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这也是今年全国两会的最后一场“代表通道”。河南南阳雅民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昭,陕西延安甘泉县桥镇村党支部书记樊九平,江西萍乡武功山茅店村党总支书记谭新萍,辽宁彰武农经总站农艺师王秀英,新疆阿勒泰地区文博院馆员卓娅·巴合提,湖南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6位全国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回答记者提问。
全国人大代表赵昭
农村需要年轻人,大学毕业返乡当“牛倌”
赵昭是河南省南召县太山庙乡冯庄村村民,现任河南南阳雅民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她做的事儿与牛有关,在老家南阳养了4000多头牛。
大学毕业后,赵昭做了一个让大家都想不到的决定:回乡养牛。这个“离谱”的决定让家里的亲朋好友都觉得,赵昭太冲动了。但赵昭觉得,这并不是“一时冲动”。
“大学毕业,我在城里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往返于城市和农村,我发现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和农村的相对落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赵昭说,自己这一代年轻人,考上大学的目的不应该是离开落后的家乡,而是要回来改变家乡的落后。
全国人大代表赵昭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发
赵昭怀揣着返乡创业的梦想决定回乡养牛,一切从零开始,创立了养殖合作社。当时没有资金,她贷款买来了牛犊、盖起了厂房;没有技术,她抱着专业书籍啃“硬骨头”;没有经验,她虚心向村里的“牛把式”请教。
她从50头小牛养起,慢慢发展。到了2015年,她的养殖场有了近千头牛的规模。不过整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她遭遇了牛群出现大规模疾病感染,也碰到了当时持续低迷的牛价市场。好在经过多年努力,难题都被解开。
“目前我流转养殖基地225亩,同期饲养肉牛4000多头,同时流转种植土地2000亩,实现种养结合。”赵昭告诉记者,合作社带动周边500多农户致富增收,她也成为大家信赖的“牛倌”。
她谈到了这些年自己在农村发展的感受,“农村需要年轻人,农业需要年轻人。对年轻人来说,农村和农业都是大有可为的天地。”
全国人大代表樊九平
从事调解23年,总结出调解矛盾五种“心”
在陕西延安甘泉县的桥镇村,村民把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樊九平称呼为“樊公道”。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他自豪地说,“我从事调解23年,共化解大小矛盾纠纷2000多起。”
樊九平从小喜欢陕北说书,拜师学艺说了多年书后,回到家乡。乡亲们觉得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谁家有大小矛盾纠纷,都主动找他评理说事。抱着一碗水端平的理念,他还真化解了不少矛盾纠纷,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全国人大代表樊九平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发
调解的次数多了,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乡的群众都主动找到他。樊九平说,他两次受到司法部的表彰,甘泉县人民法院还聘他为调解员,桥镇乡党委也在桥镇村建了“樊九平调解室”。
不仅如此,甘泉县先后建成80多个“樊九平式”的调解工作室,同时也带出来一批像樊九平一样的人民调解员。
凭借多年的经验,樊九平总结出了调解矛盾的五种“心”:信心、公心、耐心、细心、初心。在讲到“初心”时,他说,自己作为一名村支书,又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群众给了这么大的信任,自己一定要实践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把调解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当中,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门,矛盾不上交”,把所有的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我最大的愿望是千家平安、万户和谐。”樊九平说。
全国人大代表谭新萍
农副产品走出大山,小山村变“网红村”
谭新萍是江西萍乡武功山茅店村的党总支书记。茅店村曾经只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尽管有好山、好水、好农产品,但种植没有规模,销售没有路子。
“富锌富硒的瓜果蔬菜、优质大米只能在附近的集市低价售卖,很多绿色无公害的果蔬只能堆放在家里,卖不上价钱,乡亲们辛苦一年下来,收入微薄,积极性不高。”谭新萍说。
打开销路是关键,只有让村里的优质农副产品走出大山,卖向全国,村民才能增收。去年,武功山农产品配送中心落户茅店村。配送中心匹配了先进的冷链设施,解决了储存和保鲜的问题,并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村里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精准的种植计划,让乡亲们实现了订单式生产。
全国人大代表谭新萍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发
谭新萍告诉记者,乡亲们再也不会盲目种植,也不用拉着农产品到集市上叫卖,只要把种出来的瓜果蔬菜送到配送中心,就能现场完成现金结算。
如今,茅店村里的农副产品正通过配送中心源源不断地销往城市。当地不仅建立了配送中心,还与江西省粮油集团开展合作,推广优质水稻种植,现已推出联名品牌大米,村民们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大幅上涨。
此外,他们还依托武功山景区,组织村民发展民宿、农家乐。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村里许多在外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曾经偏远的撂荒地如今种满了“订单式”农产品,曾经闲置的民房改造成“一房难求”的民宿。
谭新萍说,“我们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全国人大代表王秀英
