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试卷八年级劳动(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标准检测题库)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试卷八年级劳动(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标准检测题库)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7-25 23:30:04

鲶鱼学术劳育说:校外研学劳动综合实践基地劳动教育指导师在线测试题

【在线测试题】

一、判断题(判断对错,对者划“ ”号,错者划 号)

1.长期以来,各地区和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

2.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3.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 )

4.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要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师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 )

5.大力拓展实践场所,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 )

6.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学历优势和服务社会功能,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 )

7.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

8.各地区要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 )

9.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职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 )

10.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

11.开展劳动教育质量监测,强化反馈和指导。( )

12.要积极宣传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提供劳动教育服务的先进事迹。( )

13.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借鉴他人丰富经验、技艺的基础上,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打破僵化思维方式,推陈出新。( )

14.对于普通高校,要使学生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 )

15.小学以校内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可适当安排部分校外劳动。( )

16.小学、普通中学、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兼顾校内外劳动。( )

17.围绕如何做的问题,注重示范与练习,让学生会劳动。( )

18.强化身体力行,锤炼意志品质,敢于在困难与挑战中完成行动任务。( )

19.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都是劳动教育的必要内容。( )

20.在开足专门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同时,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实践环节中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重叠部分,不可整合实施。( )

21.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中学生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可以通过专业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实践环节完成。( )

22.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中学生日常生活劳动不可以通过学生管理落实。( )

23.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 )

24.学校要与相关社会实践基地共同开发并实施劳动教育课程。( )

25.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要建立学校负责规划设计,行业企业社会机构主要负责业务指导,双方共同管理的劳动教育实施机制。( )

26.可确认一批厂矿企业作为学工实践基地。( )

27.可认定一批城乡社区、福利院、医院、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公共场所作为服务性劳动基地。( )

28.通过建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设置荣誉教师、实务导师岗位等,多渠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劳动教育。( )

29.要联合社会力量,共建共享稳定的劳动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各类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多渠道拓展劳动实践场所。( )

30.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和配置劳动教育实践资源,满足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 )

一、单选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把其编号写入题干后括号内)

1.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要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 )劳动能力。

A.积极性 B.主动性 C.创造性 D.参与性

2.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 )为主。

A.个体劳动 B.集体劳动 C.家庭劳动 D.社会劳动

3.关于劳动周,小学低中年级以( )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高等学校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

A.校园劳动 集中劳动 校外劳动锻炼

B.集中劳动 校园劳动 校外劳动锻炼

C.校外劳动锻炼 校园劳动 集中劳动

D.校外劳动锻炼 集中劳动 校园劳动

4.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 )。

A.产业责任 B.行业责任 C.社会责任 D.社会义务

5.鼓励( )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

A.新兴企业 B.新兴行业 C.高技术产业 D.高新企业

6.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要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 ),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

A.志愿服务 B.社会服务 C.无偿服务 D.公益服务

7.建立以( )为主、政府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机制。

8.各地区要统筹( ),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A.上级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 B.中央补助资金和原有财力

C.中央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 D.上级补助资金和原有财力

9.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 ),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特别是辐射、疾病传染等。

A.安全风险 B.安全系数 C.风险系数 D.安全指数

10.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 )。

A.操作说明 B.操作流程 C.操作守则 D.操作规范

11.生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在( )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

A.工业 B.农业 C.工农业 D.商业

12.服务性劳动教育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服务性岗位上见习实习,树立( ),实践服务技能;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

A.合作意识 B.协作意识 C.奉献意识 D.服务意识

13.( )适当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C

A.幼儿园 B.低年级 C.中高年级 D.初中

14.( )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安排劳动教育内容,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安全意识,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

A.幼儿园 B.低年级 C.中高年级 D.初中

15.( )参与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学习相关技术,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形成初步的生涯规划意识。

A.普通高中 B.低年级 C.中高年级 D.初中

16.对于( ),要指导学生选择服务性岗位,经历真实的岗位工作过程,获得真切的职业体验,培养职业兴趣;积极参加大型赛事、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A.初中 B.普通高中 C.职业院校 D.普通高等学校

17.对于( ),要统筹劳动教育与通用技术课程相关内容,从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项目中,自主选择1—2项生产劳动,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提高创意物化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增强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A.初中 B.普通高中 C.职业院校 D.普通高等学校

