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在53中考点外,青岛超银学校老师身着印有“中考必胜”字样上衣为考生加油。
文/半岛记者 孙雅琴 陈昊
图/半岛记者 孟达
7月14日,青岛新中考进入第二天,考生接连迎来数学、道德与法治、物理考试,单日考察三科也是今年中考安排最为密集一天。
其中,在7月14日上午,考生迎来关键的数学考试。“题目太灵活了!我都没有看懂”“试题的计算量很大,我没有做完”“题目看似不难,但是做着做着就容易‘崩溃’”……7月14日11时,从青岛53中考点走出的考生脸上表情大多比较凝重。不少考生向记者反映,新中考第一年数学试题很灵活,读不懂、做不完……不少教师和考生都认为,在经历了中考首日相对简单的语文和化学考试后,相对较难的数学考试发挥如何,将成为拉开分数的关键。
“今年的数学试题整体来说比较灵活,虽然看题目好像比较常规,但是做着做着就容易‘崩溃’。”在青岛53中考点,来自青岛第二实验初中的考生李俊瑶告诉记者,她在大题22题上花费了很长时间:“平时这道题只考1~2问,中考却考了3问,而且还把两种题型进行结合。”
据李俊瑶介绍,这个题目把利润与二次函数的知识点进行了结合,按照以往,这两个知识点是分开考的,但是中考试题中却把二者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这对考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还有填空题最后两个,也有难度。”李俊瑶说道。
“整套试题的阅读量和计算量都挺大,大题22题用的时间很长,导致我23题和24题的答题时间很紧张,最后没有做完。这套题对数学成绩突出的同学可能比较有优势,但对大部分同学来说,做起来不太顺畅。”同为来自二实验的考生王昕扬告诉记者,她平时数学成绩还不错,但是这套题做起来比较吃力。“走出考场后,我问了好几个同学,多数同学都没做完,应该说这套卷子比平时一模、二模考试的难度都要大一些。”王昕扬说。
此外,也有部分考生认为试题的难度比较适中。来自青岛超银中学的考生王同学表示,数学学科一直是他的强项,考题当中的探究题也设置得很合理,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中考第一天的语文和化学考试都很简单,估计拉不开差距。数学考题难一点,对我来说是个好事。”王同学表示,其实今年中考数学试题考查的知识点跟平时考试差别不大,只不过有多个问法都拐了个弯,同学们在考场上容易紧张和急躁,可能就没理解到。
>>>名师解析 告别固定套路,考查数学素养和思维
对于今年中考的数学试题,岛城老师们又是怎么看的?记者对青岛三十九中高级数学教师吴娟娟老师进行了采访。“我目前还没看到具体的试题,但从学生们反馈的部分信息来看,部分题型的灵活性让一些考生感到不太适应。”据吴老师介绍,填空14题考查了平面几何中的阴影面积,需要做辅助线,而以往这几年都考查立体几何中的空间想象能力。此外,大题20题第一问考的是一次函数,第二问考的是分式方程。考查的顺序和以往的考题相比也有所改变,大题22题第一问考的是根据给出的抛物线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第二问考的是两个函数的差做为一个新函数,这个类型可能部分学生平时练得少了一些,所以可能不会列式。
“题目的灵活性增强了一些,这也给以后的学生们提了个醒,不要以为平时经常练的是什么题型,考试就会考什么题型。数学考试不再有固定套路,现在更多的是考查数学素养和思维。”吴老师表示,其实平时这两道题也都是考查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只不过在今年的中考试题中,把这三个知识点又重新进行了组合。
吴老师告诉记者,倒数第二个大题(大题23题)往往是容易拉开分数差距的一个题,这是一个创新性的拔高题,会给考生一组新的概念,然后让考生进行探究。“今年新中考考的是数列问题,这个题目就着重考查学生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接轨高中知识。”吴老师介绍,这个大题往往是有梯度地设置问题,一般学生容易拿到前一二问的基础分,再往后就是考查能力了。而最后一个大题动点题则比较常规,不过有一些考生因为在前面的部分题目上耗费了过多时间,最后没有做完24题的最后一问。
“在新中考只有语数英三科计分的情况下,数学难度加大、容易拉开差距是必然的。但万变不离其宗,今后考生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从基础年级就要强化计算能力和审题能力。”吴老师表示。
道德与法治首年闭卷考切口独到,不逃避热点
半岛记者 刘恺琦 郝春梅
新中考第二天(7月14日),下午首场考试为道德与法治,最后一科考试为物理,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半结束。考生普遍表示,道德与法治考题首年开卷变闭卷,但题型和难易程度与去年变化不大,考题没有回避热点,很适应。对于今年物理试题,也有不少考生反映难度比较适中。
记者14日下午随机采访了几名考生,他们都表示道德与法治试题并不难,答题时间充裕。“试题我感觉不难,选择题里有一道是问探测火星的是哪个系列名称,在嫦娥、问天等选项里面选择。”考生李同学告诉记者,试题和时政新闻挂钩,涉及国家创新发展之类:“我平时很关注时政新闻,感觉在考试上也能得心应手一些。”
青岛六十二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备课组长战丽明老师告诉记者,当天的道德与法治考题无论在题量、题型和结构上都跟去年开卷试题基本持平,对于课本知识考查的题目,考生普遍比较自信。“二卷的主观题难度要大一些,考查了对疫情下的模范人物以及其他典型的榜样模范人物的道德感悟和实践,还有国家出台的民法典,虽然立意比较高,但切口是生活中的小人物,这样的落点能够让孩子们有话说。”战老师告诉记者,今年的道德与法治考题还考查了关于青岛市的发展和国家的脱贫攻坚等热点话题:“出题没有逃避热点,但是切口有独到之处,跟成题没有重复,所以孩子们总体比较从容,每个题都有话说。”战老师同时表示,如果考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或者学科综合思维能力较差的话,有些题也拿不到高分。
此外,据青岛六十二中物理学科组长吕宇辉老师介绍,从考生反映来看,今年物理考题总体稳定、难度适当。“因为今年中考没有考试说明,是根据课程标准来出题,所以在试题结构上和往年也有一些小的变化。”吕老师介绍,今年物理考试选择题数量多了,实验等基础类的题目没有太大变化:“但计算题集中在一个单面上,给孩子们的视觉冲击比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