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申论模考大赛的试卷在哪里

粉笔申论模考大赛的试卷在哪里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05 12:17:01

2025省考行测申论联合模考大赛

资料1、J省Y市,一座拥有7000多年制陶史的县级市,以其丰富的物产和著名的紫砂陶器而闻名于世。紫砂壶,是Y市最鲜明的符号和标记。

“开播第一天就成交了好几把,网络真是让我这个老年人大开眼界。”在Y市电商直播基地,刚刚下播的马大爷笑着说,做了40多年的紫砂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做起“主播”。架着一台手机,边做壶边讲解,一年来,61岁的马大爷已经积累了1万多粉丝。

近年来,Y市联合Z集团、W文化有限公司,创建了全国首个紫砂产业的电商直播基地。“基地汇聚了众多紫砂行业的头部电商企业、优质物流仓储企业、业内优秀人才等各类资源,以‘紫砂 电商 直播’的销售模式,为紫砂这一非遗和传统文化产业带来了突破式发展。”基地负责人贺洋介绍道。

走进电商直播基地,可以看到电子大屏上不断跳动变化的数字,实时显示当天基地8000多个入驻商家陶瓷等商品的线上交易金额。“销量几何式倍增。”贺洋用这样一句话形容近几年的紫砂直播销售状态。

2024年4月10日,Y市人民政府与W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的紫砂产业学院首届开班仪式在W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举行。“学院将主动对接地方紫砂陶瓷特色产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为紫砂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输送新鲜血液。”紫砂产业学院张院长说。

为了将紫砂产业学院打造成为卓越创新人才培养的“标杆区”,在Y市政府指导下,学院实行了“学业导师 企业导师”的“双导师”管理方式。“学业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和课程学习,企业导师则负责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张院长介绍道,“这样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近两年紫砂电商的兴起,对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更为看重。”Y市曹副市长表示,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需要跨学科、多学科融合。为此,紫砂产业学院致力于以“专业 ”的课程特色体系开展教学,尽可能促进各相关学科间的碰撞与融合,以更鲜活的力量推动产业人才的培养。

位于Y市D镇丁山大街的紫砂博物馆,总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无数游客走进这里,探寻“一丸土”变身艺术瑰宝的奥妙。“这里展示了从明代到民国时期的紫砂名壶,还有近代和当代工艺大师们的精湛之作,这些经典作品让我大开眼界,对紫砂文化更感兴趣了!”游客杨瑶高兴地说。据悉,自2019年建成开馆以来,Y市紫砂博物馆的年均参观人数都在30万人次以上,并且还在持续上升。“Y市紫砂博物馆已经成为了各地游客在Y市最喜爱的打卡地之一!”Y市紫砂博物馆馆长赵兴介绍道。

Y市紫砂博物馆的热闹,除了自身的吸引力外,也源于Y市紫砂文创市集的带动。自2020年5月首次推出,经过几年发展,Y市紫砂文创市集现已整合紫砂文创个人及商家资源300多家,包含陶艺文创制品、陶瓷元素类产品、原创手工艺产品、非遗制作技艺展示、茶道香道展示、创意茶饮茶点美食等多种品类,成为深受市民游客欢迎的文创市集。

“Y市紫砂博物馆与紫砂文创市集共同形成的‘文化 旅游 商业’集群,虹吸人潮聚集,成为了Y市文旅产业的一个全新突破。”曹副市长说。

请根据“给定资料1”,谈谈Y市是如何助力紫砂“破圈”发展的。(15分)

要求:

(1)准确全面;

(2)分条列出;

(3)不超过200字。

资料2、上午9时许,在火车西站进站口,K市居民罗婷将身份证放在相应感应区,“刷脸”完成相关信息核验,快速进站。下了火车后,罗婷在商场购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在导购员的带领下,直接从自助结账通道买单,刷一下脸就完成了付款。来到幸福康城小区,走到大门口,两只手拎满了大包小包的罗婷往人脸识别系统前一站,供行人出入的侧门便徐徐打开。“还是‘刷脸’方便,不管是出行、买单还是进小区,把脸对准屏幕,一两秒就能搞定,以前出门还要刷卡、输密码或者掏手机,麻烦得很。”罗婷笑呵呵地说。

