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命制的原则
——浅析中高考命题技术(一)
试题命制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检验教育教学成果,定期发现教学问题,进而调整教学方案,以及指导学生努力的侧重点,具有多重功能。教育部考试中心构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为依据,坚持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有机统一,考主干、考能力、考素养,重思维、重应用、重创新。
一核: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即明确了新时期考试评价体系的定位与核心功能;
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明确考查内容,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和需要什么样的素质;
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明确考查要求,如何培养人和如何提升素质。
各省区市的试卷众多,各有特点,对于命题的要求和技巧也不同。但是,在试题命制的过程中,都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试题内容的正确性,即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不能与课本的概念、原理、法则、标准相悖。
(1)熟悉课程标准、教材的知识体系及知识的内在联系;
(2)文字表述要规范、完整,对试题的答题范围应该有明确的界定,题目语意清楚,文句简明扼要,避免使用艰深的字词。
(3)参考答案的表述明确、完整、科学,答案明确合理,不致引起争议。
(4)测量目标与工具的科学性,试题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
试题的设计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要设计出一份好的试卷,需要命题者切实把握试题设计质量的评估标准、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而最基本的标准是试题设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二、导向性原则
命制试卷要注重每道试题的导向性。试题符合高考命题方向,重视思想与方法的考查;试题内容符合时代的导向,内容、选材紧跟时代步伐,例如对中国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试题体现课程改革的导向,包括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变化导向,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试题要传递对今后教学的导向,包括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掌握的导向。
在“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下,高考坚持立德树人,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本质问题,不断增强考试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突出高考独特育人功能与价值导向——志于道,崇于德。
三、主干性原则
中学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主干知识年年考,核心知识重点考,冷僻知识偶然考”,所以中学考试命题一定要遵循主干性原则。考试大纲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选才要求和高中教育目标的统一。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依据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考有机衔接,充分发挥考试促进教学、引导素质教育的作用。
通过近几年命题规律看,聚焦学科主干内容,引导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堂教材,避免超纲超量的教与学,促进改变应试教育倾向,助力发展素质教育。
高考注重主干内容的考查。例如,物理学科以基本物理规律为重点,要求学生从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整体的视角来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学科以历史发展为主要线索考查学生对主干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如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为考点,考查宋代民营手工业的发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主题,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等问题的理解等等。
试题通过对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考查,引导中学重视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如考查在生产和纯化乙酸乙酯过程中实验操作的名称;通过测量人的反应时间考查基本实验原理和操作等等。
四、应用性原则
试题应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发展阶段特点中的具体实例,注重联系实际,提倡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要求学生运用科学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实际问题,体会课堂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命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如以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为背景,采用真实数据,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以烟花弹的上升和爆炸、轻微交通事故为情境,均为考查学生运用重要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试题命制需要深挖其中的学科内涵,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创新性原则
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高考命题在强化能力考查的基础上,体现了鲜明的创新导向。通过合理创设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想张力,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考查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素养和宽广的视野,旨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
如加大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考查的比重;如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打破传统设问模式,要求理性质疑和选择,主动分析各类论断中包含的立场、假设。
逻辑推理能力是创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能力,试题从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深刻性等方面对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高阶认知能力进行考查。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学生都会面对浩瀚驳杂的信息海洋,需要学生具备迅速有效地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试题采用多样化文本和图表的呈现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
六、整体性原则
(1)要根据测试要求从整体上确定试题的分量,不能凭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想象编题组卷。应以目标为准绳,使整份试卷能够准确考查考生的达标情况。
(2)不同的能力水平,需要用不同层次的试题来考查,应该从总体上分析试卷的考查功能,而不能要求每一道题都达到同一功能的指标。
(3)除在内容安排和整体功能上要有良好的特性外,在试题的布局方面,也要求试卷有一个好的结构,应当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起点低终点高,有一定梯度。
七、规范性原则
(1)试题结构的规范:各试题结构完整,条件、限制、设问、要求、赋分等信息清楚明确。
(2)文字表述的规范:完整,通顺,断句清楚,不在文字上设置陷阱。
(3)试卷结构的规范:卷首、密封栏、答卷提示语、大 题 说明语和答题要求、试题序号、参考答案等。
下一篇:命题的基本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