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全国各地的孩子和家长都在一波又一波的卷浪中激流勇进!近日,一则“深圳小学数学期末试卷因其庞大的阅读量,校方不得不的临时决定延长考试时间”的话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众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此表示了深切忧虑。
事情的大概经过是这样的:深圳南山区小学数学考试因题目难度显著,不得不将考试时间延长20分钟。不止是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数学试卷答题时间一起“享受了延长20分钟”的待遇。
读完这份四年级的数学期末试卷,我们惊奇的发现这份长达六页A4纸的试卷包含了36道题目,最后的三道题的标题就是“数学小博士”!真是鼓舞人心!仔细一算平均每题仅给学生们150秒的解答时间,2分半的时间:读题、解题、落笔作答!细读这套数学试卷,其文字量之大,着实让人感受到了压迫!以下便是这套试卷的展示,让大家感受一下这股数学试卷的文字风暴。
我不禁思考,如果不延长考试时间,四年级的学生们有多少能够完成这套试卷呢?
整体来看,出题老师的意图显然是创新,追求高标准的试卷,罕见直接的计算题,多是情景题和跨学科题目,甚至还有整篇的阅读题目,考验学生的数学信息提取能力。单独看每道题,都是精心设计的,但汇总起来,这并不是一张适合所有学生的期末考试试卷。
当前数学教学和考试强调情景式、项目式、跨学科,但过度了反而不好,还是需要有一部分题目回归数学的本质。
家长们纷纷提出疑问,这样的考试是否是在测试数学技能,还是在对语文阅读能力进行考核?同时我们在试卷中还看到了大量跨学科的题目:包括地理、科学等等。这真是一门数学学科包罗万象啊!
网友的意见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考试就该如此灵活,考察学生能力;另一派则认为,平时呼吁减负,突然出现的难题会让师生措手不及。期末考试因试卷难度大而延时,实属罕见。
然而,从面向全体学生的角度来看,这套试卷是失败的。但如果针对尖子生或培优班,它无疑是一份优秀的试卷。
为什么这样讲呢?教改中,不仅仅是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乃至学生和家长其实都在摸索,在探索中寻找到更适合的一种教育方式。现在有一种趋势,认为传统题目不够好,都在追求新颖和跨学科,但数学试卷还是应该控制这类题目的比例,以免让人误以为是语文试卷。
所以难免有有网友对这份四年级的数学试卷感叹:这套试卷或许是数学和其他学科老师共同之作,数学里面考语文,语文里面考地理!仔细观察,竟然还有编程的逻辑知识点贯穿其中!
所以总的来说,抛开期末考试不谈,这套试卷本身是好的,但用作全区小学生的期末考试试卷,就不太合适了。
数学教学领域的一些专家指出:一位清华大学校友直言不讳地指出:“数学的真正魅力不在于繁复的文字堆砌,而在于清晰简洁的符号表达。”
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黄东坡也提出:“数学试卷应当适度融入阅读元素,但必须避免过度,以免形式盖过实质。”
广州一位知名中学的数学教师周老师提出:“小学数学教学应着重于计算、推理等关键技能的培养,并适当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他也强调,过大的阅读量会干扰学生的正常表现,影响其考试成绩。针对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我们不应误读高考数学的改革动向。实际上,高考数学已经在简化,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数学题目应适度结合实际生活,但必须避免过度生活化,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忽略了数学的核心。数学教育应当追求简洁之美,专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数学的兴趣。
读完这一切,咱们再结合来看新教改、新课改。
说回来这份深圳地区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试卷,网友们在一阵唏嘘之后,无论是感叹学生们的不容易、还是质疑教育部门在试卷命题的形式,其实静下心来看,这都是所有人在适应新教改、新课标的过程中短暂的阵痛!所以,身为老母亲老父亲的我们,自然也就淡定了许多。说到底,教育的本质是阶级、教育的根本是筛选。
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展翅高飞,但是我们可以静待花开!因为最终都会有适合孩子人生的落脚点和那个温馨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