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文试卷初中

美国中文试卷初中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14 22:40:44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济南卷)

语 文

一、(16分)

请你跟随小济郊游的足迹,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共9分)

①上初中以来,郊游的愿望终于有了着(zháo)落,小济不禁喜出望外。A.邀约几个班上的好友,精神抖擞地背着背包出发了!

②澄澈的小溪水波粼粼,翠绿的树木郁郁葱葱。B.有的花朵含苞待放,在叶片的庇护下贮蓄着生命的力量;有的花朵怒放枝头,好像在炫耀自己的美丽色彩。花丛中,小刚忽然发现一只蝴蝶正安详地蜷(quán)伏在花瓣上,惊呼道:“快看!”也许是受到了惊扰,这只彩蝶惊慌失措地飞走了,大家都嗔怪小刚:“小声点,小声点!”一路走一路看,嫩绿的小草随意点染路旁,真是美不胜收,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③在一段干涸的河床上面有一个小山包,小凡提议到上面去玩,大家都赞成。在奔向小山包的路上,小磊被一块石子绊倒了,树枝戳破了一点皮,冒出了血水。小磊抽噎起来,大家都围过来安慰他。开始搭帐篷了,大家齐心协力。C.小济勇挑重担,十分称职,展现出男子汉。D.小川今天也特别十分卖力,跟平时做清洁时拈轻怕重的表现大相径庭,实在让人钦佩。为了逗受伤的小磊开心,小刚故意讲些鬼神故事,大家心里有些惊恐,他却一个人在那里哄堂大笑,滑稽的表情终于把小磊逗笑了,不愧是班上的喜剧大王。

④快乐的郊游结束了,这个周末真愉快!

1.文段中加点字词注音或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着(zháo)落 B.蜷(quán)伏 C.惊慌失措 D.帐篷

2.文段中画波浪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油然而生 B.拈轻怕重 C.大相径庭 D.哄堂大笑

3.指出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邀约几个班上的好友,精神抖擞地背着背包出发了!

B.有的花朵含苞待放,在叶片的庇护下贮蓄着生命的力量。

C.小济勇挑重担,十分称职,展现出男子汉。

D.小川今天也特别十分卖力,跟平时做清洁时拈轻怕重的表现大相径庭,实在让人钦佩。

【答案】

1.A 2.D 3.B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着(zháo)落——zhuó;故选A。

2.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使用正确;B.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工作,害怕繁重的工作,怕挑重担。使用正确;C.大相径庭 :比喻彼此相差很远,大不相同。使用正确;D.哄堂大笑:满屋子的人同时大笑。不能形容一个人在笑,使用有误;故选D。

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缺少主语,在“精神抖擞地”前添加“我们”;C.缺少宾语,在句末添加“的气概”;D.语义重复,删去“特别”或“十分”;故选B。

4.“非遗调查”项目组的同学收集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的发现。(3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答案】①自治区级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数量远远多于其他项目;②传统医药、传统戏剧与曲艺类的项目很少;③除传统医药外,绝大多数项目中自治区级的均多于国家级的。

5.班主任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在总结中主要阐述了青春之美,美在精神。请你仿照她的语言,也使用相同的句式和修辞手法进行补充。(4分)

精神之美,它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一种让我们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信念。精神之美,它如同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 ,; 。

【答案】如同锚链 稳固我们内心的信仰 如同翅膀 赋予我们飞翔的勇气

二、(36分)

(一)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共21分)

【甲】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义也,爱之而已矣。”……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泉香而酒冽 冷 B.宴酣之乐 尽兴地喝酒

C.乐之勿苦 使……快乐 D.遇民如父母之爱子 对待

7.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而不知人之乐”中的“之”与“利之而勿害”中的“之”,意义不同

B.“酿泉为酒”中的“为”与“故善为国者”中的“为”,意义相同

C.“射者中”,“射”指的是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卖油翁》中“陈康肃公善射”和“六艺”礼、乐、射、 御、书、数中“射”,均指射箭。

D.“伛偻提携”义同“黄发垂髫”。“伛偻”弯腰曲背,指老人,同“黄发”;“提携”牵扶,指儿童,同“垂髫”。

8.下列对【甲】【乙】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第②段写景,动静相宜、以声衬静,并用太守之乐衬托禽鸟之乐,安恬闲适。

B.【甲】文全文结尾运用设问修辞,在自问自答中流露出作者为官一方的自豪、自得之情。

C.【乙】文的“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指出为官者最高的品德是以民为本,时刻牵挂百姓冷暖

D.【乙】文段构思巧妙,条理清晰,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式结构,最终得出治国之道。

9.【乙】文划线句有两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选项涂黑。(2分)

遇 民 如 父 母 A之 爱 子B 兄 之 爱 弟 C闻 其 饥 寒D 为 之 哀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

