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张漫画,你能想象这竟然是出现在人教版小学课本上的插图吗?
在数学课本里,这些漫画中的人物处处透着诡异:仿佛来自阴间的怪异眼神,神情阴冷而嘲讽,连大人看了都浑身不适,更何况才十来岁的小孩子!
除此之外,这些插画还时不时刻意出现隐私部位,不免有刻意性暗示的嫌疑,画风十分奇怪和违和。
一开始看到新闻,大部分人还会以为这些教材只是绘画者艺术水平的问题,结果发现并非如此,这分明就是一出企图荼毒新一代接班人的惊天阴谋,其持续的时间、渗透的范围,都是我们未曾想象到的。
来看看这幅插图,乍一看好像是几个孩子在做游戏,但咋看咋不对劲儿:图中一个男生竟然揪住前面女生的裙子,女生惊慌回头;而另一边,一名头型近秃的男生直接袭击了前面女孩的胸部。
这是给孩子看的东西?不尊重女生、当众猥亵……当我们的孩子还懵懂无知的时候,我们曾经信任的出版社给予孩子的,就是这样的思想启蒙?这会给孩子还未成型的价值观造成怎样的恶劣影响?
除此之外,插图中竟然还出现了兔女郎。
兔女郎并非我们中国的文化,但在欧美文化中却有着相当长的历史,酒吧、化装舞会中都经常会出现,比较常看欧美电影的人应该多少都有点了解。
而且兔女郎属于一种成人文化范畴,甚至也可直接称为亚色情文化,是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出现在小学课本中的。
看到这里,你有何感想?是不是感觉连身边都不安全了,谁能想到作为新一代祖国的花朵,我们共同呵护的下一代,竟然被这样的文化荼毒了不止一年之久!
而星条旗纹样更是数次出现在插图里,这是美国国旗的纹样,在每一代中国孩子都会经历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官方课本竟然出现这样的差错,这是简单的审美差异所能解释的吗?
更有网友指出,插图里的许多英文单词,方方面面都是文化渗透。
比如插图中飞机翅膀上的编号N33K,一查,竟然是侵华日军海军川西水上战机的编号。
拔河队员帽子上的“tame”英文解释则是“驯服”。
而这正是一场美国企图对中国进行悄无声息的文化渗透的明证。
驯服中国人,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正是美国的目的。
这种渗透由来已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丑化中国人的形象,在各种欧美电影里,常常充斥着许多丑化中国人形象的内容,而我们所熟知的“眯眯眼”形象也是其中之一。
“眯眯眼”最开始起源于黄祸论:认为黄种人是祸端,而其中的中国人,西方更是将之塑造成傅满洲的形象,眼睛眯起,眼尾斜向上,给人一种艰险狡诈又阴森可怖的感觉。
这是中国人的形象吗?当然不是,这只是西方国家用恶意揣测创造出的中国人形象,是他们自身恐惧的投射。他们害怕中国的崛起,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嘲讽。
真正中国人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现代推崇的是大眼、挺拔,在古代,不管是丹凤眼还是杏眼桃花眼,也都与眯眯眼毫不相干。
我们也毫不意外地在各种国外真人秀上,看到不少西方明星模仿眯眯眼的动作来鄙视东方人。
而这些模仿动作,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伴随着张口甚至吐舌头,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经典动作。
甚至潜移默化地,竟然影响到国内明星,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再看看今天所说的小学课本上的插图,是不是细思极恐?
制作出这一系列插图的是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这个吴勇是何许人也?经查发现,他也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这让我们不由得想起曾经清华美院的模特集体“眯眯眼”事件。
又是清华美院,清华美院是被国外资本控制了吗?当时那起事件登上热搜的时候还有很多网友维护,说部分人太过敏感,自己把自己框住了,但事实果真是网友敏感吗?
早在那次清华出事之前,就有D&G辱华事件,后来还闹出了三只松鼠因为模特眯眯眼形象妆造而被抵制。
明明有那么多好看的作品,像陈曼这样的摄影师也完全不乏审美优秀、为公众所推崇的作品,为什么会突然创作出这样奇怪画风,涉及辱华的形象之作?
这背后仿佛有一只推手,涉及的种种利益关系,在不知不觉中麻木国人的精神。
其实“眯眯眼”普遍走向公众视野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也是介于各种现代传媒的普及,让许多原本不懂眯眯眼是什么的人也了解到了这些辱华的历史,并开始抵制。
但在这之前,已经有很多潜移默化的侵蚀了。正如当你看到一只蟑螂时,暗处其实已经有1000只蟑螂了。
如今竟然在人教版小学课本里出现这样的情况,还能不让人警醒吗?谁会放心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这样的教育?
