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被盗2003年的视频(2003年高考试卷被盗事件真实视频)

高考试卷被盗2003年的视频(2003年高考试卷被盗事件真实视频)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7-23 05:00:57

“高考”的全称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在每年的六月七号和八号举行,这对于每一位高中毕业的学子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终极一战,而高考试卷的包装袋上标记为“绝密”,是中国国家保密等级最高的一级,高考舞弊的现象也不是没有,但从未有人说能够动高考试卷的歪点子,但新中国成立以来却真实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高考试卷被盗案,2003年的高考前夕,四川省警方接到报案,存放在教育局的高考试卷被人偷了,这起影响巨大,甚至惊动国务院的高考试卷失窃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偷试卷的人是谁,他又是如何突破层层防守拿到了那年的试卷,2003年高考前夕的这场变动又是否影响到那年高考的进行,作案人的下场又是怎样。

2003年的初夏6月初,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一年一度的高考临近,全县的高中学子都在等待着7号当天到来的考试,然而就在6月5号当天,南充市公安局根据南充市政府6月2日会议要求,在对考场进行例行保密检查时,惊讶地发现存放在南部县教育局保密室内的高考试卷被盗了。警方经过现场勘查,基本确认了县招办保密室被盗。经过简单分析和检查,存放高考试卷的柜子被撬开,而犯罪嫌疑人则是打开试卷袋,盗走高考语文卷、英语卷、文科数学卷、理科数学卷、文科综合卷、理科综合卷各一份。

这个案子的发生可谓是十万火急,一方面建国后从未发生过高考试卷被偷盗的案例,另一方面两天后高考就正式开始了,这个案子必须速速查处。第一时间,案情就迅速上报到四川省委、省政府、公安部、教育部有关领导,直至惊动了党中央、国务院。高考试卷上的封条上可清楚写着“绝密 启用前”,这堪比核武器的保密等级,是国家机密的重中之重,盗窃国家机密,作案人是以此牟利?还是以破坏本届高考?扰乱治安?每年的高考,从报考学生到相对应的老师、执法机关和政府、公共机关,这是一场大范围的社会参与事件,牵涉的人和机构非常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这个人以破坏高考正常进行为目的,试卷被盗,影响便不在于盗窃本身,而关乎社会稳定了。

倘若这人出于经济为目的,售卖试题信息,考题泄漏,高考也失去公正性和严肃性,这无异于使国家的教育和公安部门失信于无数学生和家长以及老师,他们的坚持和努力将付诸东流。公安部要求四川省有关机构和组织立即报告案情,以便上层及时决策。四川省公安局立即组成了“6·5”专案组,负责彻查这起失窃案。相关的刑侦人员也随即到场,负责勘查案发现场,收集信息和证据。5号当晚第一次案情分析会从晚上7点半钟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四川警方结合现场照片分析:“现场勘查发现,保密室木门、防盗门的门锁完整,连门上的封条都未被破坏,说明犯罪嫌疑人未从房门进出。得出结论作案人是翻越窗户进屋的,因为窗户上有一根钢筋栅栏明显变形。而且,试卷到手后,这人又翻窗出去。窗前一凳子上脚尖向外的鞋印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更为关键的是,通过比对窗台附近和凳子上遗留的鞋印,其为同一种花纹,警方推断为同一人所为。也就是说,进入保密室实施偷盗的只有一个人。但是否存在同伙,和协助作案的可能,警方当晚的分析并未得出结论。

而分析其作案人的犯罪动机,也非常清晰,这个人就是冲着高考试卷来的。警方介绍教育局的保密室坐北朝南,东、南、西三面墙前共有21个铁皮柜和木柜,其中7个被撬压破坏。这些柜上贴有封条和文科语、数、外、综合及理科语、数、外、综合等字样纸条。但存放在保密室里的职教师资及对口高职试卷并未失窃。可见作案人一开始就是盯准了高考试卷,其他的不感兴趣。而分析出偷盗高考试卷的目的是什么,便能够进一步锁定犯罪嫌疑人的范围,一开始警方认为,会不会是监守自盗呢?难道是教育局的内部出了问题?