(2)此治国之道,使民之义也,爱之而已矣。

11.以民为本的思想在【甲】【乙】两文中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6分)

【答案】

6.A 7.B 8.A 9.BC

10.(1)给他们以利益而不要加害于他们,让他们成功不要使他们失败

(2)这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使百姓有合宜的道德、行为,怜爱他们罢了

11.甲文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等画面中可以看出欧阳修爱护当地百姓,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乙问太公认为治国之道的方法就是爱护百姓,要像父母爱护子女、兄长爱护弟弟一般爱护人民,体现了他以民为本的思想。

(二)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共7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明月来相照”意思是明月来陪伴,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13.有人评价这首诗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5分)

【答案】

12.D13.示例:赞同。①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弹琴”“长啸”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即“以声写静”;②以动态的景物“弹琴”“长啸”来渲染、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即“以动衬静”。

(三)名句名篇默写。

14.下面是“诵诗文名篇,咏士子情怀”活动中同学们的对话,请把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补写在横线上。(共8分)

小明:士子笔下的动人情思,是“(1)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友情深厚,江山难阻;是“但愿人长久,(2) ”(《水调歌头》苏轼),跨越时空,千里共月;是“落红不是无情物,(3)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生命虽止,奉献不息。

小远:士子眼里的山间水畔,是“(4) , ”(《游山西村》陆游),疑若无路,忽又豁达;是“(5) ,清流见底”(《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高水清,风光秀美。

小志:士子心中的家国情怀,是“呜呼!(6)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舍己为人,忧国忧民;是浊酒一杯家万里,(7)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身负重任,思家念乡。

【答案】无为在歧路 千里共婵娟 化作春泥更护花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高峰入云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燕然未勒归无计

三、(7分)

15.根据名著内容,完成下面题。

(1)小君发现《朝花夕拾》中的鲁迅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都有“出走——归来”的历程,请你帮助她完成下表。(3分)

鲁迅

孙悟空

S城——南京——① ——回国

花果山——灵台方寸山……——灵山

出走国门:不满于洋务派办学的不切实际、乌烟瘴气,倍感迷茫,“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②《 》)(填篇目)

出走花果山:想逃离规则,“躲过轮回,不生不灭”,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寻心。

归来:回国后,弃医从文,写世人的冷眼,揭露国民劣根性。

归来:取经归来,在灵山,修成正果,成为③ (填封号)。

(2)在交流时,小陈同学感慨道:“鲁迅、孙悟空‘出走——归来’的经历,让人想到网红句子——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①。”(4分)

①注释: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希望你在外面漂泊半生、匆忙半生、打拼半生,待你归来之时,依然能够保持初心与理想,保持一颗纯朴、真实、炙热的少年心。

请任选一人,结合名著内容,阐述对他们“归来仍是少年”的理解。

我选:① ,我的理解:②

【答案】(1)日本 琐记 斗战胜佛

(2)示例:①鲁迅;②他心怀救国救民之志赴日本学医,发现唤醒民众为首要,毅然回国弃医从文。出走为民,归来为国,炽热的爱国之情始终如一。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共12分)

【材料一】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3名青年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如下图: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4年1月11日,有删改)

【材料二】①“脆皮年轻人”这个词已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不少年轻人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脆皮”经历:小跑步去拿外卖,结果腿抽筋了;伸个懒腰,结果脖子扭了;打个哈欠,下巴脱臼了。虽然“脆皮年轻人”带有现代年轻人的一种自我调侃、自嘲的成分,但部分年轻人的身体健康问题确实引人担忧。

②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部分年轻人因为追求学业、事业的成功而透支身体健康,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和疾病产生,因而被迫成了“脆皮年轻人”。

③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组合起来才是一串有意义的数字。良好的身体状况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首要条件,也是更好应对快节奏生活的根本。虽说年轻人自嘲“脆皮”,可以视为通过调侃来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然而,心态好,更要身体好。自嘲过后,也要记得给身体健康“补血”,采取积极的措施改善自身的“脆皮”窘况。

(选自《为健康中国加码,让年轻人脱去“脆皮”》,有删改)

【材料三】①“脆皮大学生”这个网络热梗,隐含着这样一个现实:新一代大学生都不太注重身体健康。

②在大学里,文化艺术活动多,电子设备带来的各项线上娱乐活动更多,这些活动占用了大学生的大量时间,再加上体育竞赛活动少,体育课与体育锻炼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要求,这些都导致很多大学生对体育竞赛活动、体育锻炼的参与度极低。此外,从小学高年级到初高中时期,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导致很多学生没有形成持之以恒的锻炼习惯,即便大学后有更多锻炼时间也是枉然的。

