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考生盗窃试卷(南部县杨博盗窃高考试卷)

南部县考生盗窃试卷(南部县杨博盗窃高考试卷)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7-23 05:49:16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曾经震惊全国的2003年的高考试卷失窃案,19岁应届考生杨博的一个错误选择,凭一己之力彻底改变那年600多万的高考生命运,考生叫苦连天得知真相后无不对他进行唾骂。

本是一个普通的又一年高考毕业季,但2003年的那次高考却显得格外令人难忘,甚至连窗外的蝉鸣都显得格外的振聋发聩。

学习成绩并不算太差的他,当年是如何胆大包天的窃取试卷,并无视法律的制裁,一意孤行的呢?在监狱里,他一五一十的道来自己的整个作案过程。

缜密计划,自以为天衣无缝

杨博经过细致的勘测和了解得知,高考卷会在每年的6月初从市区运往各个地区的教育局,在一个密封森严的房间里储存。

大门则是坚固的防盗门,而走廊和门外都会有红外线的检测设备,还有严实的密封条,一旦有异常便会有报警传出。

除此之外,还有一批批的安保人员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从大门入实在是太过显眼很快就会被发现,再三思量过后,杨博决定从窗户上下手。

于是在2003年高考前两天,大家都忙着低头自由复习,而老师也没有太多闲暇时间去看管,于是便顺理成章的出了门。

6月5日,他带好了钳子、刀等作案工具,火速的赶来,他提前蹲点,夜深人静的时候趁人不备凌晨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杨博计划好在凌晨行动是考虑到安保人员此时正处于瞌睡,正是松懈的时候。

他偷偷的溜进了办公楼,第一时间先切断了电源拉下了电闸,制造短暂的线路故障停电的情况。

趁此间隙,他找到了顶楼一间贴有密封条的封闭房间,于是他便大胆断定这个房间就存放着高考试卷。

于是从走廊的窗户小心翼翼的攀爬过去,但窗户都有防盗网,但这并没有让杨博灰心,他用随身携带的钳子用力的掰开了一条缝隙,成功的破窗而入。

进入房间后他打开了手电筒,找到一个在角落里的保险柜,此时他的心仿佛提到了嗓子眼,他只能祈祷着不要被发现,接着他快速的撬开了保险柜,看到了让自己朝思暮想的试卷。

为了混淆视听它不仅拿走了文科试卷,还拿走了与自己无关的理科试卷一共六套,并心想考前把正确答案全都背下来,就万事大吉。

岂料杨博太过自以为是了,很快他便发现没有自己想法是如此的愚蠢。

警方快速破案,被逮捕后追悔莫及

当6月5号的早上,公安部门的副局长杨森福照例前来例行检查的时候,看到大门上纹丝不动的密封条完好无损。

但他还是不放心的前去检查,一进门便看到了变形的防盗网和有撬过的保险柜,意识到问题十分严重于是马上上报国家教育局。

第一时间排查了现场发现,在窗户边上有脚印和指纹,于是便提取指纹,和所有的工作人员比对,但都没有结果。

此时距离高考仅有18个小时,所有人都十分紧张并为此捏了一把汗。

由于失窃是A卷,同时国家紧急启用了B套备用试卷来应对此次危急的情况,先让所有高考生安心的考完这一场重要的考试。

此时杨博还以为自己的小聪明没有被发现,他信心满满的到了考场。

当看到试卷不是自己所背的那套题时,一头雾水的他也来不及思考,大汗淋漓便硬着头皮奋笔疾书的完成。

很快经过警方的走访调查,调取路边附近的监控,终于锁定了作案人员,一米七到一米八左右的男性,快速的查出此人正是附近某高校的高考生。

于是警方迅速的从12号到19号以建立考生数据库为由,便对考生挨个进行指纹比对。

意识到有可能被发现的杨博,自作聪明的他企图用强力胶水混淆指纹,但在警方面前一眼便被识破。

警察说知道找你是什么事吗,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指纹,起初还在狡辩的杨博,在看到水落石出的真相时杨博便傻了眼,并承认了自己的行为。

头脑一热,走上犯罪的不归路

杨博父母务农,没有什么能力,父母所有的指望都在杨博的身上,而杨博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后复读,在这一年里压力很大,考前模拟也并不理想的他内心很是痛苦。

他很想靠自己走出这片贫瘠的土地,但太过于急于求成的杨博,注定着会犯错,并且这个错误再也没有机会弥补。

8月25日,四川人民法院宣布了对杨博的处罚,盗取国家机密文件,判7年的有期徒刑。

而戏剧性的一幕是,当高考成绩出来后,在监狱里的杨博得知自己考了515分,这个分数可以上一个相当不错的二本了,但此时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515分还是在较难的那套试卷的难度,如果他正常的准备考试,说不定在正常发挥下成绩会很不错。

但杨博后悔已经晚了,他只能靠在监狱里整日以泪洗面的忏悔了,哪里有后悔药吃呢。

杨博本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但偏偏对自己毫无信心,萌生了错误的想法,一时鬼迷心窍走上犯罪的道路。

连著名考研讲师张雪峰老师,也是2003年的高考受害者,后期张雪峰老师说,那一年高考他数学只考了89分。

而B卷则是奥数老师出的题,其难度可想而知。当年不少考生一边考试一边强忍泪水,更有甚者直接弃考,给许多考生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高考本是所有人可以考上理想大学,凭自己的努力有所回报的公平公正的考试,杨博却妄想自己会是那个侥幸的漏网之鱼。

不努力妄想就可以窃取到成功的果实,这是十分天真的想法。任何不切实际的行为都要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

信息来源

光明网:四川南部县全国高考试卷被盗案告破-

中国法院网:全国首例高考试卷被盗案宣判-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