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崩溃了。孩子在家里明明什么都知道,怎么在学校考试就不行了呢?”
朋友朝我大吐苦水。
往常,她都是一个人在群里看着我们这些小学妈妈们相互吐槽,她带着孩子玩得不亦乐乎,让我们和娃们羡慕不已。没想到,到了一年级,我们孩子出现过的问题,她孩子也一样都没落下。
这会儿我可不敢幸灾乐祸。因为,带过一年级孩子的人,都懂得这段时间是多么难熬,如果不是相互交流和鼓励,说不定抑郁症什么的分分钟找上门来。
其实,娃在一年级,出现我朋友孩子这种问题,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比如,明明会认一个声调,却读出来就变错了;明明在家里听写满分,去了学校却好多个写不出来;明明都会算,去学校考试,错一大片......
简直就是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孩子发生不了的问题。
家长的愤怒也往往源于此:我和孩子曾经在这个问题上付出那么多精力,结果并不如自己想象的好。能不着急吗?就是不知道该气自己没教好,还是气孩子没学会。
那么,我们的孩子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他在学校的时候和在家里做同一件事,结果却并不一样呢?
01
孩子也许只是短暂记忆
很多时候,孩子回到家里,家长帮助孩子做复习的工作。也许孩子当场能把这个问题做出来,或者能把这个字默写出来。如果你隔两天再考孩子同样的问题,你会发现,原本会做的题可能就忘记怎么做了,一部分会写的字也变得不会写了。
这是因为,人们在学习中,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它告诉我们,如果不及时巩固前一天所学的知识,您的孩子将很快忘记以前的知识。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孩子在家里明明会写,为什么去学校就不会写了。所以,要合理安排时间及时复习,这样才能让孩子记得又牢又准确。
02
孩子的理解能力弱
一年级的孩子只要考察20以内的加减法,于是我们便以为,只要孩子能把20以内的加减法做得倒背如流,他便可以拿高分了。
Too young!
我当初就是那个天真的家长。直到孩子拿回试卷,我看到他的错题,简直又好气又好笑:
比如,,5的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他大概是永远都不会明白,到底是指的谁后面的一个数。他们读题的时候,心里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概念的。他会读成:5的前面一个数是4,4后面的一个数是5。
您还别笑。这个问题整整困扰了我和他一整年,就是你无论怎么帮他去理解,他就是理解不了这其中的关系。
曾经被气到怀疑孩子智商有木有?
所以这就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理解能力弱的表现。他们也许认识字,但这些字组合起来的时候,变成什么意思,他们就不明白了。
那么怎么帮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呢?
一是在平时生活中,要注重跟孩子的交流。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出完整的意思,要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而不要在孩子还没说出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已经明白了,于是便不让他说了。
二是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孩子积累一定的词汇和语句,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才能大幅度提升。
三是家长要有耐心。每当孩子询问关于不理解的词语和语句时,家长不要因为不耐烦或者手头上有其他工作就随便敷衍。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家长应该帮孩子拓展一下相关的知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
孩子的理解能力不是一日一夜形成的,它是随着年龄慢慢增强的。所以家长要学会耐心等待,不要让孩子有压力,更不要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
03
孩子学习习惯的问题
有一部分孩子会说:妈妈,题目我都会做,可是我不够时间写。
真是老师给的时间不够吗?
不是的。
一部分孩子是因为平时写得太少了,所以到了考场上,他写得太慢了,根本来不及写完。
有一部分孩子是专注力不是那么好,平时爱走神。再加上考试紧张氛围的影响,担心自己还没写完老师就念下一题,于是脑袋里一片空白,做得更慢了。于是就容易出现大片漏题的现象。
还有一些孩子做完题目从来不检查,所以会发生一些非常简单的错误。比如看错加减号,看错数字,写错得数,等等。
所以每次孩子做完题目,拿回家给家长检查的时候,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对照试卷分析一下这道题发生错误的原因,给孩子讲解一下如何避免再次出现这种情况。不要动辄打骂羞辱,而应该告诉他问题出在哪里。也许孩子一时不会听,但是我相信家长说过的每一个道理,他都是记在心里的。只是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拿出来实践而已。
生活本来就不是理想化的,生活同样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去担当。无论孩子处于顺境还是逆境,父母都有把生活塑造的很美好的心态和能力,那么,孩子也就生活在一个最理想的家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