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同学在后台留言:
我现在高三,一轮复习已经进行到后期了。现在作业还是特别多,我每天都得写到12点,第二天上课又犯困,听课也迷迷糊糊的没效果,我该怎么办啊?
看到这位同学的留言,满满的画面感扑面而来。一个伏案低头的同学困到眼皮打架,可眼前还有堆积如山的试卷没做完,内心崩溃:“这作业究竟得做到猴年马月才能做完啊!”其实,不仅仅是高三作业量大,高一高二的同学作业也不少。学生写不完作业更不是什么稀奇事。每个老师都要布置自己那一科的作业,可对学生而言,一人要做6门作业,着实压力巨大。
那针对这样的同学,该如何自救呢?
一、不要和自己的生物钟对抗一个正常人妄想和自己的生物钟对抗,注定是要失败的。
困了就要去睡觉,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也是身体发出信号:你该歇歇了。
如果我们在特别困的时候,还坚持写作业,换来的必然是效率低下,同时还有损健康。作业没写好,觉也没睡好,双重损失。
紧接着就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听课不吸收,这是最要命的。
因为我们学习进步的主战场在课堂,如果不能在课堂上有效思考、有效消化、有效吸收,课下可能花数倍的精力也补不回来。读励志书、看鸡汤文、喊大口号,都不能改变这个事实。也许某一天你喝了一碗满满的、芳香四溢的类似“头悬梁锥刺股发奋图强把夜熬”的鸡汤,心血来潮决心今晚奋战到凌晨3点,转天你就会在课堂上呼呼大睡。正所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别被那些足以唬人、感动人的表象迷惑,遵循科学的用脑规律,提高效率是务实的办法。
对于一些比较容易做的小题,完全可以利用课间的零碎时间来写。千万别小看了这些零碎时间,积累下来会有不小的收获。当然这并不是让同学们课间10分钟都用来写作业,比如你可以用3分钟写一道小题,6分钟休息,提前一分钟为下节课做准备。这样每3分钟积累下来,晚上就可以提前几十分钟美美地睡一觉,这样是不是就更有动力来抓住可利用的零碎时间了呢?
很多同学都觉得作业太多,有时候作业是真的多,但有时候感觉作业多是相对的。
为什么感觉作业多呢?因为写得慢,用时长;
为什么写得慢?因为作业里的习题不会或者不熟悉;
为什么不熟悉?因为我们没有掌握这个习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每次一遇到不熟悉的知识点,就要翻教材或者笔记,这样一边看教材一边做题,作业就会写得非常慢。
刚开始的时候不复习,积攒的问题越来越多,作业越来越不会写,学习越来越没信心,成绩也就会越来越差。
所以,为了提高我们写作业的效率,保证自己的做作业时不被其他问题扰乱思路,一定要提前预习作业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这样才能在写作业时心无旁骛。
比如零食、手机、音乐等。有的同学喜欢边吃零食边写作业,有的同学习惯边听课边写作业,还有的同学喜欢边搜答案边写作业……其实这都会直接影响写作业的速度。
所以建议同学们在写作业之前,先把桌面清理干净,只留下作业、教材、笔记以及相关文具。其他可干扰项统统清理干净,这样我们在写作业时才能心无旁骛,不被其他事物所影响。
如果你的作业确实很多,里面大部分习题你确实会做,并且已经很熟练了。那你可以和老师商量一下:“我今天的试卷不做,改成三道导数题行不行,我这块比较薄弱”同时,一部分偏题、怪题也可以适当放弃。
事实上,只要你是抱着上进的目的,大部分老师都会帮助你。当然和老师谈条件,得建立在你确实已经熟练掌握的条件下,否则还是要老老实实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万万不可抱着侥幸和偷懒的目的去和老师讨价还价,那样吃亏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做作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学业压力这么重,不要指望自己能创造什么新解法。作业的主要目的,就是巩固课上所讲解法,提高熟练程度。这句话的另外一层含义是,那些课上没有讲过的题型、方法,我们大概率做不出来。
一道难题要是硬着头皮做,一天的时间做不出来也是正常的。所以难题并不是靠增加时间就可以攻克的。
也就是说,作业中遇到解不出来题很正常,作业中有部分题空着也很正常,但是我们必须要看懂题目的意思。想一想,我解此题时的困难是什么?
然后等白天重点听老师的讲解,想一想老师是如何突破这个难点的,这样我们做作业才有收获。
最后总结一句话:习惯可坚持,效率要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