18.对于( ),要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做好校园环境秩序维护,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为他人提供相关公益服务,培育社会公德,厚植爱国爱民的情怀。

A.初中 B.普通高中 C.职业院校 D.普通高等学校

19.对于( ),要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A.初中 B.普通高中 C.职业院校 D.普通高等学校

20.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要增强( )和劳动自豪感,提升创意物化能力,培育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体认劳动不分贵贱,任何职业都很光荣,都能出彩。

A.职业认同感 B.职业满足感 C.职业幸福感 D.职业归属感

21.对于普通高校学生,要结合“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 )。

A.生产性劳动 B.生活劳动 C.服务型劳动 D.社会性劳动

22.对于( ),要重视生产劳动锻炼,积极参加实习实训、专业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

A.初中 B.普通高中 C.职业院校 D.普通高等学校

23.围绕( )的培养,让学生完成真实、综合任务,经历完整劳动过程。

A.劳动能力 B.劳动技能 C.劳动意识 D.劳动潜力

24.注重劳动价值体认,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 ),选择和确定劳动项目。

A.不足 B.问题 C.需要 D.需求

25.强化(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对项目实践进行整体构思,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术,不断优化行动方案。

A.规划设计意识 B.创新意识 C.归纳意识 D.总结意识

26.理论学习重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世界”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主张以及劳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作为( )。

A.思想的引导 B.思想的引领 C.行动的力量 D.行动的指南

27.实践锻炼重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真正有用的实际本领,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弘扬( )。

A.劳动精神 B.工匠精神 C.劳模精神 D.百折不挠精神

28.要通过学生实践前的( )、实践中的( )和实践后的( ),加深对有关思想理论、法规政策的理解,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统一。

A.计划构想 观察思考 反思交流 B.观察思考 计划构想 反思交流

C.反思交流 计划构想 观察思考 D.计划构想 反思交流 观察思考

29.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要注重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选择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项目,提升( )劳动能力。

A.职业性 B.创意性 C.创造性 D.全面性

30.要依据学生身心发育情况,适度安排劳动强度、时长,切实关注劳动任务及场所设施的( )。

A.安全性 B.稳定性 C.危险性 D.适宜性

三、多选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把其编号写入题干后括号内)

1.按照《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要求,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 )相融合。

A. 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2.要联合社会力量,共建共享稳定的( ),多渠道拓展劳动实践场所。。

A. 劳动实践基地 B.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B. C.各类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D.试验基地

3. 劳动教育需加强政府统筹,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 ),学校劳动教育要( ),社会劳动教育要( ),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A. 日常化 B.规范化 C.多样化 D.形式化

4.通过劳动教育,培养( )的劳动精神。

A.勤俭 B.奋斗 C.创新 D.奉献

5.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 )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A.综合性 B.实践性 C.开放性 D.针对性

6.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 )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

A.日常生活劳动 B.生产劳动 C.服务性劳动 D.社会性劳动

7.充分利用现有( ),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

A.综合实践基地 B.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

C.职业院校劳动实践场所 D.普通高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

8.农村地区可安排相应( )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

A.土地 B.山林 C.草场 D.湖泊

9.城镇地区可确认一批( )和( ),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

A.企事业单位 B.社会机构 C.朝阳企业 D.领军企业

10.进一步完善学校建设标准,学校逐步建好配齐( )。

A.实践场所 B.劳动实践教室 C.实训基地 D.实训场地

A. B. C. D.

11.当前实施劳动教育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 )。

A.劳动观念 B.劳动意识 C.正确劳动价值观 D.良好劳动品质

12.对于普通高等学校,要使学生重视( )的运用,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物化劳动成果。

A.新知识 B.新技术 C.新工艺 D.新方法

13.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 )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

A.个人生活 B.校园生活 C.家庭生活 D.社会生活

14.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采用专题讲座( )等形式进行。

A.主题演讲 B.劳动技能竞赛 C.劳动成果展示 D.劳动项目实践

15.强化规划设计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 ),引导学生对项目实践进行整体构思,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术,不断优化行动方案。

A.主动性 B.积极性 C.创造性 D.自觉性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