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书写水平(5分)
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 (共4道小题,20分)
在各拉丹东以东几公里外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我们搭起牛毛帐篷。安托师傅他们从崖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海拔接近六千米,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做起活来也不免气喘吁吁。他说自己是海拔低些的聂荣县人,所以不很适应。我就更不在话下了。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草坝子: 接踵而至:
2、请从以下句子中选出内容积极向上的一副对联并按上下联填序号。(4分)
①香山香水香花香果迎香港 ②长江滚滚浪花淘尽千秋功罪
③长城长江长歌长舞乘长风 ④大漠茫茫明月照空万古恨愁
上联: 下联:
3、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1) ,胡为乎中露 (《诗经·式微》)
(2)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此地一为别, 。(李白《送友人》)
(5)兼葭采采,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6)白居易《卖炭翁》中描写卖炭老人矛盾复杂心理的句子是: , 。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王勃劝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那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的句子是: , 。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庄子,名周,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由孔子及其弟子辑录而成。
C.《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马说》的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D.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石壕吏》和《卖炭翁》均为安史之乱时期的名作。
三、阅读能力(共18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6分)
阅读名著节选,完成5-7题。
晁盖心中欢喜,对六人说道:“我们造下这等弥天大罪,那里去安身?不是这王头领如此错爱,我等皆已失所,此恩不可忘报!”他只是冷笑。晁盖道:“先生何故只是冷笑?有事可以通知。”他道:“兄长性直,你道王伦肯收留我们?兄长不看他的心,只观他的颜色动静规模。”晁盖道:“观他颜色怎地?”他道:“兄长不看他早间席上与兄长说话,倒有交情;次后因兄长说出杀了许多官兵捕盗巡检、放了何涛,又见阮氏三雄如此豪杰,他便有些颜色变了。
虽是口中应答,心里好生不然。他若是有心收留我们,只就早上便议定了座位,杜迁、宋万这两个自是粗卤的人,待客之事,如何省得?只有林冲那人,原是京师禁军教头,大郡的人,诸事晓得,今不得已,坐了第四位。早上林冲看王伦答应兄长模样,他自便有些顾盼之心,只是不得已。小生略放言,叫他本寨自相火并。”晁盖道:“全仗先生妙策良谋,可以容身。”当夜七人安歇了。
次早天明,只见人报道:“林教头相访。”他便对晁盖道:“这人来相探,中俺计了。”
5、选文节选自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是 。这部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 ”的主题。(2分)
6、《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章回体小说。选文出自的回目是( )(2分)
A.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B.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C.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D.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7、选文中加点的“他”是谁?依据选文说说“他”的性格特征。(2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会飞的黄精 刘群华
①抽屉里躺着数百味中药,黄精位居其中,浑身黢黑,肉软松绵,流溢出甜甜的味道。
②我刚学中医时,看黄精貌似味道不错,便嘴馋地捏起一片,细细咀嚼,有股淡淡的药香。问师父,师父道:是会飞的黄精。
③我起初不懂师父的这句话,以为黄精真会飞。后来见师哥们也趁取药之时,拉开抽屉,偷偷捏一块咀嚼,才知晓师父说这句话的意思。他是戏谑地说我们在偷吃,让黄精不翼而飞了。
④黄精可药食两用,厨师拿来煲汤,味美而鲜。而师父拿来入药的,则是九蒸九晒的黄精。这时黄精不似鲜品皮粗肉白,入药的它粗皮已除,经炮制后泛有香墨一样的光泽。
⑤在师父的医馆里,来往的患者极多。有一天,来了一位年过六十的老人。师父移了移脉枕,示意老人伸手过来,继而凝神静气把脉。末了,师父摸出一支笔,在处方笺上边写边吩咐我:“你去看看,药柜里还有黄精吗?”
