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做好准备成为小学生的家长,天宝就已经上一年级了,学习上没什么费心的,唯独在辅导数学“左右”这个章节时,我感到了深深地挫败感。强调了很多遍“握笔的手是右”,题目让“从右往左数时”,依然分不清从哪边到哪边。
脑门子上“呼呼”窜火苗,幸亏及时想起自己一年级“语文考3分,数学考10分”、“全班都会认钟表只有我不会”、“7岁还分不清左右”的光荣事迹,我小时候比娃儿好不到哪儿去,但这些并不影响我考大学,这样一想,“啪”熄火了。
6岁分不清左右,并不是他不够努力,家长不要苛责孩子,而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空间知觉发展的还不完善,我们今天来聊聊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我们觉得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时候是家长没有搞清楚本质,“分不清左右”也好,“对时间没概念”也好,当我们了解小学生知觉发展的规律时,就不会再着急上火为难孩子了。
- 空间知觉
小学阶段的孩子,可以很好的辨别“上下前后”,但是对分辨“左右”有一定难度。比如说,一二年级的孩子上体育课,“左右转”时总有一部分孩子转错,转错就是因为左右方位发展并不是很完善。
为什么有的孩子就能转对呢?因为空间知觉的发展也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发展的快有人发展的慢,普遍来说多数孩子会出现这样的特征。家长发现孩子掌握的不好,不要责怪孩子,他并非有意为之,只是发展的略微滞后一些,我们要遵循它的发展规律。9-11岁时,孩子就可以灵活掌握左右的概念了。
- 时间知觉
小学阶段,孩子对时间的观念发展的较快,对时距估计的正确性也在提高。生活中家长能观察到,孩子已经慢慢掌握了时间的概念,比如说通过指针的位置判断时间。
就像天宝学校要求8:00—8:10入校,他虽然不知道8点具体是多早,但已经开始自动调整思维,按照老师说的去做,有意识的告诉我,8点要到学校门口。如果家长较早的让孩子接触时间的概念,孩子也会掌握的较早。
放学后,7点开始写作业,20分钟后我询问“现在是几点”,在不看钟表的情况下,四年级的堂哥估时间的正确性,比一年级的天宝更精准。由此也能看出,估计时间的准确性也在不断提高。
一位幼儿园的家长说,自己小班的孩子,因为不能够专注的听老师讲30分钟逻辑狗的做法,自己被喊去谈话了。我们知道,孩子的注意力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展的,即便是小学,课堂40分钟也不会全部用来讲课。
①无意注意占主导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缓慢发展,大概五六年级,有意注意才会占主导。
1-4年级,孩子的注意很容易就被外在事物的形象、特征、颜色所吸引,老师讲课时听的不认真,别的同学做了什么事他知道的很清楚,窗边飞过的蝴蝶能轻易分散掉他的注意力。这并非是某个同学的行为,从整体来看是无意注意占主导的。
5-6年级,孩子才会有意识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不让它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有意注意开始占主导地位。所以说,年龄越小的孩子,注意力越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分散,家长对孩子要多一些理解。
②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易引起注意
家长能发现,老师在上课时用的教具是丰富多样的,课堂引入也是生动有趣的,直观和生动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学习效果才会好。而且,孩子的注意还带有情绪色彩,开心的时候就愿意关注,不开心就不愿意去看。
在辅导孩子作业或者帮助孩子选择阅读书籍时,家长可以借鉴这一点,选择一些插图丰富生动的书籍。
③注意时间在逐渐延长
4-7岁,10分钟左右。(幼儿园)
7-10岁,20分钟左右。(小学低年级)
10-12岁,25分钟左右。(小学高年级)
12岁以上,30分钟左右。(初中)
注意时间的长短和大脑发育情况有一定的关系,基于这样的规律,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学习20分钟后,适当安排休息5分钟。也可以科目变换着学习,孩子不容易疲劳也更有兴趣。
记忆力是孩子学习的基础和根本,甚至是学习成绩的决定因素,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记忆力在小学阶段的发展规律,很多家长并不清楚。
1、记忆容量增加
随着孩子阅读数量的增加,记忆容量也在增加,他能记住的更多了。小学儿童对数字的短时记忆最大,其次是字母,最后是偏旁部首。因为这样的特点,孩子在学习偏旁部首时,掌握的速度不会快,家长不要强求他,他正在经历这样的学习阶段。
家长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识记偏旁部首,我和天宝平时用的是上面这套,儿童偏旁部首组合识字卡。120张汉字卡牌,让孩子自由组合解锁新汉字:“女”字旁和“子”组合是“好”字、“扌”和“丁”组合是“打”字、“文”和“刂”组合是“刘”字……
2、记忆策略的发展
孩子学会说话后,有家长会教孩子背诵古诗,这时候的背诵只是机械的重复,用不到记忆的策略和方法。等到孩子上了小学,记忆策略开始逐渐发展,10岁左右的孩子已经能较好的掌握复述、组织语言的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的发展有个规律:对低年级的儿童进行提示和训练能有效提高记忆量。
记忆策略包括复述、组织、系统化、巧妙加工等,我们以组织策略说一下,四五岁的孩子有意识采用组织策略是较少的,在孩子六到八岁时进行干预,到十岁左右就可以有意识的应用了。
年龄太小或太大进行训练效果都不明显,对6-8岁的孩子进行记忆策略指导和训练,效果是最好的。家长有意识的根据孩子的发展规律,在这个年龄段进行相应的培训指导,才能起到促进作用,而不是拔苗助长。
3、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
低年级的孩子,记忆以形象记忆为主。根据这个特点,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建议也要具体、多样化。随着逻辑能力的发展,孩子的抽象记忆也在逐步发展。
8-10岁,孩子可以根据具体的事物进行学习,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的年龄,在9-10岁之间,我国的研究,发现是在四年级左右。
四年级后,孩子会逐渐学习一些较为复杂的学科和内容,这也是很多家长说的,四年级的内容跟之前学的出现了断层现象,很担心孩子跟不上。
家长不必焦虑,三到六年级可以让孩子做一些针对性的思维训练,这套《最强大脑》包含6册,分别通过智力测试、游戏强化左右脑、思维谜题调动脑细胞活力、训练提升思维能力、介入思维导图以及提高记忆力等,全面开发和提升孩子的大脑潜能。
书中的题型多样,不仅涉及理论知识,还包含多样的学科试题,全套6册由简入难,顺应孩子的思维发展规律,以游戏的方法进行训练,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家有小学生的家长都可以备上一套,为孩子的大脑助力。
,天宝妈妈,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育婴员(中级);有想法的二胎妈妈,用文字传播家庭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