“只要‘刷脸’,事情就办好了?可别骗我,人都没有去政务大厅,怎么给我办的呢!”近日,K市高新区市民杨女士想要提取公积金,她的爱人张先生让杨女士刷脸登录K市政务APP,进入办事专区后,输入购房合同编号、银行卡账号等信息,再点击提交按钮,公积金立马就到账了。

据了解,K市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近期推出了“刷脸办事”服务,只需要通过“刷脸”验证,80%以上的民生服务事项都能一键完成办事流程。“以前办事儿,要带着材料跑几个窗口,还要再等两三天才能有结果,现在只要刷脸登录,好多咱老百姓的事儿都能马上办,‘007’的工作时间,还不用跑腿,无论人在哪儿,都能轻松办理。”张先生告诉妻子。

“啤酒城面积大,出入口多,现场人员复杂、流动频繁,治安防范难度大。”K市开发区公安分局局长王建说。基于这种情况,开发区警方在落实传统安保措施的基础上,将“人脸识别系统”应用于重大安保活动实战当中。“当游客经过安检口时,脸部特征就会被人脸识别的‘动态布控’功能迅速捕捉,其图像信息将会被采集并上传给公安联动平台,与后台数据库的报警重点人员实现‘1:N’的图片检索比对,在0.8秒内就反馈比对结果。一旦比中,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有力保障了啤酒节的安全。”王建说。

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让靠“脸”吃饭办事不再是玩笑。已有几十年历史的人脸识别技术,正在大规模走入日常生活。然而,随着“镜头”的无处不在,“要不要刷?”“该不该刷?”“能不能刷?”人们的脑子里也冒出了一连串的问号。

“现在上班刷脸打卡,工作时刷脸打开手机、笔记本电脑,午饭时刷脸支付,出差住酒店也得刷脸登记,甚至上公厕取厕纸都要刷脸,这张老脸是越刷越多,总觉得不对劲。”K市市民张先生感慨道,“有一种我的个人信息在满天飞,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感觉。”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的现象非常普遍。2023年,某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曾在B市多个商场调查发现,不少商场都装有人脸识别系统,并对顾客进行刷脸,随意采集个人信息,跟踪记录消费轨迹,但没一家商场告知顾客并征得同意。“很多企业不仅会这样做,甚至会置顾客权益于不顾,将人脸信息以低廉的价格主动出售。”Z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任院长说。正因如此,政府监管至关重要。“同时,用户的隐私保护很大一部分还是要靠企业的良心。花更多的钱在技术研发上,做好数据的加密和存储,让用户的个人信息多一些技术层面的保障措施,也是企业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任院长说。

“当然,基于模板匹配、几何特征等传统算法的人脸识别技术也并未完全成熟,其在识别上存在重大缺陷,对于高度逼真的虚假人脸图像或视频,‘刷脸’应用难以辨别。”任院长接着说,“而且,‘刷脸’技术的安全漏洞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这也意味着身份冒用和欺诈等行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各地警方破获的盗用公民个人信息案中,犯罪嫌疑人均使用了“AI换脸技术”。在非法获取公民照片后,通过“照片活化”的方式生成动态视频,成功骗过人脸核验机制,进而为犯罪团伙提供黑产服务。

信息化时代,“刷脸”成为常态,“护脸”刻不容缓。“想要让个人信息的安全防线更牢固,应在现有一般性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健全和完善细化自然人生物识别信息采集、使用、保管及相关设备设计、生产、销售制度规范,更要从监管执法的角度,明确框定个人信息数据采集、处理、使用的边界,加大对违法采集和使用个人信息行为的惩处力度。”K市合众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袁河律师建议。

当然,用户的隐私保护,不能全靠外部因素。在一个新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保护好公民的个人隐私,个体也要多一些戒备与防范意识,当个人信息权益被侵犯时,应及时寻求帮助。

