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批改试卷是交叉批改吗为什么

大学老师批改试卷是交叉批改吗为什么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15 23:21:26

近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取消绩点,改为以等级制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引起了广泛关注。在高强度的学业考核压力下,学生苦绩点“内卷化”久矣,这一改革不失为对“绩点为王”进行纠偏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图源:EG365/视觉中国

绩点即“平均成绩点数”(GPA,Grade Point Average),是目前国内大学评价学生的关键指标,在奖学金评选、保送生资格评选和申请国外大学时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了许多学生的“生命线”。为了得到更高的绩点,学生们选择给分高的课,而放弃对自己知识结构更有利的课程;为了前三年申请保研和留学时绩点好看,把数学、物理、化学等“硬课”留到大四……很多学生在追逐它的同时,又对其“怨声载道”,在过度竞争中感到迷茫和疲惫,知识和能力自然也难以得到提升。

事实上,让学生为了提高一两分而“内卷”是不必要的,以综合性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近10年来,高校对多元化人才评价方式的探索从未停止。早在2015年,清华大学等高校的等级制成绩评定改革就曾引发关注。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发布,全国院校开始为“唯分数论”等教育问题的改革破题。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之下,北大生科院从2020级开始采取“等级制”的考核评定方式,学生的成绩可以采用5种评定方式:A(85-100分)优秀、B(75-84.9分)良好、C(65-74.9分)合格、D(60-64.9分)基本合格、F(<60分)不及格。相较于精细打分的传统GPA排名,这种粗线条的等级制有助于引导学生卸下分数焦虑,转而关注学科本身的主要概念、基本规律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推动学生更清晰地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去追求更有意义的学业进步。这种改革措施的实施,不仅得到了老师的积极响应,也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当然,取消绩点是手段不是目的。2018年,教育部提出,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评价体系改革不仅是成绩记载方式上的变化,更是教育理念上的革新。一方面,要克服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鼓励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加强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交叉学科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拥有更为广阔和多样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随着等级制的推行,高校也应在奖学金评定、申请出国、保研等制度方面做好衔接,对于成绩如何换算、如何占比等进一步细化明确,更加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去绩点化并非降低标准,也不意味着可以“躺平”。大学的学习时间非常宝贵,实行等级制是为了避免唯分数论给学生们造成内卷压力,从而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领域。对于当今身处竞争激烈环境的高校学生而言,应让好钢用在刀刃上,多参加实践锻炼和素质拓展,如科研创新、社团活动、产业实习、专题讲座、学科沙龙等,通过“自我考试”充分挖掘潜力,为走出象牙塔之后的人生做好更充分的准备。(陈长)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