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有些孩子课堂专注力差,课后自主学习能力差,科学思维还没有培养好,很多科学知识只是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应用到实际之中,应加强这些方面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到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无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3、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4、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5、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学进度
周 次 | 时 间 | 内 容 |
一 | 2.17—2.21 | 《环境和我们》单元: 1.一天的垃圾 2.垃圾的处理 |
二 | 2.24—2.28 |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分类和回收利用 5.一天的生活污水 |
三 | 3.2—3.6 | 《微小世界》单元: 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放大镜下的晶体 |
四 | 3.9—3.13 | 4.怎样放得更大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
五 | 3.16—3.20 |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微小世界和我们 |
六 | 3.23—3.27 | 第一单元复习、梳理、测试 第一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 |
七 | 3.30—4.3 | 《物质的变化》单元: 1.我们身边的物质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
八 | 4.6—4.10 |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
九 | 4.13—4.17 | 5.铁生锈了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
十 | 4.20—4.24 |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物质变化与我们 |
十一 | 4.27—5.1 | 第二单元复习、梳理、测试 第二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 |
十二 | 5.4—5.9 | 期中复习、梳理 期中测试分析与讲评 |
十三 | 5.12—5.16 | 《宇宙》单元: 1.地球的卫星——月球 2.月相变化 |
十四 | 5.24—5.29 | 3.我们来造“环形山” 4.日食和月食 |
十五 | 6.1—6.5 | 5.太阳系 6.在星空中(一) |
十六 | 6.8—6.12 | 7.在星空中(二) 8.探索宇宙 |
十七 | 6.15—6.19 | 第三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 |
十八 | 6.22—6.26 | 6.污水和污水处理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
十九 | 6.29—7.3 | 第四单元复习、梳理第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 |
二十 | 7.6—7.10 | 期末复习 |
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