事实上,早在一年前就已经有许多人投诉这批教材,指出其中的画风怪异、人物丑陋,但出版社从未给予过回应,直到如今事件扩大已经严重影响到国民信任的时候,才不得不跳出来发了公告,然而这个公告也无法令人们满意。
人教网的回应确实不痛不痒,只是说重新再画,但对于为何会出现如此诡异画风,却没有丝毫解释。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教材已经使用了十来年,这会对学生造成怎样潜移默化的影响?
正常的插图应该是怎么样的?
来看看语文课本的教材,和曾经我们曾使用过的那些课本插图:大人和长者都是眉目温和、面带慈祥,孩子们则是朝气蓬勃、精神抖擞——这才是课本插图应该有的样子!
像这样画风诡异的插图究竟是怎么被选上,又怎么过审的呢?对于学生课本的审核竟然这么儿戏吗?
有网友甚至直接吐槽:应该让负责审核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广电总局互换一下,想必能各得其所。
再看看人教网的回应,人教网为什么会这样轻而易举地把事情揭过呢?想必一旦揭开,牵扯的人太多。究其原因恐怕逃不开利益牵扯。
这套书的主要设计是北京吴勇工作室。但经北京互联网法院认定,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根本不存在,也就是说没有实际注册,仅仅有个名号,这就更让人迷惑了,一个连注册都没有的工作室,是如何给人教版负责出插图的?
在这套书编著者信息的封面设计里,有一个名字——吕旻。他的父亲叫吕敬人,此人正是吴勇的恩师。
这其中的关系,不用细说,大家也能明白。
吕敬人是统编教材的艺术设计总顾问,他和吴勇,一个是江湖泰斗,一个是美院教授,说审美不在线,你们相信吗?
当初因为眯眯眼事件而频上热搜的清华美院设计展,以及陈漫的摄影作品,她们也并非没有审美,之所以会塑造出这样的作品,说得轻一点是“迎合西方”,说的重点就是“卖国求荣”。
有不少设计师,都是在国外依靠辱华丑化国人形象而获得国外资本的支持,然后被输送回国的。
国人的骨气,在很多这一代人的身上,是丢得差不多了。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就表示:“人教版的教材我一直是有看法的,不只是插图的问题,也不只是数学教材的问题。”
因为郑渊洁发现,有主编把自己的作品放进去,这已经违背了原则。“我觉得这就没有底线了,相当于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甚至有他的圈子,儿童文学作家的圈子,他们的朋友的作品,一篇不落地,全会选进来,一人一篇。”
这样的文学圈,还有一点文学的样子吗?
郑渊洁还表示,多年前就有编写人员曾经找到他,说轮到他的作品了。郑渊洁当即拒绝,说:“谢谢,我的书还能卖出去,用不着轮到我。”
郑渊洁的人品是有目共睹的,他如今已经将近七旬,一生著作无数,对待孩子们平易近人,小孩子们都喜欢读他的作品,因为写得有趣又深刻,来自于生活,又寓教于乐,十分贴近孩童的心理,甚至许多遭受校园凌霸或者陷入抑郁的孩子,都是通过他的作品找到自我。
但对孩子们的关爱是一回事儿,对于所谓的文学圈,郑渊洁又十分耿直,尤其看不惯文学圈的乱象,说怼就怼,因此也树敌无数。
提到郑渊洁,尤其绕不开一个人——曹文轩。
先撇开曹文轩的作品不论,当初郑渊洁和曹文轩的骂战也是闹得沸沸扬扬,起因就是郑渊洁嫌曹文轩吃相太难看:曹文轩的作品被划定为推荐书目,甚至许多学校会强制要求孩子购买曹文轩的作品,而且是原价购入,一分不少。
我们平时买书的时候,不管是在网上还是实体店,新书经常会打折。强制原价本身就已经很让人反感,而且根据笔者先前做语文老师的经验来看,孩子们也确实更喜欢郑渊洁的故事,曹文轩的书作为选读书目上课,对于本身就爱读书的孩子当然没什么问题,但对于还没有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来说,有时候不是很利于培养孩子儿童时期读书的兴趣。
而且曹文轩主编了一系列书目,其中很多并非他的作品,通过这些推荐书目确实赚了不少钱,然而其内容质量却远远不及许多经典书目。
说到这里,想必你能更理解郑渊洁对于教材乱象的不满。
一直以来,每次类似于“眯眯眼”辱华事件出现,总是会有人跳出来不咸不淡地说一句:是网友太敏感了。
但问题根本不是大众敏感,而是这本就是一场有预谋的战争。
在国内出不了头的设计师,跑到国外“镀金”回来,靠着辱华挣钱,吃着人血馒头,而且毒害的还是我们的下一代,这难道不该严查?
这几天这件事持续发酵,人们发现教材中出现的问题远不止文章中提到的这些。
而且除了人教版教材,其他课外读物中也充斥着各种色情、侮辱女性、暴力等等让人恶心的价值观扭曲的内容,这些东西都是怎么过审的?我们怎么能放心让我们的孩子去阅读这些?
希望这件事情的后续能有一个让公众满意的结果,千万不要再消耗我们的信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