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进行试卷题注解

如何更好地进行试卷题注解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22 11:46:39

随着中高考制度的改革、校外培训的叫停, 教育也逐渐回归本能,这就要求学生更要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

如果说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那么阅读能力一定是基础的基础。所以就有了“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的说法。

众所周知,在中高考当中,语文绝对是拉开分数与名次的神器,怎样才能把阅读题做好呢?这是困扰广大学子的一个难题。有幸读到《思维导图解题法》这本书,我的思路被豁然打开,心中暗叹:原来考试时还可以这样做阅读题!

思维导图解题法的作者是杨泽和王玉印两位老师。杨泽老师是一级高三语文教师,有丰富的语文教学实战经验,了解学生在阅读上的共性问题。王玉印老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思维导图法的教学和研究。两位老师合作写了这本书,旨在帮助更多的孩子提升阅读成绩, 把握考点,提升能力。

思维导图解题法最大的特点是幽默风趣,整本书用对话的形式进行讲解,引入了大老杨、死磕兔和杨晓白三位动画人物,通过他们之间的互动让我们轻松愉快,了解思维导图截图发的精髓:SK_II解题法。不管大人还是孩子,读了都会爱不释手。

这里的SK_II可不是化妆品哟,而是Speed(快速), Key(关键), Logic(逻辑)和Link(联系)4个词的首字母缩写,简称“死磕兔”。虽然只有4个步骤,却打通了所有阅读题型的解题逻辑。

我们以诗歌的阅读举例。

一.关于诗歌阅读。作者详细讲解了“通关七步法”:诗题、作者、注释、问题、诗歌、专题和考点。为什么要先看试题而不是读诗呢?作者强调在考场上用时间有限,一定要做到“多快好省”必须有明确的答题思路,而且有明确的阅读目的。

如果先看诗歌就容易失去焦点,就无法找到考点。通过看问题就能够了解出题人的方向和目的,并将问题转化为考点,就是聚焦。

二.关于诗歌的手法。作者主要从4个方面来阐述:修辞、抒情、描写和表现。

一说到诗歌,我们往往抓不住重点,作者给出的答题思路有三种:

1.意象~意境~情感。答题公式为:本诗通过……等意象,描绘出一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思想感情。

2.手法~作用~情感。答题公式:本诗运用了……的修辞(抒情/描写/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所写对象)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3.炼字~作用~情感。答题公式:诗句中XX字(词)用得好,XX本是……的意思,诗句中运用了……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景象(情态),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关于诗歌阅读的逻辑。作者建议将之前的看试题、看作者、看注释、看问题与诗的内容联系起来,梳理内在逻辑进行解题。重点是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意境、情感和手法,去验证前4步内容和情感的推测。

也就是说在读诗歌之前就已经推测出诗人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读诗歌只是验证推测,这的确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四.关于诗歌的归类。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种是送别诗,一种是怀古诗。其中送别时诗又分为我送人和人送我;怀古诗又分为怀古人和怀古事/物。

我送人又细分为人升(进京/升官)和人降(离京),人往高处走时就送上美好祝愿,朋友生不逢时就充满关切和担忧。

人送我也包括我升和我降两种情况。升迁时“我”的感觉是踌躇满志,即将建功立业;被贬还乡时,感觉前途渺茫壮志难酬。

这种方法作者总结为“一刀切”,就是切西瓜的“切”。也就是说思考问题时,我们先将问题用二分法分成两个部分,然后再进行细分。这种方式比较符合我们中国人的思考习惯,因此孩子们也比较好接受。

至于怀古诗,先看怀念的是古人还是古事/物。用“一刀切”的方法来分析,如果怀念的是英雄/帝王,自然要歌颂敬仰;如果是佞臣小人,当然要批判讽刺。

若怀念的是事/物,其实更多联想到的。自己生活的时代,和过去相比,诗人所处的时代要么更加兴盛,要么更加衰败。

思维发散的过程能够让我们分析出一种类型的诗歌情感的所有可能性。当我们清晰掌握这些可能性的时候,便能和诗人心灵相通,将诗人的情感寄于胸中,就能更准确的分析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作者认为,“问题千变万化,考点不离其宗”。要想知道古诗词如何抓考点,首先就要清楚诗歌鉴赏主要考察学生的两种能力:看得懂和看得透。

看得懂就是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特别要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辨析出语言风格。

看得透就是指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出创作手法,赏析字、词、句的深层含义和典故,综合分析出诗人的思想情感。

创作手法方面,重点考查修辞,抒情描写和表现四大考点;赏析方面重点考察炼字(词)和炼句。

思维导图倡导的是大脑的发散思维,而《思维导图解题法》 这本书,利用思维导图把阅读题分解到极致,能够帮助孩子们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用最简单的办法直击考点,全面搞定考试要点。

不内卷不培训的学习生涯,拼的是家长对孩子引导的能力,还有帮孩子建立起主动学习习惯的能力。《思维导图解题法》是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难题的一把利器,学会这些方法,并不仅仅解决语文的阅读题,对于数学等理科的应用题部分,也大有裨益。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