③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极其重要。然而,不少大学生在时间管理、睡眠管理、饮食管理、情绪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诸如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膳食不合理,沉迷于游戏而经常熬夜,不能以积极方式处理面对逆境、失败、被批评等产生的不良情绪……这些原因都可能会促使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滑。

(选自《“脆皮大学生”体质变差不能轻视》,有删改)

【材料四】①近年来,近视、肥胖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常见慢病,青少年身心健康话题也成为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如何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保证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和充足的课间活动是一个重要抓手。

②体育课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主渠道。要落实课程方案的要求,确保体育课开齐开足,不被占用。当前部分中小学尤其农村中小学体育专任教师不足,要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兼任体育教师,弥补师资不足问题。一些体育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专项技能水平不高、教学方式单一枯燥,跟不上现实要求。各级政府和学校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师的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保障,切实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

③体育大课间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和中小学体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当下,一些学校的体育大课间或者存在单一传统、学生不喜欢等问题,或者存在追求形式、讲究花样、忽视运动规律的问题,影响育人实效。对此,学校要遵循科学原则,既要符合运动锻炼规律和学生身心发育规律,又要强化运动实效,让学生在锻炼中强健体魄,还要遵循兴趣原则,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让大课间在立足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丰富多彩、精彩不断,让体育锻炼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兴趣变成习惯。

(选自《体育锻炼多一些,“小眼镜”“小胖墩”就会少一些》,有删改)

16.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青年自感处于亚健康状态;记忆力下降及情绪差、不稳定等问题困扰着许多年轻人。

B.“脆皮年轻人”只是当代大学生自我调侃、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社会不必对年轻人的身体健康问题太过紧张。

C.很多学生从小到大没有形成持之以恒的锻炼习惯,上大学后即使进行更多的体育锻炼也无法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D.体育课和体育大课间既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主渠道,也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质量的举措。

17.请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简要概括导致年轻人“脆皮”的主要原因。(6分)

18.学校应如何更好地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举措?请结合【材料四】简要回答。(4分)

【答案】

16.A

17.①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透支身体健康;②线上娱乐活动多,缺少体育锻炼;③生活方式不健康,情绪管理能力差。

18.①重视体育教学,开齐开足体育课,拓展体育师资,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②遵循科学和兴趣相结合原则,充分利用好体育大课间,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大课间运动锻炼。(让大课间活动丰富多彩,让体育锻炼从被动走向主动)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共19分)穿过花香的火车

张洪霞

①我觉得隔壁春生婶是村里最好看的新娘子。五月的阳光明媚而温暖,春生婶轻柔地梳我头发。

②突然,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响起。

③春生婶的手停下来。在镜子里,我看见刚才还笑吟吟的她低下头,眼里掠过一种我看不懂的忧伤。

④“婶婶,你喜欢大火车吗?” 我问。

⑤离村子不远的山坡上,有个小火车站,每天有两列绿皮火车打此经过,偶尔有几个从十里八村赶来坐火车的人。

⑥春生婶的手又动起来,扎完另一根小辫儿后,她才幽幽地说:“喜欢,它会带人去梦想的地方。”

⑦渐渐地,村里有人说起闲话,说春生娶了个大学漏子,打过了门就没下过地干过活儿,不准哪天就坐火车跑了……

⑧在一边玩耍的我,气呼呼地跑回家拉着妈妈问:“啥叫大学漏子?”

⑨“就是没考上大学的人。” 她用手扒拉一下我的望天辫,笑了,说:“还是你春生婶有耐心,你春生婶只差一点就能考上大学了。”

⑩“小西。” 春生婶在大门外喊我,说要带我出去玩。

⑪村外的小河水欢快地流淌,河边铺满了绿草和各式小花。不远处的山坡下,桃花开得正稠,望去,就像云海中滚动的白云,花香随风飘来漾去。山坡上,两条长长的铁轨就像山的两条大长腿,裹挟着一股股馨香,悠然地伸向远方……

⑫听着鸟儿的啾啾声,春生婶说:“小西,你听,小鸟在唱歌!”

⑬看着春生婶如痴如醉的模样,我心里就像有千万朵小花在绽放。

⑭一声长鸣,一列火车哐当哐当地从远处开来。我兴奋地喊:“快看,在花香中奔跑的大火车。”

⑮那一瞬间,春生婶攥紧我的手,不再言语。我们屏住呼吸,就那样静静地望着:掩映在细碎花影中的绿皮火车,呜呜地开过来,又呜呜地奔向远方……

⑯我抬头,看见春生婶的眼睛还紧紧地盯着火车消失的方向,若有所思。

⑰许久,她转过头,脸上有欣喜闪过,她说:“小西,你有诗一样的语言呢!”

⑱“什么是诗?”

