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试卷直播

检查试卷直播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02 14:41:59

N海都记者 肖颖 张芬 杨玉蕊 郭晨

实习生 陈雅真 郭宾 陈鑫

昨日高考结束。今年全省报考20.78万人,共设88个考区、208个考点、7154个考场,共有2.5万名教师参加监考工作。考试过程平稳顺利,考风考纪良好,考场秩序井然,没有发生群体性舞弊事件,仅发现违纪作弊5例。

今年的高考试卷有哪些特点、难点?明年是最后一年文理分科考试,今年的考试题型与内容,其实藏着很多信息,对明年的考试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由海峡都市报主办的“2019海都高考直播间”在第一时间邀请到福州三中、福州八中的10位一线教师,为大家带来权威的试卷点评,也为下一届考生的复习指明一些方向。直播吸引了10万人在线观看。

错过精彩点评的读者,今天还可以关注海峡都市报和海都教育微信公众号,发送“高考直播”关键词获取直播页面,进入直播间回看。

语文:“诗”外工夫要扎实点评人:周英

福州八中高三语文集备组组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对比去年,试题设置比较稳定,总体难度不大。在题型和素材上有一些变化和创新。一是素材覆盖面更全,覆盖古今中外,涉及文化、艺术、历史、科技等领域,内涵丰富广博。二是选文的文体也更多样,有论文、科普、新闻等。三是试卷素材选择有很强时代感,与国家发展、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能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实际认知,比如“一带一路”、人工智能、文化遗产保护、传统乐器古琴、中国书画等热点。

不仅如此,今年的试卷在能力考查、突出情景设计等方面也在进行积极深入探索,例如第21题,例如作文要求写演讲稿是本卷一大亮点。

给2020届学生的备考建议

要研究考纲,认真学习新课标,对新课标的变化了然于心。比如多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革命文化等,比如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富有革命精神的优秀论文杂文……像今年文学类文本考鲁迅小说《理水》,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宋朝诗人陆游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诗”外工夫要扎实而充分,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还要尽可能广泛涉猎、开阔眼界。在整个高中阶段都应该尽量涉猎文化艺术经典、培养审美能力。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生活能力。注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在锤炼应试能力的同时,从“诗”外得到更深广的学问和更具体的历练,从阅历、见解、学识、谈吐、精神、情感等全方位提高语文素养。

英语:侧重考查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点评人:江英

福州八中高三英语集备组长,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今年英语试卷既全面客观考查了考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又保证了试题的科学性、公平性、较高的信度以及良好的区分度。选材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题材丰富,体裁多样,贴近生活,时代感强,体现英语作为工具学科的实用性、功能性和多元性。

试卷难度相比2018年,平稳为主,稳中有升,既考查听力、阅读、写作等单项语言技能,又有针对语言综合技能的考查。

1.加强对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考查。

2.阅读技巧结合语篇意义理解。试题涵盖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全部阅读技能,包括主旨要义、事实细节、猜测词义、推理判断、语篇逻辑等方面。

3.侧重考查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今年的书面表达延续往年坚持中外文化交流的导向,是写一封申请信,审题中要关注三个要点尤其是2、3两个要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思考到表达,需要考生运用所学语言展示自己完整的、个性化的思维过程。

给2020届学生的备考建议

不要死记硬背词汇,要在阅读和具体语境中理解词汇的意义。尽量多看些外报外刊,也可以利用一些优质的学习软件,吸收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既提高了英语,又扩大了知识面,让英语真正成为一门工具学科,发挥独特的魅力。

数学(理):解决具体问题 助力破解应试教育点评人:陈达辉

福州八中数学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

高考数学科研训组成员

2019年全国理科数学Ⅰ难易适中,但较之2018年的试卷难度有明显提升,试卷具有很好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

一、注重“四基四能”的考查,固本强基,夯实发展基础。

二、试题“稳”中求“变”,旨在助力于破解应试教育。“稳”的方面是试卷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知识进行了重点的考查,而且考查内容及题型非常稳定。“变”的方面,例如没有考查三视图而以多面体与球的接切问题替代进行考查等,这释放了一个明显的信号:对重点内容的考查,在各部分内容的布局和考查难度上都可以进行调整和改变。