治沙不忘致富,漫漫沙地变绿色良田
王秀英是一名来自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在沙化耕地治理及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干了30年。
她的家乡地处辽宁省西北部、科尔沁沙地的南部,是农牧交错带上的典型生态区。新中国成立之初,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6%,大风带着沙子一个多小时就能刮到沈阳城。当时有句顺口溜:“无风三尺土,有风日打灯”,说的是风沙弥漫,白天也需要点灯。
1952年,中国的第一个治理风沙的科研机构设在了彰武县。一代代彰武人在号称“八百里瀚海”的沙窝子,探索出了中国三大治沙法之一的灌木综合治沙法,开创了樟子松人工治沙的先河,并为全国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彰武方案”。
全国人大代表王秀英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发
“我现在是家乡的一名高级农艺师。”王秀英说,他们探索实施了“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模式,截至目前,三北防护林带向科尔沁沙地的腹地推进了13公里,平均风速降低,有效阻挡了科尔沁沙地南侵的脚步,守护了辽宁乃至京津冀的生态安全。
治沙也不忘致富。王秀英等人依托“耕地轮作”“光伏治沙”等项目,综合运用多种技术,用实实在在的产量为乡亲们送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他们团队承担的全国首批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示范区,硬是在沙地上种出了连续两年亩产超过2000斤玉米的“吨粮田”,逐步实现了祖祖辈辈所期盼的沙地变良田的梦想。
去年秋天,村民们把农民丰收节的舞台搬到了大丰收的玉米地里。“我也身在其中,真切地看到了乡亲们脸上洋溢着的喜悦,感受到绿色发展给乡亲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获。”王秀英说。
全国人大代表卓娅·巴合提
保护好利用好文物,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精神的根脉
卓娅·巴合提来自中国新疆阿勒泰,是阿勒泰地区文博院馆员。她的日常工作是负责野外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有空也会为馆藏文物做公益讲解。
阿勒泰有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物遗存。2022年北京冬奥会先导片的第一帧画面,就是从阿勒泰市墩德布拉克洞穴彩绘岩画中飘出的一片雪花。
全国人大代表卓娅·巴合提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发
卓娅·巴合提介绍,她所在的博物馆里就有这样一件特别的文物——金翼兽饰。它是一匹腾空飞跃的骏马,色泽光亮、威武奋发,充满一跃千里的气势。金翼兽饰与大家非常熟悉的“马踏飞燕”有些相似。
“这两件丝绸之路上异曲同工的文物,生动地展现了我们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创造悠久的中国历史、璀璨的中华文化。保护好、传承好这些珍贵文物,有利于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卓娅·巴合提说。
在我国西北地区,岩画类石质文物类型丰富,体量较大,因大多凿刻在山体和岩壁之间,经野外长期的气温变化、风吹剥蚀、生物侵害,逐渐生成了岩体裂隙、空鼓、溶蚀等多种病害。对此,她建议,希望通过数字化采集手段,更好地呈现文物保存现状,完整并及时展现相关图案及保留研究资料。这些建议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积极答复和推动落实。
她告诉记者,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保护好、利用好这些珍贵文物,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林
构建研发创新环境,种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
李东林来自中国中车旗下的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湖南株洲,而株洲也被誉为“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株洲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国内30%左右的轨道交通产品都来自这里。
在李东林看来,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约占营业收入的8%,重点解决轨道交通的安全、动力、控制等各系统的关键难题,成功实现了从功率芯片、算法软件、关键部件到系统集成的自主化,有力支撑了我国轨道交通的全面领先、全链领跑。”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林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发
株洲轨道交通产业有400多家链上企业、2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34所职业院校。他认为,这种高度集聚的“产学研”生态,极大缩短了成果转化的时间,也可以说是打造了从“一个想法”到“一款产品”的“快车道”。
李东林说,他们依托轨道交通的技术积累,裂变孵化了清洁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交通与能源装备双集群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像我们的新型储能产业,目前已经发展为行业头部,有力服务于我们国家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李东林也提到了人才。近年来,他们围绕智能与算法、电力电子、新型电力系统等前沿技术,建立了“新型实验室”,设立了“人才特区”。同时与地方共建“智能科学研究院”,吸引国内外顶尖的AI人才,打造内陆城市的人才高地,助力轨道交通、航空动力、北斗应用等一批高端装备产业不断提升“含智量”,实现共同受益、共创发展、共享未来的生态格局。
李东林说,构建好了研发的创新环境,就像是种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