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能力的判断,在于你会做多少题,而不在于你做了多少题。
从小学到初中,大部分学生的习题量差距不大,都是做完了学校布置的习题。但是学生成绩差距很大,为什么呢?因为成绩差的学生,做对的题不多,大部分都是抄对的,抄可不是能力的体现。
很多学生过于关注做题的数量,而不关注做题的质量。很多连80都考不到的学生,买了一堆习题来做,能做的不多,基本都是抄答案,抄对的题倒是不少,但是能力丝毫没有提升。记住,任何你做错的题,都不会提升你的能力。
你要关注的是努力去做对题。大部分你没做对的题,都是你不会的,如果你觉得这些题你可以努力一下,或者说你的目标包含做对这些题,那么就请不要去抄答案,你可以看答案,也可以听老师分析,但是绝对不要抄过程。请把错题记下来,过几天重新去做,如果还不会,那么就请继续重复之前的过程,直到你做出来或者你选择放弃。
没有几个人的目标是满分,大部分人都会放弃很多题。哪怕真的考满分,也会放弃很多难题。只要你能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一个目标,你就可以选择放弃,这并不可耻,反而很明智。当然,这个目标还是要稍微高一点的,除非你不想努力了。然后你要做的就是,放弃那些你连希望都不敢有的难题,怎么个放弃法?做的时候直接跳过,老师讲的时候听一下就行。
但是放弃绝对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些你能努力的题,永远不要去抄,抄意味着放弃。你要努力去自己完成整个解题过程,并且反复去完成,题目越难,重复次数越多。在没有解决完错题前,不要去做课外的题,那只会增加问题,并不会解决问题。反复做对错题,才能确保你真的会了,时间间隔越久,越能检验。很多学生为何反复做错类似的题,因为他们只是当时会了,他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并且很懒。多做几遍题并花不了多长时间,但是效果非常好,只是很少有人这么做罢了,所以很少有人能改正之前的错误,所以学习的进步才会如此罕见。
抄=放弃,做对的题才有意义。
坚持下去,见证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