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印刷品印厂可以印复习试卷吗

一般印刷品印厂可以印复习试卷吗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18 23:23:56

印刷技术的进步,是我这一代人经过的又一深刻变革。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印刷方式。

看看下面这份文件。

它是钢板、铁笔、蜡纸、滚筒油印机共同完成的结晶。

首先要“制版”,用铁笔在蜡纸上刻写文字和图表等内容,然后再把刻写完成的蜡纸平铺在油印机上,用沾满了油墨的滚筒印刷。

蜡纸

钢板

铁笔

油印机

我们‬那个时候‬当老师‬,刻蜡纸‬印‬试卷‬、复习‬资料‬是‬每个‬老师‬必须‬会做‬的‬基本功‬,其‬难点‬有‬二‬:

一‬、刻写‬。在‬蜡纸‬上‬刻写‬与‬写‬钢笔字‬粉笔字‬不同‬。刻写‬的‬目的‬是‬用‬铁笔‬划掉‬蜡纸‬上‬薄薄的‬一层‬蜡‬,以便‬油墨‬能够‬透过‬,从而‬在‬下面‬的‬纸上‬留下‬痕迹‬。铁笔的笔尖是一根钢针,刻的时候用力要均匀,不能轻也不能重,太轻了,上面的蜡没剔净,印出来的字迹不清晰,太重会把蜡下面的纸刻穿,印的时候就会漏墨,一团‬黑点‬。划线‬中间‬要‬断开‬几处‬,不然‬印刷‬时‬蜡纸‬会在‬直线‬处‬‬断开‬。当然‬,字‬还要‬写得‬好看‬,那‬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不少‬老师‬会‬刻写‬出‬漂亮‬的“印刷体‬”字‬。

上图《通知书》的字体就非常漂亮。这种红黑两色的印刷品需要刻写两张蜡纸,红黑各一张,用两个油印机,红黑各一个,两次印刷。印刷时需要对准位置,技巧性很强。文革期间,我们经常印这类的小报,因为语录要红色才最好,所以我们管它叫“套红”。

二‬、油印‬

蜡纸刻好接下来就要用油印机印刷了,将刻好的蜡纸平铺‬在油印机的纱网下面‬(抬起‬纱网‬铺‬)。油印机‬下面放好一层‬白纸,按下‬纱网‬,用沾满油墨的胶皮辊子在‬纱网‬上面‬滚动,油墨透过蜡纸上刻写的字迹印到纸上。印刷‬也是‬一门‬技术‬很强‬的活‬,棍子‬不能‬反复‬上下‬滚动‬,除了‬开头‬几张‬,后面‬的基本‬是‬一次‬完成‬。技术‬好的‬加上‬蜡纸‬刻写‬质量‬好的 ,一张‬蜡纸‬可以‬印‬200张‬,不好‬的几十张‬就‬不行‬了。

蜡纸印制的很好辨认,稍微年纪大一点的人在上学时,手头的“片子”都少不了,那都是老师的作品。

在基层单位使用手刻蜡纸印刷的同时,县级的政府和单位都在使用手动的中文打字机印制文件,这是由文件的性质决定的。政府文件的严肃性,就要求文字要整齐庄重,而手写难以达到这个效果。据我所知,地级以上的领导机关一般不用手动打字机,而是有自己的机关印刷厂,用印刷机来印制文件,清晰度工整度更高。因为政府级别越高,同一份文件的印制数量相对就多,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承担成本。

看看下面三个县级文件的照片,这是用手动的中文打字机打印出来的(不含红色文件头,它是在印刷厂印刷的)。

这些文件的特点是:字体均为印刷体铅字(仿宋),一看就不是手写的。但字迹清晰度不是特别高,油墨有浓有淡,有些还明显地排列不整(见下图)。下面这份文件,就是一个打字技术还不够好的打字员打的。

