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校进行了AI人工智能助力课堂的第一轮培训,很多老师很懵,也有点焦虑,会觉得不懂这个deep seek,感觉自己就会被淘汰。
其实没有必要这样,AI人工智能终究是一个工具,他是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的,不是来提升我们的焦虑情绪的,不是来增加老师的焦虑感的。
拥抱人工智能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先表明自己的观点,我是拥抱人工智能,拥抱信息技术的,这段时间我学的关于人工智能AI的技术,并尝试把它应用到课堂之中,比如制作课件,制作视频都已经非常熟练了。
但我觉得依旧要冷静下来。回顾这些年来,从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到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改变,我总感觉有一帮人在后面拿着鞭子驱赶老师,让老师手忙脚乱。
大单元
比如说教育学方式的改变,一会儿洋思,一会会儿杜郎口,一会儿小组合作,一会儿大单元,一会儿又是大学科融合,老师们往往前一种教学方式还没弄懂,后一种教学模式又来了,结果每一种模式都被煮成了夹生饭,四不像,很狼狈。
那么,多媒体教学设施有没有这种情况呢?当然有。电子白板也更换了两三次,往往前一种电子白板功能还没有熟练,又换下一款电子白板,被信息技术驱赶的有些狼狈,是夹生饭。
希沃电子白板
今天deep seek助理课堂教学培训之后,有一个老师后面说了一句话,这里面的很多功能,希沃电子白板不是都有吗?一语点醒梦中人,是啊,其实很多教学的基本功能用不上AI。我们现在教室用的希沃电子白板,用熟了它的功能真的是非常强大的,它里面的课件,绘图功能,课堂游戏制作,资料库,题库,点名系统,互动式微课制作工具都是很不错的,而且应用起来非常简单快捷,能简单快捷,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搞这么复杂。
白板与黑板
但如果教育真的完全依靠人工智能,我坚信会培养人的惰性。我昨天也跟deep seek进行了一个对话,它目前是无法解初中几何题的,因为它用的是定式思维,每一道简单的初中几何题总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高中的方法来求解。
我不是否认它的强大,我只是说任何绝世高手都有软肋,技术应用曲线,都有进入萌芽期,膨胀期,低谷期,然后再走向成熟期,我们应用它也在帮它走向成熟。
多媒体
再比如说出试卷,用人工智能固然快,但他出的题目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学生的学情,而花太多时间去修改,还不如在更方便的网站出一套试卷,比如现在我在智学网上出试卷,题库非常多,而且分类清晰,答案解释非常详尽,直接可以生成答题卡,非常方便。
课堂
我刚才看到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要提醒老师,教育不能完全依靠AI,它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它可以助力老师设计教学教案,查阅资料,制作APP评课改课,但如果过度依赖于他,教师设计思维能力,教师反思能力,其实也是在后退的。所以教师的主体性与核心能力发展不能改变。
人工智能
还有一点,不要让AI赋能成为教师的沉重负担,不要煮另外一道夹生饭,所以培训环节很重要,我觉得去选择最最重要的环节进行培训,那些比直接使用电子白板和出题网站还复杂的环节,就不用了,有所选择。
以饱满的热情,清醒的头脑拥抱人工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