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
各位考生请注意
今天距12月15日的四六级考试只有
15天了
咚咚咚,稍安勿躁,各位!
作为一名合格的长大学子,我们要——
下面请大家和小澜一起深呼吸,放轻松,一起进行考前最全面的梳理吧~
前期准备
首先,你需要一张时间表——
四级 9:00~11:20
8:40 考生入场,核对听力调频并试音
9:00 下发考试材料
9:10 考试正式开始,考生开始作答作文
9:35 监考老师口头提醒5分钟后开始听力考试
9:40 听力考试开始,考生注意及时填涂答题卡1
10:10 听力考试结束,监考老师收回答题卡1
10:15 考试继续进行,考生完成阅读理解和翻译部分
11:15 监考老师口头提示考生10分钟后结束考试
11:25 考试结束,监考老师收回试题册及答题卡2
六级 15:00~17:25
14:40 考生入场,核对听力调频并试音
15:00 下发考试材料
15:10 考试正式开始,考生开始作答作文
15:35 监考老师口头提醒5分钟后开始听力考试
15:40 听力考试开始,考生注意及时填涂答题卡1
16:10 听力考试结束,监考老师收回答题卡1
16:15 考试继续进行,考生完成阅读理解和翻译部分
17:15 监考老师口头提示考生10分钟后结束考试
17:25 考试结束,监考老师收回试题册及答题卡2
注意:考试入场开始 15 分钟后禁止入场,即上午 9:00,下午 15:00 后禁止入场。迟到考生将无法进入考场,无法参加考试。
其次,你需要将备齐“三证”、装好考试工具——
三证:准考证,身份证(如果丢失,可携带户籍部门开具的贴有近期免冠照片的身份证号证明信入场),学生证(如果丢失,可携带所在院系开具的加盖院系公章的证明函入场)。
考试用品:2B铅笔,橡皮,黑色签字笔,听力耳机(记得备好备用电池),手表,纸巾。
注意: 考生在进入考场前需主动出示准考证、身份证和学生证接受监考人员核验,并在进入考场后将相关证件放在课桌左上角。
最后,你需要美美地睡一觉,静心等待12月15日到来~
开始答题
叮叮叮~现在正式开始考试啦!
写作题占四六级总分的15%。答题时间为30分钟。
解答写作题时,我们可以依照审题、构思、行文这几个步骤来解答。大家可以多了解各种写作类型如何具体构思、编写,背诵一些万能句型或写作模板,此外,最好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以下写作应试技巧:
审题技巧
一、 题目类型
二、题目要求
1.分成多少部分?
2.是否已给定观点?
构思技巧
一、 从题目要求出发
二、 从个人经历联想
三、从行文布局收拢
布局技巧
一、模板作用(形式与内容)
1. 提供行文思路
2. 创造性改造
3. 不要照搬
二、三段布局
1.入题(2~3句)
• 完成题目要求
• 提出论证(2~3个方面)
• 完成题目余下要求
• 分析原因或/和提出解决办法
2. 结论(1~2句)
• 重申观点
3. 点石成金
(1) 修辞手法
• 排比(If... If... If...)
• 反问(Isn't this...? Wouldn't we...?)
• 押韵(attentive and alert)
• 比喻(Internet could better serve as our servant)
(2) 同义反复
• 词性转换(happy → happiness)
• 近义词(large, immense, huge, big)
写作结束了,检查完后,我们来到让人头疼的听力
步骤
一、 听录音前要预读选项,预测录音内容和提问形式。
二、在听录音时,要注意记录重要信息。
三、听完录音,根据听到的题目,结合笔记等,选出答案。
技巧
一、预读选项,听记重点
二、听开头结尾,抓主题核心
三、在细节处做笔记
四、特别留意语义突出处
阅读部分是四六级的重中之重哦~
步骤
1.快速浏览文章标题和首尾两段,迅速了解文章主题。
2. 通读文章后面的题目,可以用笔分别标出每题的关键词。
3.带着题目中的关键词浏览文章,并定位答题关键处。
4.重点阅读答题关键处,分析得出答案。
输入标题
定位查找
核对信息匹配度
注意:在四六级历年考题里,长篇阅读的某个段落对应两道题的情况时有发生!大家千万别再误以为长篇阅读每道题的答案都是独一无二、绝对不可能重复的哦!如果因为这一误解而把正确的选项改成了错误的选项,那就太可惜了!
我们来到了最后一部分,翻译
翻译题占四六级总分的15%。答题时间为30分钟。
一、阅读审题技巧
一、通读全文
二、 划出要点
二、翻译技巧
一、动词突破
二、理清关系
三、主从结合
四、 适当断句
五、一译一杠
三、检查技巧
1. 独立成篇
(1) 是否通顺?
● 默读时会不会不顺?
● 文章的连贯性如何?
(2) 是否遗漏?
● 主要信息点是否都翻译出来了?
● 不懂翻译的次要信息要大胆舍弃
2. 语法错误
(1) 时态
● 全文时态是否统一?
(2) 语态
● 被动语态与主动语态有没有混淆?
(3) 性数
● 第三人称单数(he has; it has)
● 可数名词复数(youngsters)
呼~和小澜做完这次梳理,你是否信心满满呢?!
最后小澜祝大家——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近期热文回顾:
党委宣传部 讯澜工作社
本文内容转载自"华研外语"微信公众号
资料整理:林逸鑫、何疏影、关砚支
编辑:关砚支
审核:羽 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