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课间玩乐的马岚小学学生。冯广利 摄 |
修葺一新的马岚小学教室。冯广利 摄 |
生源留不住、教师不愿来、校园破烂不堪……这曾是电白区小良镇马岚小学的真实写照。彼时,这所面积不大、去年上半年仅有6位学生的村级小学,还因学生少、经费缺、硬件差等原因,被同行称为“麻雀小学”,也被小良人戏称“小良一小”。
如今,乘着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这所学校脱掉了“麻雀”外衣,曾经流失的学生又回来了。在近日公布的2021年电白区小良镇期末质量监测中,马岚小学获得该镇所在系列学校教学成绩第一名。
小学校还要办多方支持启动提质改建工程
由于离电白城区不到10分钟的车程,马岚村一些有条件的家长纷纷将孩子送外就读,导致马岚小学学生人数不断下滑,最少时仅有6名学生,整个三年级只有1人,学校老师和学生的人数基本持平。“尽管学生少,为了照顾村中无外出就读条件的年幼孩子上学,村民希望学校继续办好。”小良镇中心学校校长肖进辉说。
然而,去年上半年肖进辉初来马岚小学了解情况时,也被眼前的破落吓了一跳。尽管此前教育创强创现时,学校已获得资金建成篮球场,配备好电脑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然而教室内设施设备残旧,墙壁一旦遇雨天便不停渗水,地板发霉发黑……“马岚人还要不要马岚小学?”肖进辉找到马岚村党支部书记符文源商议。“要!我们一定要办好马岚小学!”符文源深受触动地说。
缺资金怎么办?大家一起想办法,多渠道筹措,集体募捐。一纸捐资建校倡议书发出后,马岚乡贤们就捐款20多万元。马岚村委会也不甘示弱,不仅在办公费中挤出4.8万元,还积极争取到上级部门的支持。在帮扶单位区委统战部的牵线搭桥下,珠海电白商会捐款5万元给马岚小学升级改造,至此学校已筹到30多万元。小良镇中心学校则积极解决教师配备问题,选调了数名教师骨干。
去年暑假,马岚小学提质改建工程得以顺利启动,募集资金用于重新修整校园,装修教室、完善厨房食堂、师生宿舍。去年秋季开学前一周,该工程基本完成。
动员学生回来百姓家门口的首选学校
马岚小学提质改建工程还在快马加鞭推进,动员外流学生回来就读的工作就已经开始了。
开学前,马岚小学校长梁伟忠带领全体老师挨家挨户动员,向村民们讲述中心学校、村委对今后办好马岚小学的决心,符文源也带领村委干部入户做工作。由于动员和家访工作到位,村民们对办好学校有了信心,不少家长纷纷把已送到外地读书的孩子又送回到马岚小学,学生从6名增加到46名,另有20人正有意向返回。
符文源介绍,以前这个学校鲜有人知,学校借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和升级改造后,环境变好了,师资力量充实了,增加了专业的英语老师和电脑信息技术老师,小学慢慢变成了百姓家门口的首选学校。
放学时间,笔者遇到接孩子的家长李康琼。她的女儿在这里读四年级,去年秋季学期报名前她还犹豫了一阵,差点要送孩子去其他学校就读。“你看,我女儿这学校是不是和城里学校差不多呢,我家孩子就在这里上学,离家非常近。”李康琼得意地说。
师生有了底气“看重的还是教学质量提升”
改造提质后的马岚小学面貌焕然一新,生机勃勃。浅黄色教学楼在绿意葱葱校园映衬下释放着阵阵书香气息,意境十足。教室崭新、宽敞明亮,整整齐齐摆放着新桌椅。校内全部铺设水泥硬底化和瓷砖地面,校园电线路全部重新整修,教室、食堂、办公室、师生宿舍等都装上空调,通了网络,添置了一批新的教学设备,用上了多媒体教学。
该校教务处主任许丹带领笔者参观了篮球场、学校读书吧、手工作品展示处、电脑室等。“很多孩子放学后愿意留在校园里学习玩耍,校园里也多了欢声笑语。跟之前暮气沉沉的氛围相比,现在活力四射。”许丹笑着说。
“在区教育局、镇中心学校、村委会和帮扶单位的关心支持下,才有了今天的马岚小学。”梁伟忠自豪地说。
“学校变漂亮只是其中一方面,家长之所以认可这所学校,更看重的还是教学质量提升。”许丹说,在近日公布的2021年小良镇期末质量监测中,马岚小学获得该镇所在系列学校教学成绩第一名,师生有了底气,自豪感十足。
“学生之间没有竞争,缺乏互相激励的氛围,而同伴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讲台下坐着的学生太少,对老师讲课的积极性也是一个打击。”梁伟忠说。
目前,马岚小学的改造提质还在不断完善中。小良镇中心学校和马岚村委会正对学校进行下一步发展规划,包括扩建运动场围墙,继续完善学校食堂建设,在学校旁围建菜园或花园,让学生参加劳动实践……
撰文:冯广利 卢晓娟
统筹:陈妍 刘栋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