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平系列丛书各地期末试卷答案

孟建平系列丛书各地期末试卷答案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04 08:29:27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方力

“小时新闻记者写的一则新闻,变成了我们家孩子的语文阅读题目。”昨晚,家住杭州滨江的冯妈妈饶有兴趣地给小时新闻爆料,她说,现在的学生语文阅读题目越来越贴近生活,孩子做完题目还惦记着去实地探究一下,真的蛮好的。

这位妈妈的孩子在杭州江南实验学校读小学六年级。她告诉小时记者,学校很注重语文阅读能力的考察,每个月都要进行阅读过关练习。这一次四月过关练习中,有一道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目叫《杭州地铁》,材料来源写着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是记者的体验式报道。

“题目设置得很细节,也蛮实用的。”比如问,材料中主要想告诉人们什么?是去杭州萧山机场可以乘坐地铁了,坐地铁最方便,还是去机场可以有多种选择?最后一道开放题,你家住在杭州哪个区域,如果一家人去机场,你会选择哪一条线路,写清楚理由。

小时记者查询到,这则登上了语文卷的阅读素材,来自钱江晚报2020年12月30日刊登的新闻《昨天,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终于有了地铁,去机场有了新选择》。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终于通了地铁,一开还是两条,让市民惊喜,去机场有了新选择,那么究竟怎么去最方便?围绕这些问题,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孙燕、谢春晖、盛锐,从市中心的凤起路站、武林门,分别乘坐1号线、2号线转7号线、机场大巴前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航站楼,为大家奉上体验结果,并做了详尽的报道。

为什么学校会选择这篇新闻报道,作为阅读考查材料?

事实上,这篇报道素材还出现在某一年杭州另一个城区的期末统考卷中,并收录进了“如雷贯耳”的孟建平系列丛书中。

小时记者联系上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六年级年级组长丁老师。丁老师同时是一位资深语文教研骨干,她说,钱江晚报是杭州一张很有名的报纸,一直心向读者情系万家,新闻报道准确、鲜活,有生活气息。作为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考核,近年命题有进一步贴近生活的趋势,让学生能从生活中获取知识,锤炼能力,并学以致用。

“地铁开通这个新闻事件,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记者的体验,生动有现场感,作为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考查比较合适,学生做起来亲切,也有生活的意义。”丁老师很感慨,讲解这些题目时,课堂效果很好,学生们讨论非常活跃,有的说一号线直达快,传统的大巴更快,有的说七号最快,也有的说“有空去实地坐一坐地铁不就有答案了”,作为语文老师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语文过关练习是每月学科过关活动之一,全部由学校备课团队自主命题,尝试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命题方向,也是我们江南实验学校的特色之一。”主管小学教学的沈校长告诉小时记者,“双减”政策之下,学校摒弃百分制打分,尝试生活多样化的命题,也是希望通过减负高质,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自主性以及获得感。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