高考试卷被偷,谁获益谁就有可能是罪犯,警方分析存在两种可能,其一是,行为人和受益人为同一人,可能是教育局内部考生盗窃试卷自用,或者是教育局外部考生实施踩点后盗窃试卷自用。其二则是,行为人和受益人不是同一人,而是内外勾结作案。由内部熟悉环境的人提供情况,教育局外面的人或者社会上有劣迹的人实施作案,为其参加高考的亲朋好友盗窃高考试卷。或者是以金钱为目的,将盗来的高考试卷变卖牟利。

最后一种可能性,行为人完全出于破坏目的,企图通过偷盗高考试卷来扰乱正常考试的进行。警方通过分析,随即推翻了最后一种想法,原因很简单,如果是为了破坏,干嘛只拿几张考卷呢,现场的勘查发现,这个作案人的偷盗思路很清晰,考试科目的6个试卷袋都被打开,并且每袋却只被抽走一套试卷。真要是报复社会,便可能偷取大量试卷,才能扰乱整个地区的高考进程。除此以外,从试卷被盗到案发,时间不算太短。

过了好几个小时,互联网上也没有任何相关消息或试题发布,试卷被盗,作案人反而藏匿起来,这件事除了教育局和警方,学生和老师以及民众压根不知情,至少在高考前还没有造成任何社会影响。难道是为了牟利?这个想法同样不对,刚才提到网络上没出现高考试题泄漏的信息,经过经过侦查人员密集型摸排,整个县的辖区内也没有发现有人变卖试卷。破坏和经济为目的都被推翻,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为了获取高考考题,即行为人应与高考有密切关系或者直接关系。

就在警方紧锣密鼓地推测作案人动机,并展开大范围的调查时,南部中学高三文科班一位名叫“杨博”的学生,却惊慌失措,异常害怕。他不是因为高考在即而感到紧张,而是因为6月5号凌晨,正是自己撬开了县教育局保密室的柜子,拿走了绝密的高考试卷。5号凌晨5点多,刚刚完成了这个“惊天大案”后,返回在县城租借的房屋,疲惫超过了作案的紧张。他把试卷放进木箱,倒头就睡。据杨博事后表示,那晚回去后他没有做梦,美梦、噩梦都没有。而这个普普通通的小镇高中生为何要偷盗高考试卷,原因也与警方的预测一致。

杨博就是想提前知晓考试题目,他害怕自己高考发挥失常,害怕因此耽误了前程。但他不知道的是高考在人生中不止一次机会,错误的犯罪行为却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回到警方的侦察过程,这件事虽然事关重大、十万火急,但考虑到高考在即,无论是教育局还是四川警方对此都保持绝密的态度,6月7日凌晨4点钟,中央方面亲自指派专机,将公安部部长助理张新枫,刑侦局副局长傅正华及刑侦专家乌国庆,痕迹专家斑茂森、王满仓、朱翔等送达成都太平寺机场,前往南部案侦第一线现场督阵并予以指导。

党中央要求公安机关迅速破案,确保社会稳定和高考的顺利进行。经过专业的犯罪现场侦察,警方初步推测出作案人的犯罪过程,警方对作案经过进行了模拟重现:6月5日凌晨2点钟左右,犯罪嫌疑人从办公楼底层的杂物间搬出竹梯,从大楼西侧二楼的阳台处翻进办公楼,通过大楼中间楼梯到了顶层六楼。六楼的4间空房里都有他留下的大量零乱鞋印。随后犯罪嫌疑人在三楼和四楼的转角处发现了电源控制开关,随即切断。

发现保密室所在的二楼并未断电,就合上闸刀。电源开关处留下的多枚脚印可以说明这一点。然而他继续往楼下走,在一楼和二楼的转角处又发现电源控制开关,拉开闸刀,一楼、二楼的电源果然被切断。接着,犯罪嫌疑人顺着消防楼梯返回大楼西侧,通过竹梯下到地面。完成了作案的第一个步骤。

紧接着,犯罪嫌疑人把竹梯搬到保密室窗下,爬到窗前,先用钳子夹窗户上的钢筋栅栏,没有得逞,就用力拉大两根钢筋栅栏间的距离,然后翻窗入室。因此,钢筋栅栏上不仅留下了钳子的夹痕,还有不少汗液及灰尘手印。犯罪嫌疑人比较有针对性地用改刀撬开7个柜子,用利器划开试卷袋,盗走试卷,然后从窗户返回地面。窗户上的钢筋栅栏被他尽力复原,目的只有一个,避免被人发现或延缓被人发现的时间。

警方在还原整个犯罪过程中,也得出重要结论,这个作案人是有预谋、有准备的实施了犯罪,对于县教育局是事先做好了踩点和侦察的,但警方根据现场大量遗留的作案痕迹,也判断此人并非职业罪犯,犯罪行为存在诸多漏洞,也不属于团队犯罪,更像是一起简单准备后就实施的单独犯罪行为。基本摸清楚了作案人的犯罪动机和手法后,就必须进入到实际的排查阶段,但考虑到高考即将开始,这项工作便转变为排查。