由于‬中文‬不是‬拼音‬文字‬,所以‬尽管‬那些‬使用‬拼音‬文字‬的‬人们‬早就在‬打字机‬上‬写文章‬了‬,我们‬却‬只能‬还是‬手写‬。

1915年9月,由山东留美学生祁暄发明的中文打字机获专利。但是‬这种‬打字机‬的检字‬办法‬还是‬相当‬麻烦‬,乃至于‬文学家‬林语堂‬先生都要‬拼一下‬去‬解决‬这个‬问题。我在‬台北‬林语堂‬故居‬见到过‬他‬耗费‬大量精力研制‬出来的‬中文‬打字机‬。但我们后来使用的中文打字机是否与林语堂先生研究的有关,我就不清楚了。

我所在的师范学校有专门的文印室,一个专人负责打字刻写印制学校的各种文字材料(包括试卷,仅管用油印机印刷)。这里有一台中文打字机。

下面是一台手动中文打字机,它的使用原理是找到下面字盘里2000余个汉字中的一个。字盘是可以移动的,按动按钮,设备就会夹起这个字,打在滚筒的蜡纸上,然后用油印机印刷多份。

打字员需要背下来打字机字盘中常用的2000个左右的汉字所在的位置,最起码也要知道它们各自所在的大体地方,才不至于到处乱找也找不到。同时还得把握好字与字之间的间隔,做到疏密一致,等等。一个优秀的打字员也是千锤百炼出来的。

字打在打字机滚筒上卷好的蜡纸上,完成以后就如同刻写的一样,到油印机上印制去了,先进一些的后来变成滚筒式的油印机了(下图)。

下面我编辑了一位曾经的打字员的文章,她详细介绍了如何学习和使用这种老式铅字打字机的情况。顺便说一句,打字员一般是女孩子。

“我跟着马股长进了打字室,只见师傅坐在一架小机器旁边,机器上有一个圆圆的滚筒,上面卷着一张深蓝色的纸(后来我知道了那就是打字蜡纸),纸上还显现出一行行横排着的汉字。上方是一个放文稿的铁架子,机器下方是一个长方形的字盘。只见师傅右手握住打字锤的手柄,左手移动字盘,抬头看看文件,低头看着字盘,“卡嚓、卡嚓”正在打字

师傅用的这台老式打字机,常用字盘上的钢字有2450个,另外还有两盒备用字,全部钢字约5000左右。师傅左手操作常用字盘手柄左右移动,右手掌握“机头”前后左右全方位移动安装在机头上的“字锤”,对准字盘上需要打印的钢字,往下一按,字锤衔住字盘上的钢字,“咔嚓”一声,瞬间打到了装在滚筒处的蜡纸上,又瞬间放回字盘原处,这个“咔嚓”的过程仅一秒钟左右。

中文打字机使用的是铅合金铸成的活字,每个字就像印章上的字一样,是倒置并反写的。要在有2400个钢字的字盘上立马找到需要打印的每一个字,谈何容易

我首先着手熟悉字盘,照搬照抄地将字盘上的全部钢字打成“字盘表”带在身边,这样,在离开打字机的时候,也能从“字盘表”上熟悉字盘。 打字机上的字盘分3个区域,按汉字的偏旁部首依次排列。中间区域的铅字,是根据本行业和当前社会及国家常用词汇,组成词汇或句子,集中排列。不常用的放在字盘左右两边区域。这样有助于记忆,便于提高打字速度。

字盘上的文字熟背以后,按照师傅指点的办法,先将蜡纸安放在滚筒上,然后左手握住字盘手柄,就象电影里看到的发报员手握发报键一样,从铅字盘里找到要打的铅字,按动打字手柄,将铅字打到蜡纸上。机械般的一遍遍重复着同一个动作,啪哒、啪哒……一个字一个字地找,一个字一个字地打,一张一张的蜡纸更换,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错,不但要求眼神好,找字快,看字准,还要记忆力好,动作麻利,操作机器熟练,用力轻重适度,耐心更是必不可少的。

再后来的进步就是使用计算机了。我们学校买的第一台电脑是给文印室的,那时还没有网络,电脑就是一台高级“打字机”。起初是“五笔字型”输入法,当然文件资料的质量又上了一个大台阶,随后又配上复印机。这是后话,不多说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