⑥我跑去药房,拉出抽屉,竟空空如也,原来满抽屉的黄精已然“飞走”了。师哥们抿嘴笑,说:“最后那块是二师兄今早吃的。”师父嗔怪道:“还笑?快去街上买几斤回来。”
⑦这时,我才觉得惭愧,认为偷吃黄精太不应该。但师哥们还是照吃不误。
⑧一日,师父从街上扛回一麻袋新鲜的黄精,笑道:“你们这么喜欢吃,我又买了一麻袋。现在交给你们,把它们洗净泥土,去除粗皮,再九蒸九晒,炮制成药。”师哥们听罢,顿时兴奋了,只有师父在偷偷地浅笑。
⑨天瓦蓝瓦蓝的,阳光从山巅上溜过来,晒得禾叶都耷拉着头。师哥们在阳光下洗呀洗,洗得满头大汗。然后坐在闷热的屋里慢慢刨粗皮。这可是个精细活,尤其皱褶里藏匿的细尘,要用牙签小心地剔,可磨砺了师哥们的性子。
⑩一麻袋生黄精收拾完了,师哥们捶着后背,疲惫地说:“不容易呀,这么难缠。”师父听了道:“辛苦的还在后头呢!”师哥们不信,去烧火了。左厢房热闹了起来,劈柴的劈柴,刷锅的刷锅。我在药房,听到他们在逐渐冒蒸气的左厢房嘀咕说:“这么难哩!下回不吃了。”我和师父相视而笑。
⑪经过九蒸九晒的黄精,表里黝黑,像被夜色洇染了。师父号完一个患者的脉,朝我们喊:“黄精三十克!”我们听了,从炮制中药的厢房鱼贯而出,捏着处方,叮当叮当地捣响了铁罐子。
⑫转眼到了这年的八月,山里的黄精壮硕了。这天师父起了个早,说:“带你们上山认野黄精。”一直朝阳光升起的地方走,层林越来越矮,山越来越高。在一处灌木丛旁边,师父驻足查看一番,惊喜道:“这就是野黄精。”
⑬我看着绿竹似的黄精秆儿,叶儿浅黄了,修长的身子在一束风的摇曳下,把沾满的阳光摇碎了,坠落在青苔上。轻轻扒开青苔下的肥土,露出黄精小小的脊背。黄精长得不错,手指粗,弯弯曲曲地盘旋了不小的一块地方。我凑近它,细细地闻。一股若有若无的气息,仿佛是黄精在呼吸,有阵阵清香。
⑭师父出手了。黄精只是一迟疑,一大块根茎就被师父掰出,丢进背篓,还剩下一小截在土里。我问师父为什么不全掰了?师父说,这是祖师爷爷传下来的,取之七分,留之三分,以便繁衍。
⑮在山中邂逅一味野黄精,靠缘。有本医书上说:医者,与病人有缘,千里来求,与药有缘,自然药到病除。现在,我们与这棵野黄精有缘,才在这丛灌木下与之相见。野黄精吮吸了大山的养料,身体里有了大山的魂魄和精华。而这一切会随着野黄精的入药,渗透到人的身体里,人便也如此朴质、康健。
⑯时光悠长。这一回,又有患者来看诊。师父号了脉,便开了几味药,黄精还是排在首位。只是,抽屉里的黄精不再“飞”了……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3月16日,有删改)
8、文中没有提到的具体事件是( )(3分)
A. 我曾经偷吃黄精,味道甜甜,还有淡淡的药香。
B. 黄精“飞”了,是师哥们偷出去悄悄卖给别人。
C. 师哥们清洗黄精,需用牙签小心剔除褶皱之泥。
D. 师父采挖野黄精,块根茎取之七分,留之三分。
9、根据文章内容推测,下列答案最不可能解释文末“黄精不再‘飞’了”的一项是( )(3分)
A. 我们明白了黄精的清洗加工是辛苦而费时费神的过程。
B. 我们明白了野黄精稀少珍贵,寻采野黄精需要靠缘分。
C. 我们明白了黄精功效十分明显,常常排在药方的首位。
D. 我们明白了做人要像野黄精那样看似朴质却予人康健。
10、文中写了师父的三次“笑”,关于“笑”的原因三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将他们的看法补充完整。(4分)
11、 “黄精以土中精灵而名之,非俗物也”,文章多处暗示了黄精就是“精灵”。请找出两处,并分别说明其体现了黄精什么样特点。(4分)
人生的“重启键”① 岑 嵘
①伴随着电子游戏机长大的一代人常常会把游戏的经验推及人生,比如他们相信人生如同游戏中的升级闯关,失败了可以一键重启,他们对“重启”似乎有着某种特别的执念,“重启”能获得“新生”的喜悦。
②游戏的生产商早就深知“重启”的魅力,这种持续不断的开始,意味着游戏中每个时刻都与其他时刻的隔绝,从而让游戏者割离了正常的时间流动,产生这一局有别于上一局的错觉,同时,每一局的游戏时间也被设计得越来越短,当游戏者一次又一次感到快要成功但却输了时,就会很快按下重启按钮——一切重新开始,最后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③“重启”是游戏设计的路数,在人生的诸多时刻,“重启”这件事对我们充满了诱惑,因为人生总是充满了遗憾。我们常常后悔没有早点买房子,后悔在读书的时候不愿意下功夫,后悔没有多陪伴家人……后悔的事情太多,如果“重启”,就可以弥补这些遗憾,但我们谁都无法回到出生状态,于是我们在心里创造出各种“重启键”。我们通常会在心里设立一座“时间里程碑”,在某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我们会郑重地按下自己的人生的“重启键”,一切仿佛都是新的。
④沃顿商学院教授凯瑟琳·米尔科曼等人研究发现:人们常常是到了一个时间“新起点”才去实现他们所谓的目标,例如节食或锻炼。他们把这称为“新起点效应”。据米尔科曼等人统计,美国33.4%的普通大学生会在一周的第一天去锻炼身体,而47.1%的人会在新学期的第一天去这么做。在庆祝生日后的次日去健身房的概率也会增加7.5%。同时,人们更可能在生日的后一个月而不是前一个月去健身房。在这些新起点到来之后,人们更有决心去做一些有益且困难的事情。
⑤一切会真的有所改变吗? 新起点效应”毕竟只是一个起点,让人们短暂地下决心去实现目标,开始新的人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实现目标的动力也会日渐消退,于是我们又在下一个特殊的日子设立另一座“里程碑”,又期待着在某个重要时刻能够重启我们的人生,但未来不过是过去的缩影罢了。
⑥那么,如何才能重启人生呢?
