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
终于要开学了~
但是……
是时候检验各位在家学习的效果了!
这不,报姐听说
海宁有一位原本成绩中等的学生
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逆袭”到班级前列
引起不小的关注
听课笔记十分认真 作息规律
4月初,我市第一初中组织了一场阶段性的线上模拟考试,考试内容为网课期间知识点,而这次考试,初二学生王韵雯从上学期的中等,“逆袭”到班级前列,考试五门课程总分500 ,王韵雯的总分有477分,每门课都有90多分,引起大家的关注。
从今年春节开始至今
这2个多月的时间
因疫情防控大家都宅在家
在短短2个多月内成绩突飞猛进
你们是不是
也和报姐一样好奇
这位小姑娘到底是怎么学的?
4月13日下午3点,王韵雯在家中客厅的餐桌上,认真地听网课。
干净的桌面上,放着一个平板电脑,正在显示老师的PPT,没有声音。左侧放着一个手机,出现老师讲解课程的画面,王韵雯正在快速地记笔记。
一般学生上网课都是一台电脑或者一个手机,王韵雯表示自己两台设备主要是为了更方便记笔记和消化:手机可以听老师的讲解,而平板屏幕比较大,看PPT更清晰,也方便记录笔记,操作起来更方便。
在她的语文书本上,有4种颜色的笔记痕迹——
红色的标记文章的重点词语,黄色是对段落写作手法的赏析,紫色是全篇特色的分析,黑色是一些文章外延的知识点。“老师讲课的内容知识含量很大。”
↓↓↓
△王韵雯的课本笔记
这次考试与以往不同,每个科目只有一个小时考试时间,且语文不用写作文,范围是网课期间的知识,学生自行在家里写完试卷后,由家长把试卷送给家长志愿者,再交给老师。
说起前段时间的考试,王韵雯很平静,害羞地说:“可能在家里心态要放松一点。平时在教室里考试,如果遇到难的题目,会有点慌张。”
平时还不错的英语、语文、数学发挥不错,而平时薄弱的两门科目,更是超常发挥:平时70多分的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考了93,平时80多分的科学也考了98分,一下就把总分拉上去了。
►为什么在家上课这段时间成绩提升了呢?
王韵雯不好意思地说,主要自己自控力比较差,在学校的时候,稍微有点动静,就容易分心,课间会跟同学们,聊一会或者玩一下。而上网课期间,她自控能力加强,很少与同学网络聊天,休息的时候,她就会安心梳理知识点或者做作业。
△王韵雯的错题本
其实,最开始上网课的一个星期,王韵雯还在适应网课,而为了让王韵雯更好地学习,妈妈朱洁也十分配合。
原本王韵雯在书房里上课,因为正对着窗户,朱洁就让她到客厅里学习。朱洁是音乐老师,因疫情,学生也没上课,她就尽量呆在房间里,给了女儿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
“做饭也要等她上好课,怕做饭声音吵到她。”朱洁还提到,虽然网课要早上8点半开始,但女儿坚持每天7点起来,打卡一个小时的英语,背课文或者单词。
女儿不喜欢运动,就喜欢看书,家里都是书,所以周末也是在家里梳理错题,或者看看书,偶尔看下动漫。
除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上多和老师沟通、交流
也是非常重要的!
