力,微微泛白。我盯着有些变形的包装盒,内心焦急不已。红灯,车停,司机像变魔术似的,掏出了一个挂钩,一头挂上车顶,一头可挂盒子,我对她报以感激的笑,她微微点头,对我笑了笑,那笑容淡淡的、浅浅的,却如三月里的春风一样,拂过我心田,温暖了我的心。

又一个站点到了,一个老爷爷上了车,他手中拎着一个大大的蛋糕盒子。老爷爷招呼大家往车厢里挤挤,说她女儿今天过生日,五年才回来一次。可人们根本挤不出地方来,我看了看已满头白发的老爷爷,满脸沧桑,头发沾上了雨星,很是凌乱。

我该把钩子取下,让给老爷爷吗?我犹豫了。

奶奶每年都做槐花饼,我和妈妈每年都能享受到美味,而老爷爷的女儿五年才回来一次……

我从挂钩上取下槐花饼,示意老爷爷把蛋糕挂上去。老爷爷连声道谢,露出了憨厚的笑。我也笑笑,可又心疼起槐花饼来。

突然,只觉手上一轻,抬头看,站在我旁边的一个年轻的叔叔拎走了盒子,他将盒子高高举起,说:“别担心,我帮你拿着,这样里面的东西就不会被压到了。”一股暖意流遍全身,我感激地冲他笑笑。可时间长了,这位叔叔也显出累的模样来,这时,旁边的一个阿姨又悄悄地接过盒……

到站了,雨过天晴,阳光透过云层,轻柔地泼洒在我身上。我心里暖暖的,看着那用爱传递下来的槐花饼,迈开了步子。

春风恢复了往常的和煦,暖暖地吹在我身上。行走在文明春风里的我,被温暖和爱包围。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