三、试题突出学科素养导向,注重能力考查。试卷全面覆盖基础知识,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给2020届学生的备考建议

高考备考不只是高三的备考,而是从高一到高三的备考,最好能从高一到高三循环学习。今后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1.注重知识综合,强化交叉渗透。数学命题客观上就是要求考生从多方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特别要强调知识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

2.重视“主干”内容,不忘“边缘”考点。2019年数学理科Ⅰ卷第22题的参数方程的消参数有一定的技巧性,可以说是一个“边缘化”的考点,很多考生会认为超纲。在我们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于部分被“边缘化”的知识点还是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数学(文):关注数学知识综合应用点评人:李蕾

福州八中2018、2019届高三数学(文科)集备组长,

数学一级教师

2019年全国数学I卷(文科)试题,与2018年相比,试题难度有所提高。其中,选择填空题相对而言入手比较快,难度适中,而解答题则展现出分明的层次,检测考生灵活运用的水平。从内容上看,今年并未对三视图、线性规划进行考查,这也体现了向新课改过渡的趋势。

今年的试卷还充分考查核心素养,突出数学本质特征,同时展现数学文化的魅力,关注数学知识的综合与应用。如第4题以著名的雕塑《断臂维纳斯》为例,探讨人体黄金分割之美,将美育教育融入数学教育。试卷稳中有新,强调思维。试卷在解答题的顺序安排上有所创新,将概率统计的位置前移至解答题的第1题,考查了概率统计的独立性检验问题,比较容易得分。

试卷还突出了选拔性,如第12题、第16题侧重对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第20题以导数为知识题材,以零点问题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对于导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21题考查了解析几何中定值探究问题,这两个压轴题都具有区分度。

给2020届学生的备考建议

今后的数学教学和复习应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运用。在复习中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理解数学本质,真正发挥教材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数学应用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现从结果教育到过程教育的转变。

物理: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点评人:廖凌宏

福州三中物理一级教师,福州市骨干教师,

“福州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成员

纵观2019年高考物理试卷,总体呈现三个特点。

注重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形成,回归物理本原。很多试题都体现了这个特点,考查考生运用物理基本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化的试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第16题以我国研制“长征九号”大推力新型火箭为背景,这个题目背景比较新颖,考查学生模型建构能力,考查运用物理知识解决航天科技问题的能力。

以图像知识为背景,考查信息加工能力,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比如第21题与第25题,学生需要读图识图,构建物理模型,建立物理情景。这两题在较高层次上考查考生综合能力,这与大纲中提到的考核目标是一致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给2020届学生的备考建议

理科需要一定的题量,但是更需要重视基本功,在题海中畅游的时候,要适时上岸回归物理本原,进行整理和总结。物理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复习的过程中,也要适当关注社会科技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关注卫星发射、北斗通讯、5G通讯等社会热点问题。

化学:试题情境新 起点高落点低点评人:房晶

福州八中2019届高三化学集备组长,一级化学教师

2019年理综化学试题对主干知识进行重点考查的同时,兼顾对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学科思想、信息获取及加工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综合考查。

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稳中有变。题型和考查的主干知识稳,知识点经过反复训练。比如第7题考查的是考生熟悉的化学与生活知识,第9题是实验装置,第13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律。

今年的变化在于:第一,2017年《考试大纲》调整之后,增加了Mg的考查,今年体现在26题以制备轻质氧化镁为背景设题,体现《考试大纲》对考试的指导。第二,读图的信息题有所增加。

核心素养和核心思想方法的考查,试题提供情境让学生分析化学实验原理,分析化工流程原理、设计有机合成路线,这些都是化学核心素养考查的体现。

试题情境新,但是起点高,落点低,如选择题中7道题有6道题是选择错误选项,选项设置时,错误比较明显。同时情境注重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给2020届学生的备考建议

从高考化学考查方式和考查内容上看,一是注重主干知识的积累、理解和应用,知识累积是能力提升的保障,应当从高一、高二开始。二是重视夯实基础,重视教材中实验的理解与分析,如今年选择题中的实验题就是改自课本中的实验题。

