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毕业考重点题试卷

六下毕业考重点题试卷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12 10:14:50

以下是六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知识点梳理归纳,帮助您高效掌握核心内容:

第一单元:民风民俗

课文重点

1. 《北京的春节》(老舍)

- 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春节习俗

- 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腊八、除夕、初一、元宵详写)

2. 《腊八粥》(沈从文)

- 通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体现“等粥”的急切心情

3. 《古诗三首》

- 《寒食》(韩翃):寒食节禁火习俗

- 《迢迢牵牛星》:牛郎织女传说,叠词运用

-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秋望月怀远

核心知识点

- 写作手法:详略得当、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 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 生字词:腊八粥、搅和、浓稠、肿胀、染缸等

第二单元:名著与成长

课文重点

1.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 人物分析:鲁滨逊的乐观、坚韧、智慧

- 经典情节概括(建房、驯羊、救星期五)

2. 《骑鹅旅行记(节选)》

- 尼尔斯性格变化:从顽劣到善良

3.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 汤姆的冒险精神与机智

核心知识点

-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作者、主题、人物性格)

- 写作手法: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推动情节

- 口语交际:如何发表对作品的见解

第三单元:真情流露

课文重点

1. 《匆匆》(朱自清)

- 修辞手法:排比、比喻、反问(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 主题: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珍惜

2. 《那个星期天》(史铁生)

- 通过景物变化表达情感(“光线渐渐暗下去”)

- 心理描写的层次感

核心知识点

- 抒情散文的特点

-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区别

- 习作:如何将情感融入具体事例

第四单元:理想与信念

课文重点

1. 《古诗三首》

- 《马诗》(李贺):托物言志,渴望建功立业

- 《石灰吟》(于谦):象征高洁品格

- 《竹石》(郑燮):坚韧不屈的精神

2. 《十六年前的回忆》(李星华)

- 李大钊的人物形象(沉着、坚定)

- 前后照应的写法

3. 《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 议论文结构:提出观点→论证→总结

- 引用名言增强说服力(司马迁“人固有一死……”)

核心知识点

- 托物言志诗的理解

- 人物描写方法(语言、神态、动作)

-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第五单元:科学精神

课文重点

1. 《文言文二则》

- 《学弈》:学习贵在专心致志

- 《两小儿辩日》:多角度观察与思考

2.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用具体事例证明观点(谢皮罗、波义耳等案例)

- 写作结构:提出观点→举例论证→总结

核心知识点

- 文言文翻译与寓意

-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观察→提问→实验→结论)

- 关联词运用(“只要……就……” “即使……也……”)

第六单元:难忘的小学生活

综合性学习

- 制作成长纪念册(封面设计、目录、内容编排)

- 学习写毕业赠言(语言简洁、情感真挚)

专项知识点汇总

1. 字词基础

- 易错字:辩(辨)别、司空见惯(贯)、领域(或)

- 多音字:铺(pū/pù)、咽(yān/yàn/yè)

2. 句子训练

- 修改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 仿写排比句、比喻句

3. 阅读技巧

- 概括主要内容(六要素法)

- 分析人物形象(直接描写 侧面烘托)

4. 作文指导

- 话题:难忘的瞬间、我的理想、读后感

- 结构技巧:开头点题、中间细节描写、结尾升华

---

高频考点提示

- 古诗默写与赏析(《寒食》《十五夜望月》)

- 名著人物性格分析(鲁滨逊、尼尔斯)

- 修辞手法判断与仿写(排比、反问)

- 议论文论点提取与论证分析

希望这份梳理助您高效复习!建议结合课本习题巩固,重点突破阅读与写作薄弱环节。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