⑦首先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白自己主要想要的是什么,不妨把主次目标写在纸上,看看是否都是你想要的,判断孰重孰轻,孰先孰后。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之所以比另一些人工作效率高,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十分清楚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并且在行动中始终瞄准自己的既定目标。A 所以你的困惑不是该不该做什么,而是还没有想清楚自己最想要做什么。现代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曾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调查得出一个结论,那些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他们是否有天赋,也不在于他们是否有机遇,而在于成功者始终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选择正确的主要目标,你才能在奋斗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取得成功,否则只能机械性地“重启”。
⑧主要目标明确之后,要真正“重启人生”,并非要等到什么重要的时刻——最佳的时机永远是当下,要勇敢的迈出第一步。B 有人想做很多事,常常是说的天花乱坠,就是没有行动,最终一事无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可以制定一个微小的可行性计划,突破口也许是读一篇文章,每天锻炼半小时,一天一组俯卧撑,一天写50字……也许最初你会嗤之以鼻,但做一个行动派,让目标够得着,看得见,在一次次小成功的刺激下你会看到质的蜕变,你的美好人生就此重启。
⑨除了这些,我们更需要的是改变固有思维习惯,在困难面前记住困难的模样。如果我们遭遇了挫折却依然按照原来的思路解决问题,那我们还是在同一个“坑”里重蹈覆辙。C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困在固有的思维惯性中浑然不知。这也并非是他们“冥顽不灵”,因为心理学研究发现,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自我保护的功能区,它的作用就是专门帮助我们忘记那些痛苦的事情。这意味着我们更容易主动的忘却那些让我们受挫、难受的经历,又不可避免的在同样的问题出现时犯同样的错,所以,敢于直视痛苦才能让你记住它的“面目狰狞”,才能越过相同的“坑”。
⑩如果想要打破思维惯性,我们还要学会向外借力——找到人生导师。D 在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丰富自己人生阅历的同时,我们还要尽可能向优秀的人借鉴其成功的“法宝”,或许有人会酸溜溜的把成功人士的“业绩”归因于他们的运气,这是愚蠢的想法,虽然这类人成功的路径不可全部复制,但是它山之石定可攻玉。你可以把你的目标和行动计划给那些已经在这方面获得成功的人看看。并请他们提提建议。事实上,大部分成功者都是通过模仿他人才取得成功的,没有模仿就不可能创新。如果沉溺于闭门造车,不屑于观察和模仿他人,就会失去借鉴的机会。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必然有他们值得借鉴的过人之处,有了借鉴,我们才能走上“重生”的“捷径”。
⑪所以,在人生的某个时刻跌倒时,锁定主要目标,摆脱过去的惯性思维,借鉴经验并立即在微小处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正确地重启人生。
(四望梅川河整理)
12、 根据文段内容,下列材料最适合放在文中的( )处(3分)
经典的“跳蚤实验”说明了这一道理,研究人员将跳蚤放进了一个一米高的玻璃瓶,它很轻易就跳出了瓶子,研究人员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了同一个玻璃瓶,但在瓶口上放置了一块玻璃板,跳蚤每次跳起都会撞在瓶口的玻璃板上,经过多次的尝试,它降低了跳越的高度,再也没有撞到玻璃板。当研究人员随后拿走了玻璃板,跳蚤虽然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跳着,却再也没有跳出过玻璃瓶。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13、关于“重启人生”,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 “重启”这件事对我们充满了诱惑,是因为人生充满遗憾。
B. 人们到了一个时间“新起点”去实现目标,即是“重启”。
C. “重启人生”的最佳的时机永远是当下,是迈出第一步。
D. 能够借鉴别人的优秀经验,才能走上“重生”的“捷径”。
14、文章开头部分为什么要谈论游戏中“重启”的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15、小语想通过班级学习园地与同学一起分享本文,现有“成长路上”“生活乐事”两个专栏,结合文章内容,你会选哪一个专栏并说明理由。(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16分)