“给定资料2”中提到“信息化时代,‘刷脸’成为常态,‘护脸’刻不容缓”,请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的理解。(20分)

要求:

(1)分析全面;

(2)条理清晰;

(3)不超过350字。

资料3、近日,在X市发布的通报中,R县202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考核指标以较大优势获评全市考核第一层次第一名,文化产业向好势头强劲。“我县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能让R县的文化得到弘扬,还能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我们十分重视。”R县副县长范卿对记者说。

R县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其专门针对文化产业制定的工作机制。早在2022年,R县就成立了由县委办公室牵头,县文化旅游局、县财政局、县委宣传部等部门参与的文化产业领导小组。新年伊始,领导小组召开了本年度第一次工作推进会,作为领导小组组长的范卿在会上照惯例为新一年的工作拉出“时间表”,画好“路线图”。“我们今年的主要工作有:一、提高非遗传承保护水平;二、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三、做好全县景区品质提升……”

“同时,我们对文化产业的各项工作还要实行‘每季一调度’制度。”范卿介绍道,调度的重点放在每个季度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成效做法、典型案例,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存在的突出困难问题和下步有针对性进行协调解决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等。“每季度都会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这样本季度工作落实了多少就能一目了然了。”范卿说。

“我们村子祖祖辈辈以竹编为生,有着多位市级草竹编非遗传承人,去年还有美院的老师专门带学生来采风呢。”R县唐沽村的村支书说。在R县,有很多类似唐沽村的地方,他们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我们要把这些极具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利用起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文化和旅游更好地融合发展。”范卿说。

“趁着这两天全家人都有时间,我们一起到这里来进行‘家庭日’活动。”日前,G市市民袁先生带着家人一起来到了R县的棕榈山生态度假区游玩。这里主要依托了棕榈山的茶叶种植传统,构建了集采摘、疗养、休闲等为一体的度假区,吸引广大游客深入体验本地文化内涵。“和去年相比,我觉得今年更好玩了。”袁先生说,“今年多了更多可以亲自体验的项目,比如亲自刺绣、进行简易的拱桥制作、还能采茶、炒茶等,这一趟真是太值得了!”

棕榈山生态度假区只是R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铜锣山木拱廊桥旅游度假区、天意谷玫瑰花景区……每一处的特色文化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让R县的文旅处处开花。“我们还按照推荐的路线去了新平茶村、木拱廊桥博物馆、刺绣博物馆等景点,这个线路设计的非常好,没有多走一点‘冤枉路’,有时间真想把推荐的几个路线都游玩一遍。”袁先生高兴地说。

在R县旅游景区的墙上,随处可见一个身着茶叶形状外套的小人,它就是R县的“吉祥物”-茶宝。“它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我县悠久的种茶历史,茶叶这个元素能够代表我们县的文化。”茶宝的设计者韩丹说。除了出现在R县景区的墙上,茶宝还“活跃”在各大机场、火车站的大屏上,“活跃”在R县文旅的宣传大片中……“我们借助茶宝的视角介绍了R县的热门旅游景点,希望大家一看到它,就能想到我们R县的茶叶,能想到我们R县旅游。”R县文旅局副局长刘文说。

“太震撼了,戴上AR眼镜,眼前浮现的就是木拱廊桥从无到有的制作过程,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古人的建造智慧。”一名观众在R县木拱廊桥博物馆体验完“AR看历史”项目后说。而在R县大剧院,观众只需佩戴VR设备,就可以和虚拟角色“小艾”进行互动,仿佛置身于表演之中。在R县的剧院、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中,上新了许多“特别”的体验项目,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忘掉自己其实是在现实之中。“文化产业数字化是我们近年来努力的方向,给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刘文表示,“有了这些项目的加持,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来到剧院、博物馆等进行消费,感受这种奇妙的体验。”

