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小学差生的情景试卷

适合小学差生的情景试卷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04 09:58:27

最近网上一个视频让人即好笑,又心酸,引起了网友的争议!

一位河南焦作的五年级小学生小文,平时只能考六七十分,成绩只能在班上排下游。

最后通过家长的辅导和自己的努力,最终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80多分,在听闻自己成绩的那一刻,小文激动到大哭,流下了泪水。

嘴里并不断说道:这回我考得咋这么好?

80多分,也许对很多小学生而言,确实是一个非常普通,甚至偏低的分数,但对小文而言,却是一个自己不敢想象的分数,他突破了自己的极限。

作为工作十几年的一线教师,我想说的是:努力过的孩子都应该受到尊重!

其实在很早以前,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今天刚好借这个机会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1、一切为了孩子

曾几何时,一切为了孩子这句话,成了好多家长的口头禅,回忆一下,你是不是做过以下事情:

孩子稍微去玩一会儿,就马上暴跳如雷:赶快去学习,一天就知道玩!

给孩子辅导作业,只要孩子不会,或者记不住,就开始咆哮不断!

孩子一次考试没有达到满意的成绩,就开始对孩子一阵痛骂!

其他孩子上补习班,自己即使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也不能落后,即使再多的钱,眼睛都不眨一下,就交给了培训班。

每次吼完孩子一般都会以这句话结尾:我们都是为了你好,现在累一点,苦一点,是为了今后过得更好,你怎么就是不懂事呢?

2、孩子的困惑

也许很多家长开始给自己对号入座了,自己付出这么多,一切为了孩子,难道有错吗?

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站在孩子的位置来思考,可能会出现以下困惑:

为什么别的小孩一天到晚,都在外面玩,而我却每天都要学习,稍微偷一下懒,被家长发现,就是一阵怒吼。

这些中小学的知识,家长以前学过,当然觉得简单,但我们孩子作为初学者,开始不会,不能记住很正常啊。

再说,有的课文和公式,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去记忆,但还是记不住,我并没有偷懒,为什么家长还是会那么抓狂?

考试分数本来有高低是很正常的,遇到适合自己的题目,就能获得比较高的分数,遇到不会的题目较多,分数自然低。

考得好,自己心里也高兴,考得不好,自己心里也很沮丧,我想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喜欢低的分数。

但是稍有一次的失误,却换来家长无限的焦虑,难道家长就没有出错的时候吗?

别人报补习班,有的是家庭条件非常好,有的是同学非常感兴趣,但我家经济条件很紧张,我又对培训班很反感,为什么家长还是给我报了两个培训班。

而且没有一丝商量的余地,每次想和家长解释,最后都只会说一句话:一切都是为你好,你现在不吃苦,那你将来就要吃苦。

3、成绩决定一切

在目前这个环境下,学习成绩就是一切,几乎所有的指标都由学习成绩来评定。

虽然教育部也大力提倡,多个维度,从德智体美劳等来评定一个学生,但事实上,所以这些维度中,到学校里,学习成绩仍然是最重要的一个。

简单说就是,学习成绩好,几乎可以掩盖一切缺点,而学习成绩不好,所有优点都会被压制。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其实我一直很佩服所谓的差生,因为他们的心理素质强大到不行,以后进入社会,绝对是抗压能力最强的。

因为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练就了他们的一身本领:在听不懂课的情况下,每天要坚持在教室里坐够10多节课,每节课又是40多分钟,还不准睡觉,不能说话,毅力惊人!

小编曾经就是一个英语学渣,英语课一点听不懂,上课不能睡觉,不能讲话,唯独只能做一件事情:就是倒计时,直到数到下课时间为止。

还好其他学科能听懂,甚至比较好,可以很快地混过一天,但英语课却是度日如年。

试想,如果一个学生每个学科都听不懂的话,要在这种状态下坚持10年,该有多么强大的意志力。

4、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习

也许这句话说得有点极端,很多家长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就是不适合学习的那部分人。

但工作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确实有的孩子天生就是不适合学习,他们无论怎么努力,都得不到优秀的分数,甚至达不到及格的分数,只能在班上垫底。

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能打洞,智商也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虽然我很能理解有些父母的心情,希望孩子多读书,不走自己的老路,吃自己的苦。

但又反过来想,如果他的智商和你差不多,当年你都完不成的事情,为什么又必须要他去完成。

比如有的家长,从小对孩子的要求很高,总觉得好成绩,是靠父母逼出来的,考不到前三名,就会被惩罚。

但有些孩子天生智商一般,即使非常努力了,也只能考到班上中等,甚至中下的水平,父母很生气,孩子很委屈。

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常见的情景: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

讲两个细节大家体会一下:

有的孩子小学成绩非常优秀,特别是一些女生,学习习惯非常好,学习认真刻苦。但到初中后,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大,虽然很努力,但成绩还是大幅下滑。

而到了高中后,难度进一步加大,虽然拼命学,但是及格都成问题。

到高三的冲刺时期,大多数学生都会使出全力,冲刺理想的大学。

但最终的结果却差距很大,有的同学轻松考上了985大学,有的同学却连本科线都够不上。

其实道理很简单,学习方法和技巧只是一个借口,真实原因很可能就是智商跟不上了,也就是所谓的不太适合学习。

总结:作为内行人,都知道智商对学习的重要性,但一般情况下,老师不喜欢用智商来直接说明,一般都会用一个更好听的词语来代替:生源!

所以顶级中学,都喜欢去抢夺最优质的生源,也就是智商高,学习好,习惯好的学生。而顶级高中的出口数据,也离不开优质生源的加成作用。

但话又说回来,在智商一定的情况下,努力还是有一些作用,虽然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可以让学生达到自己的上限,所以也不能否定努力的作用。

但作为家长,应该清醒给自己的孩子进行定位,如果是天赋较高,可以要求高一些,如果天赋一般,可以标准低一些。

因为如果太高的话,孩子拼尽全力,也不能达到家长的要求,最后的结果就是家长沮丧、孩子委屈。

还是那句话:努力过的孩子都应该被尊重!小学考80多分同样是很优秀的,加油吧,小文!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了,你同意犀利哥的观点吗?对于小学生考80多分,激动到哭,你有什么想说的呢?畅所欲言,留言区见!

(原创文章,维权必究,喜欢就请点赞关注,空间还有更多精彩文章,谢谢大家!)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