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级和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3月25日荆州市教科院对我校进行教学视导,共计十二个学科地县两级教研员及行政领导深入课堂,走进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美术、音乐、心理健康、体育、信息技术等14门学科29位老师的课堂,听课结束后及时进行了学科组内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此次视导备受关注,荆州市教科院王佑军院长亲自率队,松滋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启平、分管副局长禹之松全程陪同。松滋四中蹇永杰校长带领全校师生接受了一次最全面,最严密而且最专业的检验。
当日下午四点在校阅览室进行视导集中交流,王佑军院长作了重要讲话,他对我校在地理位置不利、生源质量欠佳的情况下砥砺奋进,全心全意创办“让群众满意的学校”的做法充分肯定,同时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苦练内功,走五育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禹之松副局长代表松滋市局党组作了“激活四方之力,借智众筹之策,做实松滋教育突破之大格局”的表态发言,令与会者豁然开朗,振奋人心。 本次荆州市视导活动给予我校的反馈情况总结如下:
一、突出的亮点
1、狠抓教学常规工作和教研活动
自2022年春季学期开始,在蹇永杰校长力主倡导下,校总支会果断决策,学校以全市开展“双优化整治百日攻坚活动”为契机,将教学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全面执行《松滋市教学常规管理细则40条》,注重落实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对教师纸质备课和作业批改一周一检查并及时张榜公示。同时,一如既往狠抓教科研工作,以活动(如教材研讨会,考试质量分析会,研究课、比武课等公开课)为载体,以课堂(生本课堂教学)为核心,一年来持之以恒开展“打造生本课堂暨青蓝工程拜师学艺”活动,锻造了一批业务水平能力提高快,比武课、小论文等教研成果喜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2、积极配合教科院的视导工作
接到上级关于荆州市教科院拟对我校开展教学视导的通知后,学校立即召开迎视导工作部署会,统筹安排,精心准备;视导中,学校领导、同科教师能积极听课,踊跃地参与评课。对于评课和反馈的意见,执教老师都能虚心听取,诚恳接受。可以说,全校师生从上至下,对教科院组织的视导工作非常欢迎,非常支持,也非常希望多多得到教科院专家和领导的指导。
3、绝大多数教师爱岗敬业
四中地处乡镇,生活条件多有不便,看得出来,老师们尽管辛苦但非常敬业。有的教师工作任务非常重,待遇并不高,但他们服从学校安排,勤勤恳恳工作,用爱心和一片赤诚去关心、教育学生。从视导情况来看,高三教师最辛苦、压力最大,因为高考质量任务压头,社会最关注。正由于有广大教师的辛勤劳动,才有今天松滋四中创建优质农村高中的良好势头。
4、教师教学准备较为充分,上课思路比较清晰
从所听二十九节课看,很多教师课堂教学思路清晰,讲解细致、到位,能根据学情有目的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有一定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在被唤醒,教学目标得到了初步体现。部分老师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老师们能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公开课活动,汲取有效教学信息,学以致用,力求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学研究不够实
一方面学校重视教研工作,另一方面对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落实和投入不够。高中教师负担过重,加上无规律的加班加点,教师的业务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校本教研只能走过场,这样的结果是有损老师的身心健康,不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方法较传统
从此次视导调研的情况来看,仍有一些教师教学观念不新,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不够,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完全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包打包唱、满堂灌的现象仍然不少,课堂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3、业务合作精神有待加强
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合作,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是合作的较好形式。在视导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学科组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没有落地落实,老师“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常见。如果经常开展集体备课,能使同组教师一起共同研究,互帮互学,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由于有集体的智慧,学校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会比较快,教学质量也会自然上升。
4、学生各科发展不平衡,心理健康受关注度不高
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宏观调控度力度不够,造成大多数学生各学科的发展不平衡,学校的整体质量不高。高三备考尤其要注意“培优补差”,高考质量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学科发展趋于平衡的学生占比大小。同时,独生子女问题较为普遍,学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因应形势,所有老师要力争学会上心理课,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半个心理老师,尤其是班主任。
三、几点建议
1、立足教学,倡导“生本+”课堂
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没有备课就没有设计,没有预设就没有生成。每节课都有其要达到的目标,教学方法的优化与选择至关重要。从课前导入,到课中讲授,再到课后总结,无一不倾注着教师的匠心设计,无一不洋溢着教师的智慧火花。教师要进一步关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要急于呈现结果,逐渐由结论式教学向过程式教学转变。只有教学环节完善,方法选择得当,课堂气氛和谐,思维活跃,师生互动热烈,教学才能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2、备课组集体备课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以“问题”为核心,“问题”即课题,加快课题申报,加强课题研究,藉此加强学情和教法的深入探讨。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对集体备课管理和指导评估的力度,确保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要以探究不同课型的最优化教学模式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教学方法多样化的研究,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究。学校要建立健全备课制度,做到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资料、统一评价。对于评价体系,用制度来约束教师的行为,同时对学科备课组的教师进行捆绑式评价,引导他们形成工作合力。
3、开展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加强学习,提高教学内功
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现代教师须有现代理念。《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指出,教师要学习先进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基于此,作为教师不应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机会, 向专家学习,向名师学习,向同行学习。远程培训、学科研讨、专题学习、研读专业杂志等,都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4、研究高考,把握命题趋势
研究高考,首先研究近几年高考真题,分析试卷的形式与结构,明确各题型数量、分值及分布,让学生宏观把握,做到心中有数,让老师摸清常考点,学科组着力加强二轮复习微专题导学研究和编制双向目标细目表以便冲刺复习和训练更有针对性,减少弯路。与此同时,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不断反思,做专家型教师
课堂教学离不开反思。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才能得到进步。反思表面上是一种个人行为,但实际上离不开同行帮助。听课评课、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等,都有同行的身影。希望学校切实加强培养中青年教师,建议将“青蓝工程拜师学艺”活动进行到底,至少三年一个周期。只有得到同行的帮助,专业水平才能提升更快。 反思应成为教师教学的常态, 是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反思,及时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快乐自己,努力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乃至专家型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质朴、踏实的四中人将借力视导,鼓足干劲,继续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质的道路上奋力前行,我们一直在路上……
以下为本次视导活动的精彩瞬间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