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应变检测考试常见试题类型及核心知识点,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 抽检数量与规范要求
- 高应变法的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5%,且不得少于 5根。
- 适用高应变法验收检测的桩基类型包括: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地质条件复杂的桩基、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的桩基等。
2. 技术参数与规范
- 高应变检测时,单击贯入度宜为 2-6mm,采样时间间隔宜为 50-200μs。
- 桩身完整性系数β的判定标准:Ⅲ类桩对应 0.6≤β<0.8。
3. 传感器与数据采集
- 应变式力传感器和加速度计的安装谐振频率要求:f1≥2kHz,f2≥10kHz。
- 高应变检测中,力信号与加速度信号对锤击偏心的敏感程度:加速度信号对偏心最敏感。
二、填空题
1. 传感器安装要求
- 高应变测桩时,需在桩身安装 2只加速度传感器 和 2只应变传感器。
2. 桩身力学模型与拟合
- 实测曲线拟合法中,桩的力学模型为 一维连续杆模型。
- 桩身应变转换为力的公式:F=ε·E·A(E为弹性模量,A为桩身截面积)。
3. 土阻力与波传播特性
- 桩侧某部位土阻力增大时,会产生 上行压缩波;桩身缩颈或断裂时,会产生 上行拉伸波。
三、判断题与案例分析
1. 桩身破坏判断
- 混凝土杆(C25标号)受锤击时,若抗拉强度为抗压强度的1/6,最大锤击力为10kN,则 另一端先被拉坏。
2. 高应变与低应变区别
- 高应变需使桩周土进入 塑性状态,低应变仅需检测桩底反射波形。
四、计算与应用题
1. 锤击参数设计
- 自由落锤的锤重宜取桩预估极限承载力的 1.0%-1.5%。
2. 桩顶动位移范围
- 桩顶最大动位移一般为 2-6mm(正常贯入度)或 18-50mm(强冲击条件下)。
五、高频考点总结
1. 规范与标准
-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对贯入度、采样时间等有明确要求。
2. 仪器操作与数据分析
- 力与速度信号的同步采集、波形拟合的边界条件选择(如上行波曲线)。
3. 桩身完整性判定
- β值的物理意义为 被测截面与上部完整截面的阻抗比,β≤0.6时判定为严重缺陷或断桩。
六、备考建议
1. 重点掌握
- 规范中的抽检比例、传感器安装要求、波形拟合原理。
2. 实战演练
- 通过模拟题练习,熟悉计算题和案例分析。
3. 查漏补缺
- 关注易错点,如锤击偏心对信号的影响、桩身缺陷的波形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