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
一、为什么要学教辅?
二、低、中、高分段,分别准备什么教辅?
三、怎么使用教辅?
一、为什么要学教辅?
1、练习刷题
你这不废话吗?当然不是废话
请牢记下面的话:
1. 无论高考怎么变每年的常考题型,必考题型都是固定不变的
2. 这些常考题型必考题型所考察的知识点也是固定的
3. 高考阅卷人的评分标准采分点也是固定的
4. 高考的出题难易程度遵循着5:3:2原则,也就是简单题占比50%,中档题占比30%,难题创新题占比20%
高考题目有简单题、中档题、难题之分
中档题,是简单题解题方法的集成
难题,是中档题解题方法的集成
学渣想升阶,必须先把简单题和中档题刷爆,
刷出自信心,刷出熟练度,刷出极高的正确率
然后你才能看懂难题的解析
再然后,你才能够拆解、化用难题的套路
最后,你才能在保证简单题和中档题拿到分的情况下,尝试从难题上撸几分下来(为什么非要拿满分呢?这是一种错觉)
在这之前
平时做题考试里面碰到的那些难题,直接无脑放弃,就当它们不存在
专注于把简单题和中档题的分数拿满即可
等到高三开始,或者最后的冲刺阶段,再全力冲难题,争取混个几分下来,就能拿80%左右的分数了,也就是600分左右(高考750满分有600分考的都是基础和基础的变形)
到这里,就是一个学渣的极限了,是不可逾越的天花板了,你也该知足了
在往下继续看之前,我已经把历年的真题都整理好了(别处都找不到哦),分享给大家!
2、学校里的教辅没效果?
学校里面的教育,是标准化教育
标准化,意味着很有可能不适合你
如果你是一个纯学弱,0基础废物
那么市面上的绝大多数热门教辅,都不适合你
尽管他们名气很大,很多人买
但是不适合你就是不适合你,要认清自己的实力
因为它们都是一些名校模拟题的汇编,等你高三就知道什么叫一模二模三模的恐惧了
出书的才不会管它们难不难,一股脑全扔给你就完事了
那你就难受了,做了一堆暂时还不适合自己的题目,你的自信心就会被瞬间摧毁
这就是上天对你错误认知的惩罚,谁叫你认不清自己是谁呢?
高分段考生就不用我指点了
但是很多中分段
因为学校比较垃圾,而自己排名靠前,从而产生自己是尖子生的幻觉的那些人
你需要的,是真题中难题、压轴题的毒打
如果你按部就班地完成学校给的那些东西,那就会和你的学长学姐们上差不多的学校
你必须用高考中的难题,来接受知识的洗礼,修正对自己错误的认知
一套750分的真题,你做完自己估分下来,要是连600都没有
就不要拿什么全校第一骗自己了,老老实实改错订正,重新出发,争取下次多拿几分
记住了,孩纸
高考题,是模拟题的爹
3、对学校里面的教辅有厌恶情绪
就是喜欢写自己买的东西,不喜欢被人支配,逼着写作业的感觉
比如我就是这样的
所以我高中三年的作业,都是抄过来的(三观要正,要尊重亲爱的老师,千万别学我)
先集中所有空闲时间,把作业抄完,然后晚自习就写高考真题
二、除了刷真题是必要的,其他还需要什么教辅?
1,如果你是低分段24K学渣
(低分段=本科线以下=0基础)
对你来说,做题越贴近课本难度,越好
不要瞧不起课本
很多那种才四五百分的,就是因为不看课本,
导致知识体系这里漏一块那里缺一点,分数上不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你就先老老实实地
把课本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过去
至少看上两三遍
自己根据课本内容做一下笔记
不要盲目写作业,作业没有那么重要
把上面的题目都做了,网上一搜都有答案的
好吗?
然后你要干什么?
做会考题,或者难度稍高于会考题的练习题
没想到吧?
因为会考题,最贴近课本、最简单,最容易帮你刷出自信心
会考题,完全可以作为补充,用来单元测验
提示:自主命题地区,一定要用本省出的会考练习题
我以前就掉进过这种坑里
我抱着王后雄的教材完全解读,自以为再也不用看课本了,看教辅上面的东西就完事了
结果就是成绩卡了好久,很难受
想学好,老老实实地过三遍课本再说
只针对课本上的那点内容,自己读,自己做笔记
最不重要的,就是老师在PPT上让你记的那些东西了
有人问:英语怎么办?