月牙山记 [清]龙启瑞
桂之河东,皆阛阓①也,市廛②尽,而石桥跨之,下有小水,春夏仅通舟楫,俗所谓花桥者也。桥上东南望,水际一山郁然,红阑朱阁,隐见峰腰林隙,间渡桥数十式,始得山门。门内宽平,地可一亩。渐上则为陂陀,因平地势,或平或矗,委折而登。行者左扶山麓,右临溪水,晴波映日,清莹可鉴。石间有小舟行之,客从焉,汇于寺门。寺分南北二室。北室供大士像,石壁环其后,若覆釜而缺其半,其高覆檐出者,可四丈余。客来坐南室,惕乎常恐怪石倾压而下者,是所谓月牙之岩也。
忆二十年前,曾一游山中。时冻雪初晴,山溜之凝为冰柱者,宽可数尺,长几丈,如是者五六,宛然玉龙垂髯,下瞰窗户,正心摇目眩,然落其一,抵石上,若碎大瓮,寺之檐角陷焉,归而魂动者弥月。今岁月屡易,景物非故,江干桃李,芬馥可爱,无复向者恫心骇日之观。
【注释】①阛阓(huán huì):街道。借指店铺。②廛(chán):指古代城市平民一户人家所居的房地。
16、下列游踪最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 阛阓—花桥—山门—寺庙
B. 花桥—峰腰—山门—寺庙
C. 花桥—山门—寺庙—月牙岩
D. 阛阓—峰腰—山门—月牙岩
17、小文对为什么写第二段产生了困惑,请你根据文段内容为他解答疑惑。(3分)
小文: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写第二段,感觉第一段写了很多美景,也已经写了月牙岩。
我:……
小文:哦,我懂了,这不是赘笔,反而丰富了内容和情感呢。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 市廛尽 东市买骏马(郭茂倩《木兰诗》)
B. 委折而登 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C. 曾一游山中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
D. 然落其一 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①,唯有,茶瓯②香篆③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④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定风波·重阳 [宋]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⑥何必更沾衣。
【注释】①病酒:饮酒沉醉。②茶瓯:一种茶具。③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④元自:原来,本来。⑤云峤:耸入云霄的高山。⑥牛山:齐景公曾游于牛山,因感慨生死而哭泣。
19、词人“年少”时的情景,在两词中都出现的是( )(3分)
A. 饮酒插花 B. 远观飞燕 C. 夕阳西下 D. 泪落沾衣
20、从两词标题看,“暮春”是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重阳”是农历九月初九,民间又称“老人节,两词都用时节表达了时光流逝人已老去的感慨,但两词的主题却又不仅如此,请结合两词内容阐述分析。(4分)
四、综合运用 (共3道小题,15分)
2023年12月16日,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正式开通,至此,贵阳已经开通了3条地铁线,连接了贵阳的六大城区,贵阳的地铁线基本形成了一个网络。
21、下面是学生会收集的有关贵阳三号线开通的介绍,请选出语序最合理的一项 ( )(3分)
①3号线作为一条串联了乌当、花果园、花溪等人口密集区的地铁线路,高峰期的客流不容小觑。
②庞大的客流量也为城市的流量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③此外,3号线还将黔灵山公园、十里河滩湿地公园、花溪十字街等贵阳市著名旅游景点连成一线,进一步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出游选择。
④为了抓住商机,目前3号线沿线的地下商业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如花果园站,新添站,做持续的内容输出的网红街、国风一条街。
⑤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的开通,极大的方便了贵阳市民的出行,也意味贵阳正式进入全地铁时代。
⑥下一步,贵阳市将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基础多种交通设施为补充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
A. ⑤①④②③⑥ B. ⑤①②④③⑥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22、下面是学生会对3号线开通的报道,其中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来并修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