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建议:将小学教育缩短到5年,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她认为小学6年改5年,便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许多网友认为,小学6年时间太长,5年完全可以完成教学阶段的任务。一般情况下,孩子大学毕业已经22岁,研究生毕业25岁,在校学习时间太长,节省出来的1年时间可以用来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实践能力。
其实,压缩小学学制年限的提法已经不是第一次,2016年3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就提出过类似建议,他建议中小学学制改成10年。莫言认为,为了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的考试,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要提前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结束课程,进行强化复习,12年中有一年半的时间在复习应试,而长期的复习让孩子们筋疲力尽,厌学情绪普遍。
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没有小学五年制,都是六年制,要转学应该哪个年级都可以,换老师并不是什么坏事,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培养适应能力。五年制转六年制比较容易,继续上五年级就可以,五年制比六年制多学半个学期的内容,但语文的课文学的比六年制少。其实比较难的是六年制的学生转到五年制的学校,我当年由六年制三年级转到五年制四年级前在家自学了数学半册书的内容,而其他同学都是又重读了一遍三年级。
那五年制小学和六年制小学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是理论依据不同。五四制,学生的负担相对的减轻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增加了职业教育的内容,适应了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小学六年时间比较宽裕,可以,开设更多和更丰富的课程。初中开设三年,课程安排得比较紧凑,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有学者认为,义务教育中不应该加设职业教育。实行六三制更有利于和国际接轨,符合国际趋势。
再者是具体实践不同。小学时间比较宽裕,课程安排比较全面。小学中音、体、美各方面都得到重视。初中教育中,更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使学生迅速系统地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五四制比较,六三制更加注重知识的基础性。但客观地说,两者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我国地域广大,不应用一致的标准和拘泥于某一特定的形式,各地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学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