哎,你能把必修五本书整明白,单词都认识,课文能顺畅朗读 翻译
也不至于连及格都没有
很多人读了三年,不知道在读什么东西
我个人感觉高中的英语教育,是有极大问题的
完全不重视课本和阅读,只顾着老师讲PPT自嗨
英语只需要三种阅读材料:
(1)、课文
(2)、五年高考真题(我这里有,直接找我就行)
(3)、模拟题(其实绝大多数人都不需要)
把前面两个搞定,每天读到你哭,化成灰都认识他们,都能翻译出来
高考题120随便考
2,如果你是中等生(211线以下)
首先推荐两套卷子
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双测
每个单元,都是一套基础题汇编,一套中等难题汇编
这样的好处,就是让你被联合双打
基础卷巩固,提高卷挨揍,教你做人
这样的卷子,就非常适合限时训练
大片的空白区域,非常适合记笔记,写下自己的感想
然后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地看下去
个人推荐天星的两款双测卷
基础卷部分非常适合新手打怪升级,零基础学渣也可以买来做,比会考题难一点
还是遵照前面的原则
如果你是学弱,基础卷必须掌握,提高卷尽量吧,不强求
风险提示:
只买一种就行了,多了你写不完
这里讲一个误区
刷数学题,是为了感受数学思想,领悟做题技巧的
所以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回看、揣摩,以及把原题遮住重做,激活灵感
你抱着“刷完多少道题就能怎么怎么样”的想法去做题,等着你的只会有一个“死”字
因为学习不是搬砖
你抱着干苦力、干农活的想法去学
那你滴成绩会说明你只配干苦力,莫有文化,需要用脑的事情你干不了
3,高分段的
还是老老实实刷真题,这个时候你刷的就不是题,而是“感觉”
保持跟真题打交道,真题化成灰你也认得它,就够了
找太偏太难的题来证明自己,是愚蠢的冒险
证明你很厉害,你智商高,行了吧,但是高考不考啊,
小心阴沟里翻船!
不断的刷真题,
为的就是等到高考那天,把绑在腿上的沙袋解开,让你一飞冲天
高考题如果要再推一个的话
那我就推真题的分类训练,这种市面上有很多
请问别的教辅怎么评价?
这样跟你说,我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
如果我没提到,那说明……
比如什么五三啊、大一轮啊,朱昊鲲2000刷,哎呀买来写都没写过的, 纯浪费钱
三、怎么用教辅?
1、
教辅,永远是课本的补充
妄想用教辅,用学校老师发给你的那些资料代替课本,你会出事
所以你第一步要做的
是先看两三遍课本内容,一字一句,每一个环节都别放过的那种
再看教辅说了些什么
第二步,把教辅上的那些大段大段的废话,概括起来
你要做的,是把它转化成自己的话
比如:
百家争鸣的原因——
政治上,王室衰微,新兴士大夫阶层崛起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
文化上,“士”阶层的崛起
思想上,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贵族垄断局面被打破,私人办学兴起
然后补充到课本,或者自己的笔记本上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逼你去看课本,课本很重要
你参加高考需要的所有知识,其实都在课本上
只不过出题人会换皮,换成你看不懂的材料,想吓死你
但是本质不变,核心考点永远在课本的目录、大小标题、核心论点、每一段的分论点上
而教辅书给你的知识,太杂太乱,会给你一种哎哟高中的东西好多好乱啊的错觉
2、
做题的时候,做错了怎么办?
答:等全部做完改完了,回去看课本
题目的选项,是课本原理的变式,或者说是表现形式
回归到课本的原话上,抄在它附近,或者拿个笔记本出来专门搞
从而让你get到:
“哦,原来课本的这句话,在题目里面会变成这样”
这叫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积累多了,很多高考题半秒钟就能看出答案
反正我可以,你估计不行
3、
这么多真题卷子练习题拿来干什么?
1、限时训练
2、回味、揣摩
3、遮住答案重做
4、把感悟写题目旁边,一遍一遍地回看,加深印象
不管是以什么名义,哪怕是老师发给你的作业
一遍又一遍地做新题,是没有前途,只会让你疲于奔命的
必须想尽一切办法,空出时间来(具体怎么做前面提到过了,不想教坏小朋友)
把做过的题拿出来回味,反反复复来来回回推导,不懂的滚去翻教材问同学
4、
前面提到的
做题是为了学到课本原理的表现形式,体会到学科的美感,领悟到解题技巧
一直抱着“做完多少多少题你就能怎么怎么样”的想法,不去欣赏沿途的风景
那你只配当苦力,成绩会告诉你这一切的
最后,再强调强调一遍!!!
1. 无论高考怎么变每年的常考题型,必考题型都是固定不变的
2. 这些常考题型必考题型所考察的知识点也是固定的
3. 高考阅卷人的评分标准采分点也是固定的
4. 高考的出题难易程度遵循着5:3:2原则,也就是简单题占比50%,中档题占比30%,难题创新题占比20%。
想要掌握高考规律,首先离不开真题,我已经把历年的真题都整理好了(别处都找不到哦),分享给大家,找我要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