曾经参加试卷运送保卫的人员和相关知情人员,居住教育局宿舍的人员,教育局前几年借调的人员,教育局干部职工子女,教育局勤杂工、电工、门卫,以及同上述人员有关系的社会人员,更为重要的则是摸清全南部县高考学生数,应届生多少,复读生多少,外地来南部参考的人有多少,南部去外地参考的人有多少,以及在南部县城租房待考的人员情况,尤其对过去曾经有过作弊行为的学生,应予重点排查。话分两头,杨博这边偷取到了高考试卷后,又在干嘛呢,据事后杨博自己的供述,第二天的下午三四点钟。他去学校找班主任老师,想打听一下考试的有关事宜,却在校园边听见老师议论,考卷被盗了。

这件事让杨博万万没有预料到,“东窗事发”如此之快,他赶忙回到出租屋内,拿出试卷,看了语文作文题目和几道数学题之后,杨博躲进卫生间,把试卷全部烧毁冲走。杨博实际上也就记下了几道题目而已,当初他为了不被怀疑自己文科生的身份,甚至将理科试题也给偷了,却没曾想自己压根没来得及记下高考题,但令杨博自己更没预料的是,即使自己记下的几题,到了考场上,拿到题目后他直接傻眼了。

这又是为何呢,事实上在获悉高考试卷被偷后,四川省教育局便紧急上报了中央,为了本届高考能够顺利进行,便安排使用备用试题进行考试,杨博这试卷白偷了,只能硬着头皮做题。但讽刺的是他自己的成绩在那届高考还是不错的,由于临时更换了备用试题,不少学子在出了考场就表示题目的难度有点大,尤其是那年的数学更是引起了热议,很多数学考试发挥不佳的学子出了考场就心情沮丧,开始落泪。而就在高考结束后,警方针对这起高考试卷失窃案的收网工作也随即开始。

6月12日,是考生返回学校填报高考志愿的日期。前期的鞋印和指纹等痕迹已经勘查完毕,只需要从当年报考学子中缩小范围即可。6月18日,专案组通过指纹比对已百分之百确定了犯罪嫌疑人——杨博。这位19岁的高三毕业生,身高176公分,体态偏瘦,是南部中学高三文科班学生,家住南部县马王乡岳家沟村,父母均为农民。6月20日警方赶到杨博家中,并将其抓获归案。

在审讯的过程在,杨博很快便交待了犯罪的经过。至于犯罪动机,他表示在4月下旬杨博在全市模拟考试中发挥失常,成绩很不理想。他想,如果在高考中再次出现失误,自己落榜,未来将是一片黑暗,他无法接受高考失利,随即盗窃高考试卷的念头猛然滋生。为此他开始在5月上旬就谋划起偷试卷,他事先来到县教育局办公楼,并确认了保密室的位置。而到了高考前夕的6月4日下午,当他再次来到县教育局办公楼时,发现保密室门上已贴有封条。

5日凌晨1点钟,他来到县教育局,从尚未锁上的小门进入大院,身上则带着钳子,以及专门去商店购买的改刀、铅笔刀。就是这样简单的作案工具便偷盗了极为绝密的高考试题。后来当他返回学校填报志愿时,警方来到校园,要求考生们提供指纹信息。慌乱之中,他甚至买来将502胶水涂在了手指上,企图掩盖事实,但更加被警方所注意。

后来案侦人员也在其老家找到作案使用的钳子,以及在他的租房卫生间里捞出试卷灰烬,并通过技术处理,确定灰烬残片上的字体和内容与高考同一试题中相应部位的字体和内容一致。人赃并获,案件水落石出。后来高考放榜,杨博发挥正常,以515分的成绩上了大学录取分数线。但他却再无无法赶赴,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他将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

2003年8月25日,南部县人民法院以犯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判处杨博有期徒刑7年。当地县教育局有关工作人员也因玩忽职守,导致了案件的发生,同样受到相应的处罚。此后国家于2004年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高考试题等信息的监控和保护,随着监控视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和相关机制管理的加强,再也没有出现过偷盗高考试题的案件发生,而作为新中国唯一一例高考试题失窃案,不仅仅改变了杨博个人的命运,随着当年备用试题的启用,也间接影响了百万人命运。

参考资料:杨斌,郑欧阳升《全国首例高考试卷被盗案侦破纪实》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