生物:凸显学科特色 注重实验探究点评人:池必文

福州三中生物一级教师,福州市生物中心组成员,

福建省生物学奥赛教练

今年生物试题注重体现生物学科特点,试卷总体难度适中,没有出现偏、难、怪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强调实验探究。试题中50%的内容与实验相关,涉及实验思路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多方面,充分体现了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属性。如选择题的第2题,考查体外合成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其中蛋白质的人工合成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试题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学科的研究新进展,考查实验的设计和分析能力。

同时,试题坚持学科素养导向,围绕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进行考查。第37题要求考生对高效降解环境污染有机物细菌的分离过程进行深入思考,深度考查微生物分离、纯化等内容,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理念。

给2020届学生的备考建议

一是注重核心,回归基础,教学中应牢牢把握学科基础,关注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与综合运用。二是加强实验,倡导探究,让学生真正动脑动手。三是强化思维,重视表达,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对身边的生物学现象和问题进行思考与解释,科学精准地进行语言和文字的表达与交流。

政治:着重思维品质 考查关键能力点评人:陈仰

福州三中政治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2018、2019年福州教育学院政治学科高三中心组成员

2019年高考文综卷政治试题总体难度适中,题型、设问与2018年保持平稳。

一、注重基础知识,培育基本素养。

选择题考查的内容包括了商品基本属性、价格变动对供求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民营经济发展、基层治理、民族原则等知识点,非选择题考查了生产与消费、政协、意识能动作用等知识点。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二、着重思维品质,考查关键能力。

结合政治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在调动运用知识基础上具备灵活的分析、判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第13题图表题,考查学生运用价格与需求的关系,判断企业价格策略对客户需求产生的影响。

三、关注社会热点,突出传统文化。

给2020届学生的备考建议

学生要打开视野格局,关注时政背景和素材。注重知识整合,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扩大对时政素材的阅读理解,同时对重要理论知识加深理解;通过一定的练习提升思维品质,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注意答题规范,书面表达层次清晰、逻辑完整。

历史:稳新兼具 凸显核心素养点评人:林婷

福州八中2019届高三历史集备组长,一级历史教师

2019年历史试卷保持学科一贯坚持的严谨稳定,题型不变。考查内容方面,基本上都是考生所熟悉的主干知识或核心知识,但是考试的形式灵活和多样,需要对历史基础知识进行提取和思维加工;难度方面,与2018年相比略有上升,但难易结合,能较好地体现高考的检测性和选拔性。

1.夯实基础,注重主干知识。与往年试卷相比,今年高考试卷覆盖的知识点有较多相似之处,如明清经济、工业革命等,对历史的一些主干知识还是会重点考查。

2.结合热点问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信息载体多样,设计推陈出新。

4.完善考查方式,凸显历史核心素养。最具代表性的题目就是第42题中对钱穆先生1940所著《国史大纲》节选之章进行观点提取并进行评析,最后得出结论的要求,体现了学科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层级。

给2020届学生的备考建议

夯实基础,按照《考试大纲》中考试内容的时序将重点内容整合成通史体例。关注时政热点,注意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核心灵魂。还应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的拓展复习。

地理:通过复杂情境 展现考查要求点评人:郑友强

福州三中高三文综组长、高三地理集备组长,

教研室副主任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聚焦地理主干知识,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科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试题情境设计联系实际,反映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试题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引导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

以整体性视角,注重对地理过程推理能力的评价。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整合学科知识与能力,横向联系、纵向贯通。试题通过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考生运用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应对问题情境,促进创新意识的提高。如第37题,以湖泊演化为线索,充分体现了气候、地貌、水文等各自然要素动态变化过程及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

试题素材渠道加工更加“鲜活”,淡化“专业”痕迹,学术情境表达更加通俗,力求与现实生活的多样性紧密相连。

给2020届学生的备考建议

在高考复习中,要着重选取各类“情境”试题,包括“生活情境、生产情境、学术情境”,尤其要重视复杂、开放性的现实情境,把具体任务放在复杂的现实情境中加以训练。

编辑:李帅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