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的家长都不鸡娃,都让孩子快乐学习,父母省心省钱,孩子快乐成长,该上高中的还是上高中,该考不上高中的还不是考不上。
但整体的最优化,却不是个体的最优化。
总有家长,在孩子实力不足时,寄希望以外力实现弯道超车,超越更聪慧的孩子。
我的孩子不够聪明,但我可以用各种补课投入,来获得分数的提升,毕竟总有不愿意花钱补课的家长存在,就总会有所超越。
高中的赛道,依靠补课往往适得其反,补课就不盛行,除了学校的竞赛补课,学霸和优生更多依靠自主学习,学渣即使各种高价补课,也形成不了太大的影响,毕竟思维能力的影响太大了。
二小学和初中,尤其是小学,现在的孩子,确实学习压力太大了,单纯追求成绩拔苗助长式培训,反而降低学生整体的思维能力。
现在的小学试题越来越难,小学生表现的却一个比一个会做难题,是现在的孩子更聪明?
不是,只是他们用了更多的时间,反复练习了更多的技巧。
对比高中的数学课程,于我们以前难度相当,但初中学霸变成高中学渣却极为普遍。
但如果只是单纯校内减负,孩子的升学竞争压力一直存在,反而让家长的钱袋子增负,对于培训班反而是利好。
减负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现实却是谁减负谁在成绩上吃亏,只有真正聪慧的孩子,才能够完全跳出这种内卷环境,完全凭借天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