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卷子及答案

特岗教师卷子及答案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16 00:24:52

嗨,各位同学,我们又见面啦!特岗考试每年会考5道教基,你的教基掌握的怎么样呢?一起来做题吧!

1.贯穿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教育性教学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创立阶段人物的代表观点。夸美纽斯的思想主要有:(1)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2)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3)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等,其中,贯穿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是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A选项,直观性原则被夸美纽斯称为金科玉律,但不是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的指导性原则,故排除。

B选项,赫尔巴特的“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体现了教育性教学原则,故表述有误,排除。

C选项,循序渐进是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不属于夸美纽斯贯穿始终的指导性原则,故排除。

D选项,夸美纽斯提出了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并将其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故表述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为D,ABC为干扰选项。

2.小蒙从小练习舞蹈,熟练地掌握了一定舞蹈动作,但在高考前集训中,更换了舞蹈老师。新舞蹈老师按考试标准要求小蒙改变原有动作,小蒙在调整舞蹈动作时期,舞蹈练习成绩出现停顿或下降现象。此时小蒙出现了( )。

A.高原现象 B.起伏现象 C.特殊迁移 D.逆向迁移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技能的学习。在动作技能的练习曲线中,可以看到练习成绩时而提高,时而下降,时而停顿的现象,这一现象称之为起伏。出现起伏现象的原因有:一是客观条件的变化,如学习环境、学习工具、教师指导的改变等;二是学生主观条件的变化,如有无学习动机、注意力是否集中等。题干中,小蒙在舞蹈老师的指导下调整舞蹈动作而出现停顿、下降的现象,体现的是起伏现象。B项正确。

A选项,在技能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也会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特殊迁移也称具体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与题干不符,排除。

D选项,逆向迁移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所述,故正确答案为B。

3.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育评价理念是( )。

A.绝对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2)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3)评价内容综合化;(4)评价标准分层化;(5)评价方式多样化;(6)评价主体多元化;(7)关注发展过程。D项正确。

A选项,绝对性评价又称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与题干不符,排除。

B选项,总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如在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比较正规的、制度化的考查或考试及其成绩的全面评定。例如,一个学期结束后进行的期末考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4.“教育不是把水桶注满,而是一把火点燃另一把火。”这句话反映了教师注重学生的( )。

A.知识 B.发展 C.智慧 D.技能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理念。“教育不是把水桶注满,而是一把火点燃另一把火。”意思是一桶水浇下去还是一桶水,不会有什么主动的反应,一把火点起来,却能够越烧越旺,放射出绚烂夺目的火光。教师所做的事情就是要像点燃一把火那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去发现,去创造。体现了教师注重学生的发展。B项正确。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5.儿童认同父母,尊重父母的道德标准,主要满足社会期望,并开始将社会规范内化。此时儿童处于( )。

A.自律道德 B.前习俗水平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品德发展的理论。科尔伯格把道德认识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三水平分别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其中,水平二为习俗水平,儿童认同于父母,并遵从父母的道德判断标准。儿童主要满足社会期望,这时社会规范已开始内容。C项正确。

A选项,皮亚杰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他律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自律则是指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主观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B选项,水平一为前习俗水平,行为受逃避惩罚和获得奖赏的需要驱使,儿童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结果,还没有产生社会规范的内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D选项,水平三为后习俗水平,儿童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此时,社会规范已完成内化。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以上就是此次为大家分享的教基模拟题,你的正确率怎么样呢?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