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全职宝妈,中途有过短暂的经商生涯,由于没太多经验,经验不够,精力也不够。孩子从出生就依偎在我身边,给足了娃安全感。因为我不够专业,没有上过育儿课,也没有查过任何育儿资料,就以妈妈的身份,亲力亲为,更多的是耐心,等于我一半的脾气消磨干净,也体现了一句“为母则刚。”
我和她爸爸在学习教育上,首先安排的是市里德优的私立学校,多方面的考虑,全方面的咨询,当时只有两种考虑,首位的公立学校和最强的私立学校,二选一,最终选择第二者。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们夫妻俩一气呵成,观念相同。
在小学六年期间,我的女孩很优秀,品德品行兼优,学习班上名列前茅,更是老师心目中的乖乖女孩。你们可能会问,学费是多少,会不会很贵。我想说的是贵也值得,把一个孩子培养的如此有素养,如此优秀,是每个父母所期盼的吧。一年学费大概两万多,在我们这个三线城市大概就是这个价位,比不上贵族学校,一线城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去年下半年就是小升初,我和她爸经过思想斗争,最终选择我们小县城的一所公立中学,目标就是我们县的一中,能进这所高中,基本上就是重点大学。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帮孩子做决定,孩子心中多少的不舍不愿,也随了我们的安排,这点上挺愧疚的。在这之前,根据这个话题,我和公公起了冲突,公公对我吼了两句,说我对孩子灌入一些不好的思想,公立学校不比私立学校差,就几块钱的学杂费,九年义务教育你不懂吗?就因这学费的事,当着外人把我给吼了,我也是委屈的流泪我是不能狡辩,也不该狡辩,背一个不尊重长辈的名声,谁懂啊。由此,我就把初一第一学期缴纳的费用,全部记录下来:开学第一天扫码学杂费,新华书店的书本费,班费,社团费用,书本资料费,桶装水,还有老师的红包,等等一切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总共不超过6000。每学期开学放假必买的新华书店的书每次都是200起,社团的课也是必上,我娃报的是舞蹈,每学期费用1000。晚辅费用600多,顺带一张纸先让家长签字,自愿参加。更离谱的是在这个小县城里有特别不好的风气,就是过年过节给老师红包,小学500起,初中1000起。不给吧,说是不尊重老师,给了吧,自己心里这个坎儿过不去,又怕像其他家长说的不重视孩子,区别对待,我也是一拖再拖才买了水果,水果里面塞了红包。我是没经历过家委会,都说公立学校都会成立家委会,后面才明白咋回事,上来就收取每个家长200块,作为平时班级的开销,可是一学期以来,零零散散的费用还是另外收取,有的还只能收现金,不接受转账,明白的人都明白。
第一学期经历太多不理解的行为,有愤怒过,抱怨过,又有何解呢,还不是被教育者拿捏的死死的,强行购买牛奶,吃不吃早餐,都要收取早餐费。更为可笑的是放假期间,学校不是有统一的暑假作业本,可老师另在外面的书店安排家长统一买寒假作业书本,在指定的地点自取。我就不明白了,这是教书育人吗,性质完全变了,这还是我们理想的学习状态吗!当我把费用清单给我公公看时,他也傻眼了,硬是愣得说不出话。
我也看过评论区很多父母针对孩子减压问题,这次我深有体会。晚上6点起床,跑操,早自习,食堂早餐包子馒头靠抢,面条只有辣椒油,没盐味,教室在五楼,厕所在一楼,甚至有时占用下课时间,晚自习9点下课,回来还布置一堆作业,基本上每晚做到11点半,最晚12点多睡觉,算算,最多睡眠不超过6小时。没有充足的睡眠,孩子怎么能应付一天的课程。太多的不解,太多的抱怨,太多的无奈,最后把失望攒得满满的,甚至和朋友聊天,表达我这样选择是不是错了,不该来这里。至少市里注重素质教育,县城注重应试教育,这点差距太大了。现在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是商业化,想着办法赚钱,怎么不叫人揪心,孩子的未来何去何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