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网、万方、维普的陆续整改,期刊投稿要求越来越高已经是大家都了解的状况了,而且文章投稿不一定一次就能成功,尤其在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那针对于论文被要求修改重新投稿,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明确编辑返回的邮件内容
先来了解一下文章投稿之后的几种情况:
①杂志社直接退稿。
②要求修改文章,再重新提交。
③文章被录用,但要求进行修改。
④直接被录用,可能会给修改意见,但不是必须修改。
未送审而直接退稿,此类退稿的原因主要包括:来稿报道内容不符合期刊收录范围;
- 来稿不符合投稿格式要求;
- 来稿学术质量存在问题,如创新性等;
- 来稿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如一稿多投、剽窃他人、自我剽窃、重复率高等;
- 来稿存在意识形态问题,如一些国际性学术期刊,文章的材料与方法所涉及的研究地可能存在领土争议的情况、使用的研究材料违反伦理道德等。
总体上讲,退稿原因(2)的情况,多数期刊的编辑会给予退稿后再投的机会;退稿原因(1)(3)的情况,少数期刊的编辑会依据稿件质量、可修改空间、学科交叉等因素给予再投的机会;而退稿原因(4)(5)的情况,期刊编辑会毫不犹豫地做退稿处理。
那针对被修改重新投稿该如何应对?
01
修改结构
结构是论文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是论文内容的组织安排。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论文内容的表达效果。结构的调整和校正,关系着全文的布局和安排。调整结构,要求理顺思想,检查论文中心是否突出,层次是否清楚,段落划分是否合适,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如何,全文是否构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整体。调整的原则和要求,是要有利于突出中心论点,服务于表现中心论点。
02
注意投稿期刊
论文内容与所投期刊不符,这是最为常见的拒稿原因,很多作者没有发表经验,总是自己盲目投稿,所选期刊和自己论文匹配性差,到了编辑那里就会直接拒稿;或者是大家所选的投稿方式不对,没有找到正确的投稿邮箱,在此给大家推荐期刊之家平台,能够结合大家的实际情况给安排合适的刊物,无需耗费作者过多的精力,也会降低论文拒稿的可能。
03
修改材料及整合
对论文的材料进行再次的整合与修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引用的材料进行整合,使其能够简练准确地支持论文的观点。对不能支持文章的观点要大刀阔斧的进行删除,否则就会造成论文的冗长。对于证据不足的文章,要重新去寻找充分的证明材料。对于引用的数据和名言之类的一定要保证其真实性。
04
客观看待审稿意见
仔细分析建议内容,不要被意见数量打击,试着将意见进行分类,比如说,跟语言相关的意见一组,跟文献回顾相关的一组,与研究方法相关的一组,如此类推,将意见进行分类之后,要处理这些意见就简单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