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兰点题
2018年的高考分数出来了。接下来就是报志愿,等待金榜题名时了。何谓“金榜题名”?如果今年高考有这么一道加分题,你能得几分呢?
金榜的由来
从隋唐科举制度确定以来,“金榜题名”就是封建时代无数读书人一生梦寐以求的大事情。“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这些佳句都形象地体现了读书人对“金榜题名”的渴望。
国子监进士题名碑老照片
清代,殿试成绩揭晓的当日,在天安门外长安横街的长安左门附近都会聚集众多考生,他们焦急地等待着那张决定他们命运的榜单——“金榜”的张贴。如果一个人的名字被列入榜文,整个家族乃至所在村庄都将被改变命运,它曾使无数中国人狂喜或沮丧。“一举成名天下知”,当时的学子都把金榜题名作为终生事业。
放榜图
金榜的样式
那么,何为“金榜”呢?这里所说的“金榜”也称为“大金榜”,是每届殿试后,皇帝钦定了考试前十名的考生后,读卷大臣便将试题原卷捧至红本房,拆弥封交填榜官填榜,因榜用黄纸,表里二层,故名“金榜”(又称黄榜)。一般由内阁中书四人写小金榜,四人写大金榜。大小金榜的格式、内容相同,只是小金榜交奏事处进呈,便于宣读备案,大金榜则由内阁学士捧至乾清门铃盖“皇帝之宝”,于传胪之日张榜公布。
金榜的分量
“金榜”中的内容全部由墨笔书写于手工纸上,而且使用的纸张是金黄色的,以显示出进士们高贵的身份和清朝政府对开科取士、网罗社会各阶层人才的高度重视。清代金榜除了有大、小金榜之分,同时还分为文科大小金榜和武科大小金榜。当时,每届考试每一种金榜且只有一份,能够荣登金榜前十名的考生全部由皇帝钦定,并且是以皇帝的命令形式下达的,这就使得清代金榜更加弥足珍贵。清代金榜虽然没有豪华的外边装演,但大金榜的幅面宽而长,小金榜做工精致实属珍贵,在展开后均呈现出代表皇家尊贵的黄色载体,加之永不褪色的满汉两种文字墨迹,以及朱红色的“皇帝之宝”大印。
金榜的实物
清朝金榜现存有200多份,涵盖了从康熙6年到光绪29年230多年间科举考试的殿试成绩榜。
清代大金榜
2005年6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清朝科考金榜被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此次通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评审的是公元1894年(光绪20年)公示于长安街的大金榜,长19米,高0.89米。该金榜为黄纸、墨书,铃盖“皇帝之 宝”的朱印,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满文从左向右,汉文从右向左,两种文字的年月日落款相汇于榜中之处,中间则是用满、汉文书写的巨大的“榜”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