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聊到了成都某语文试卷上一篇匪夷所思的阅读理解,昨天我的重点说的是文章,今天我在仔细的看了阅读理解的题目之后更加令我瞠目结舌了。一个以日军视角讲述为儿子报仇而上战场的故事梗概已经很无语了,但如果您想一下这不是有人写了篇恶心的文章发到网上让大家拜读那么简单,你可以选择读或者不读,可是这个文章是被强行的放在了学生的考试卷子上。
那什么意思?回想当学生的时候谁不想考试的时候考个好成绩?看到题目还是阅读理解得读明白,然后还得按照他们出题人的思路去答题,大家看看让你根据文章内容完善表格,这表格里写的什么?说出岗田的情感活动,还要说出文章中渲染日军多么悲壮的杜鹃花的作用,还提示说杜鹃花多用于游子思乡,象征着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它指的到底是谁的幸福生活?哪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最令我无法接受的是第十和第十一题文章中的宝贝儿子不幸遇难,指的是日军的儿子说他有如此遭遇令你心生惋惜吗?还有第十一题杜鹃啼血形容极度悲伤,悲剧的始作俑者是谁?尝试分析不同人群的结局并阐述作者的创作意图。
说实话做自媒体这么久了,在网上大大小小的事也见过不少了,但是这件事真的可以算得上是让我最气愤的事件之一了。作为教书育人的那些老师们,当你们在出题的时候首先为什么要选这篇很明显别有用心的文章?其次为什么要出这么过分的题目引导学生们按照你们的思路回答问题?这不就是带着我们的青少年认同你们的观点和价值观,说白了是美化侵略者还要侮辱先烈。
我们常说孩子就像白纸,在学校里老师怎么教育很重要,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育人俩字,难道这些人就是这样培养我们祖国的花朵吗?灌输的就是这样扭曲的价值观吗?记得之前我讲过在某地有个讲座教授在演讲台上,在演讲台上说:大谈外国的基因更优越之类的言论。台下有男同学勇敢的站出来批评,反对他的观点。那种场合至少给了学生们一个机会,可以反驳可以不听。
但是那些把这样的观点放在考试卷子上的人显然是更坏的。他们知道这样做学生们是没有机会反驳的,他们只能看,只能强行理解。因为这是在考试,所以出了这个主意的人和参与执行这个计划的所有的老师们,你们对不起为人师表这几个字。
昨天我说的比较多的是那位自己也是校长的文章的作者,今天我们也要说说这些出卷子的老师,整个学校的语文老师、教导处、校长都得给大众一个交代。往常当我看到像某些大v老师出来说不要极端,不要渲染情绪的时候,我就嗤之以鼻一下。这一次如果那位或者那些位还要替这些如此明晃晃的坏人说话,我不接受。
现在就提前警告那些人别出来现眼,这次你们怎么洗也洗不干净。文章试题我们都看到了,文章里边是怎么对敌人崇敬,怎么对我们的先烈嘲讽和侮辱的,我们都看在眼里了。出题引导青少年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这件事上我不接受任何反驳,也请大家可以监督谁在网上,在这件事上去当理中客,不要用蠢来作借口,有些人就是坏。
我看网上有人说这波舆情涉事的学校在处理什么的,我想纠正一下,这不是舆情那么简单,这是有一群人有组织、有预谋、有策划的攒了个局,是渗透到我们当中的汉奸,他们瞄准的还是我们祖国的花朵。这些人需要得到应有的惩罚,并接受大众的审视与批评。不只是舆情,不涉及网暴。
这是我们在大是大非面前普通人表达真情实感的权利,也是自发维护自己祖国和人民尊严的质朴行为。大家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