⑲“你刚才说的话,就是诗。”

⑳春生婶蹲下来,看着我的眼睛,说:“小西,火车能带人去梦想的地方,也能把梦想带到这儿来。”

㉑春生婶激动得脸有些发红,我从来没见她这样高兴过。她说:“小西,你能带我去福茂爷爷家看小兔子吗?”

㉒ “原来春生婶也喜欢小兔子。” 我在心里嘀咕。

㉓春生婶突然就走了,在地里干活的人都看见了。他们说,呜呜的大火车带走了俏丽的春生媳妇,春生这下可惨了…… 闲话就像长了脚,在村子里到处乱跑。

㉔一晃很多天过去了,就在我为再也见不到春生婶而难过时,春生婶坐着火车回来了。她的背包里,是满满的一大摞图书和资料。

㉕那几天,春生婶盘起长发,挽起袖子,和春生叔一起在院子里忙碌,叮叮咣咣的声音又引来村里人的好奇心。

㉖ “他们这是折腾啥,要盖房子吗?”

㉗几天工夫,春生叔家的大院里就盖起了一排排的红砖小棚,很快,棚子里就住进了一窝一窝的小兔子。

㉘ “原来他们是养兔子啊。”

㉙ “就是瞎折腾,咱村又不是没人养过,哪个养成了?”

㉚ “养大了没人回收可怎么办?”

㉛几个月后,让那些嚼舌根的人大跌眼镜的是,一辆大汽车开进村子,春生婶家刚出栏的兔子全被收走了。

㉜看着春生婶家一茬又一茬活蹦乱跳的小兔子,又眼瞅着春生婶从县城搬来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 这可是村里第一台电视机,村里说闲话的人再也坐不住了。

㉝ “春生那个俏媳妇真能干。”

㉞ “原来养兔子还真能致富。”

㉟ “还是有文化好啊!”

㊱风向一下子就变了,赞美声就像叮叮咚咚的小铃铛,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她们开始成群结伴要来春生婶家取经,拽着自家的孩子,打着孩子要看小兔子的幌子,涌进了春生婶家的院子。

㊲春生婶怎么能不懂她们的小心思呢,她笑着说:“只要你们愿意养兔子,我一定把学到的都教给你们。”

㊳院子里响起了欢笑声……

㊴就是春生婶的这句话,让这个大山褶皱里的美丽村庄,成了远近闻名的养兔基地。

(选自《中国铁路文艺》2023 年 08 期,略有删改)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文章一开头就引出本文的主人公春生婶,这样容易引起读者对她的关注。

B.第⑦段,从村里人对春生婶的闲言中可见春生婶自恃有文化,轻视劳动。

C.第⑮段的省略号,表示省去视线无法触及之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D.火车在小说中多次出现,它承载着人们的梦想,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0.下面语句描写细腻生动,请赏析。(3分)

村外的小河水欢快地流淌,河边铺满了绿草和各式小花。不远处的山坡下,桃花开得正稠,望去,就像云海中滚动的白云,花香随风飘来漾去。山坡上,两条长长的铁轨就像山的两条大长腿,裹挟着一股股馨香,悠然地伸向远方……

21.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分析。(6分)

22.小说有多处对比,请找出三处;并分析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6分)

【答案】

19.B 20.示例1: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山村的生机和美好,引起人们的遐思。“稠”“滚动”等词细腻展现槐花盛开的蓬勃景象。生动细腻的描写使人身临其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示例2:作者运用视觉、嗅觉细腻描写了绿草小花、槐花盛开、花香四溢等景象;同时,灵动的河水与静态的花草相互映衬,渲染了山村环境的生机盎然、温馨美好,增强了画面感。

21.①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春生婶的有关故事,推进情节发展,使故事更真实。②以“我”的视角便于抒发“我”对春生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③在“我”的身上寄托着作者对像春生婶这类人的赞美。

22.示例:对比处

①春生婶之前的“忧伤”与后文的“欣喜”对比;②春生婶之前没下地干活与后文在院里忙碌对比;③村庄之前贫穷落后与后文成为远近闻名的养兔基地对比;④村里人之前对春生婶冷嘲热讽说闲话与后文赞美春生婶并上门取经对比;⑤村里人没养成兔子与春生婶养成兔子并带来经济效益对比。

作用:突出强调春生婶运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村庄的现状,用行动赢得村民尊重,凸显了知识与梦想带来的力量,表达作者对像春生婶这类带领村民建设乡村的领头人的赞美之情。

五、(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AI有这样的一段文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常常怀着对远方的憧憬踏上征程。导航在此时可以为我们规划一条最为便捷高效的路线。遵循导航既定的路线,我们可以稳妥地抵达目的地,却可能会失去探索的乐趣;摆脱既定的导航路线,随心而行,或许可以收获惊喜,但可能会多走弯路,甚至偏离方向。

AI的这段文字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