线上与老师沟通更多 提升很快
“上网课效果其实差不多,我觉得主要是跟老师交流更多了,每次作业都会根据老师的意见,订正好,再单独发给老师。”王韵雯说。
这段时间,每天作业完成后,王韵雯都会及时跟老师沟通,她感觉这样一来自己知识点把握得更好,学习积极性也更高了。
4月10号,语文老师陈永英布置了写一首诗,作业交上去后,老师通过语音提了一些意见,王韵雯又修改了一个小时发给老师。
晚上,老师发语音再次给出修改意见,王韵雯又改了一遍,就这样老师指导、学生修改,一直到4月13日,才最终定稿。
“有语音,就可以反复听一下修改意见。”朱洁说,孩子有时候去问老师,不好意思同一个问题多问,会有不懂装懂的情况。“尝到甜头,等到开学后,她肯定会经常去跟老师沟通的。”
►找到了之前自己忽视的问题,下功夫学习
王韵雯还提到,这段时间每天网课结束后,班级里的任课老师也会在班级群里直播,根据当天学生们的作业情况,讲解学生们的知识误区,有时候十几分钟有时候半小时,这让王韵雯和其他同学都受益匪浅。
比如,社会·道德与法治老师,这段时间经常分析学生们的作业很多是读题不准,教学生们结合材料去找到题目的关键点。
王韵雯深受启发,做题目的时候,特别重视读题,这是以往被忽视的,所以这次考试,这门课考得很不错。
除此之外,为了提升比较薄弱的理科成绩,王韵雯自己还买了一些教辅材料,在做完课堂作业之余,每天花两个小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辅材料里的题目来做。
“与课内一样的就跳过,有些题目就脑袋里做,不写出来,我会差异化地学习。”王韵雯说道。
王韵雯的班主任、数学老师王娟益说,这次考试大部分同学都很稳定的,但是王韵雯的成绩让人惊喜。这次王韵雯考出这么好的成绩,确实是下功夫了。
△王娟益
“提交作业非常快,这说明她的时间利用得很好,而且她会根据老师的批改,把订正的作业再次私发给老师,及时反馈,学得更深入。此外,她的妈妈督促陪伴比较到位的。”王娟益说。
王娟益告诉报姐,王韵雯平时很喜欢阅读,知识面很广,学习能力也比较强,但以往在学校与老师的沟通不是很频繁,这次与老师沟通得特别多。
△王韵雯家里书籍占了很大空间
“因为老师们的付出,才让我有了更多的收获,回校后我要多跟老师交流,及时反馈,还要多总结梳理知识点。”王韵雯说,这次只考了这两个月的知识点,并不代表全部的水平,接下去自己还要继续努力。
海宁像王韵雯这样的学生有不少
但也有一些学生抱怨网课枯燥、没感觉
生活中我们要应对很多突发状况
当习惯被打破
我们如何适应新环境
如何让自己始终不停下追梦的脚步
报姐觉得有一点很重要
坚持梦想为之奋斗
不会因外界的变化而改变初衷
女大学生3800米雪山上上网课
胡志萍是四川阿坝职业学院的学生,家住四川阿坝州小金县扶边乡高卡村。3月17日早,胡志萍发现,由于前一夜的大雪压坏了线路,家里停电停网了。
原本胡志萍打算先找个有信号的地方填表,实在没网的话只能请假不上网课。令她意外的是,这个山上不仅能打通电话,还有两格比较稳定的4G信号。“我就回家把本子拿起去那个地方上网课了。”
2个小时坐在雪中,3800米高的高山见证了这位女大学生的坚持。
西藏大学生每天爬4500米高山上网课
在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下,老家住在西藏林周的一名大二男学生,因为家里没讯号,只能每天到海拔4500公尺的高山山顶上网课,他的求学之路让许多网友大感佩服。
这位大学生名叫玉中次多,目前就读西北工业大学,由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只能通过平台线上学习,但家里没网,他只好到海拔4500米的山顶上找讯号,而光是上去一趟,得先骑摩托车约20分钟到山脚下,再花费20多分钟爬上山。
上学路曲折又辛苦,若早上有1、2节课,7点半就要起床,并且忍受着白天早晨零下8度左右低温,而这一切只为了不想落下课程,想跟上大家的节奏。
父亲陪女儿在棚屋做作业
父亲陪着女儿在棚屋写作业
3月,发生在四川。
“涪陵梓里乡这个三年级的女孩上网课,家中无信号,爸爸在山上搭了个棚,孩子每天就在那里学习。这个天还是很冷,看后感怀于心,觉得值得学习!……看看这位父亲吧!遇到困难,想法解决,战胜困难,没有网,上山搭棚。
网上学习,考验的是一个家庭的协同力,考验的是父母的督导力,更考验孩子的坚持和自律。不要埋怨,不要等待,更不要为自己找借口。父母怎样对待,孩子必定怎样对待,这话还真不假。向努力学习、坚持成长的孩子们致敬!”
成功终将属于
锲而不舍的努力者
记者:刘芳璐
来源:海宁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