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数字文化产业“破圈”发展?除了挖掘新的消费场景外,R县还致力于让数字创意产业聚集发展。在R县的网络视听产业基地中,聚集了23家包含直播电商、共享经济、影视传媒、互联网创新、信息技术等数字科技企业入驻。“在基地附近,配有公交站、公寓、菜市场等设施,满足企业员工的生活需求。”刘文说。

周六一早,在文化大礼堂一楼,R县文化品牌营销培训班开课了。培训班邀请了X市非遗项目评审专家甄平,某视频平台X市运营中心直播负责人李鹏,以及短视频百万博主小佳等作为老师为学员进行授课。“我们的从业者需要更专业,既了解市场的需求和痛点,也知道如何打造品牌形象,更明白怎么介绍产品。”R县宣传部的部长苏新说。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今年9月,R县迎来了一批有理想抱负、有专业能力的文化人才。“R县提供的人才公寓非常好,拎包就能入住,我的医保、社保等方面的问题也都帮我解决了,在生活上给我们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服务,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来R县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的小王说。“R县历来以最高礼遇和最大诚意广纳天下英才,我们还设立了1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期待更多文化人才能来R县扎根落户。”范卿说。

假如你是R县政府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就R县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写一份工作简报。(25分)

要求:

(1)紧扣材料,内容全面;

(2)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不超过500字。

资料4、“以前刚毕业的时候,真的难以想象,我一个职高生竟然能成长为高级工程师,能成为G省工匠,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负责人。”G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工人王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G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21年来,王伟从未停止过对创新的追求。“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善于创新的人们。”这是王伟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2014年,以王伟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在对工艺及设备改造时,他发现公司花高价采购的不少先进设备虽然“高大上”,但并不实用,无法满足公司生产低成本的需要。

“我们干脆自己来设计制造!”这个念头从王伟脑子里猛地蹦了出来。起初,很多人并不看好,甚至有人觉得这就是瞎折腾。“一直以来,只要在生产中需要用到先进设备,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买’。”王伟说,“但这一次,我想试一试改变这种想法!”

一念既出,万山无阻。但面对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一些人心生怯意。“创新是需要勇气的。”王伟在一次会议上说,“未知领域往往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只有敢于突破,才能获得成功。”在王伟的带动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团队,分工合作、埋头苦干,面对重重困难,团队成员们再没有退缩,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向前,终于将设备成功研制出来。

自从用了王伟工作室创新研制的设备,车间工人不用再扛着50多公斤的点焊钳来干活,“现在干活轻松了很多,上一个班下来腰酸背痛的事少了很多。”员工们非常感谢王“老”师傅。

今年45岁的王伟,年纪并不老,但因为技能水平高,是集车、钳、刨、铣等技能于一身的全能型工匠,大家都亲切地叫他“王老师傅”。

进厂之初,王伟从钳工学徒干起,每天最早到车间,最后一个下班。在日积月累中,他的技能变得炉火纯青。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过去由师傅们完成的一大部分手工活都由机器替代了。顺应这种变化,王伟仍然在不断学习。“作为一名职校毕业生,我没有学过3D制图、材料学、力学等知识,为了跟上时代,练好技能,我只能从零起步,自己摸索着学,继续成长进步。”王伟说。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机械设计、三维建模等知识,一步步拓展自己的技能。“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做好技术改造创新,持之以恒的学习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从籍籍无名的普通工人到现在能够享受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待遇,得益于省里对创新的高度重视。”王伟说。去年,国家税务总局G省税务局与G省科技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精准落实政策措施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通知》,涉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优化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环境等方面。

“今年初,公司申请到了一笔‘科技创新重大项目’资助奖励,上个月刚刚到账了800万元!”王伟说,这800万元,既激发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又减轻了企业创新负担。

此外,《通知》还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提供了容错机制。“怕出错、怕担责,是阻碍创新的重要心理因素。”王伟说,“《通知》明确了容错免责的10种具体情形,为科技创新解除了后顾之忧,我们更能放开手脚干了!”

“给定资料4”中画线部分提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善于创新的人们”,请对此进行深入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内容全面,结构完整;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