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试卷改题的软件

手机扫描试卷改题的软件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2-28 02:00:31

转自:当代乡土作家

赵光选‖第二次考试

原创 豫西南文学 当代乡土作家

2024年03月13日 17:16 广东

第二次考试

昨晚忽做一梦:临近傍晚,我正与父母在村边一块地里捡拾晒干的红薯干。只听父亲对母亲说:xx那水平,还不如他不考试,考试万一过不了,啥也没了,不参加考试、自动退出的话,国家还给一定的补贴。当时我正面临全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考试,考不上也是什么都没有了,不参加考试,找找关系,办个病退,每月多少还有点工资,所以我对考试心中七上八下、犹豫不决。正想对父母说想法时,可巧叔叔也来帮忙拾红薯干,我知道叔喜欢喝酒,喝点酒喜欢乱说。就忍住了要说的话题。偏偏这时,我竟突然吓醒了。

醒后我怎么也睡不着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屈指算来,那次机构改革考试也有十八、九年了,现在又梦见这事,这也真够刻骨铭心的了。

其实,人生下来,幼儿园考试不算,从小学一年级起,考试经历了无数次。我认为,真正决定我命运的考试,就是第一次的高考与2005年的全省机构改革一一事业单位考试。这里,我只说说第二次考试经历。

参加工作以来,也遇到过几次机构改革,也就是精减机抅、精减人员。那几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对人们没多大震动。

这次,起初,人们也都没咋当回事儿,以为还像以前一样,做做样子,走走形式,换汤不换药。平时,该上班上班,该喝茶、看报纸、闲聊天的照样。可是,接着省党报整版刊登了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省、市、乡成立了领导小组,相继召开了机抅改革动员大会。动员会一开,上级精神一传达,人们是真慌了,想着这次是动真格的!于是,赶紧买复习资料,日夜学习备考。

刚开始,我还是满不在乎,当看到人们在上班时间,也都抱着《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什么的,聚精会神地学习时,我才想到,该去买书学习啦。更重要的我已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万一考不上下岗了,没有了经济来源,日子可咋过啊,越想心里越慌。于是,赶紧行动。但是,被好心人告之,前几天城区书店这类书就卖空了,没办法只有干着急,当时的心情无以言表。

那时,我天天要在乡党政办值班,一个同在办公室值班、好心的妹子,见我为无书可看发愁,就慷慨地把她买的书撕下一半让我看,看完了再与她换另一半。我真要感谢这妹子雪中送炭的无私奉献精神,不然的话,我可拿啥去备考啊?只有等着下岗了!我拿到半部书后,值班时也见缝插针地看一眼,只有晚上,才能熬夜看书,每晚都要读书到十一、二点左右,才疲惫的上床睡觉。后来与人闲聊,那些天,大家为了考试过关,都是半夜三更还在捧书苦读。有些人连明彻夜地学习……随着考期临近,有的人因为焦虑、高度紧张,竟然彻夜难眠,要是再拖些天开考的话,有些心理素质差的人,说不定糟糕到何种程度、可想而知……这真是不亚于当年准备高考时的苦学时光。

随着考期来临,上级为了减轻负担,允许一少部分人提前退休或办理病退(内退)手续。为此,我记得清清楚楚,一百多号人的乡政府院里,那天下午冷冷清清,因为大部分人都去市公立医院检查身体,准备办病退手续呢,只有五、六个人没去,在乡里听天由命,其中就有我!后来得知,市区几个公立医院里,晚上十一、二点了,还是灯火通明,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两天后,真正符合病退条件的寥寥无几,有些人在医院花了几千元,也没弄个可用以病退的证明,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005年12月2日,考试前一天下午,我们都去熟悉了考场,我要去的考场,正好是我的母校一一邓州二高中。高中毕业后,多年未进过母校门。踏入大门,恍若隔世,原来院内沙石道路两旁高大的柏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水泥道路,道路两旁的风景树,后边是几栋整齐漂亮的红色的教学楼、宽阔的运动场……大家看了考场后,就四散回家了,单等第二天来参加决定人生命运的考试!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我就把前天晚上削好的2B铅笔、橡皮、准考证装入上衣口袋里,骑上摩托车,直奔考场一一邓州第二高级中学而去……

等到邓州二高中大门口,已来了不少参加考试的人。等了一会儿,临近考试时间,锁着的大门被人打开,人们手拿准考证,有序进入,陆续进入考场。

我在考场刚坐定,把准考证放在桌前,监考人员就开始发放考试卷。我就往上衣口袋里掏2B铅笔(答题要求,只有用2B铅笔涂的答题卡,电脑改题才能扫描判断)、橡皮,掏了半天,只掏出了一块四四方方的橡皮。这时,我吓得魂飞魄散,心跳加速,走时明明把铅笔装入口袋了啊。我起身向监考老师说了声:“老师,我铅笔丢了,去买笔!”未等老师应声,我就飞也似地跨出教室门,直奔校院内一家小卖部而去。多亏昨天下午认考场时看到过那家小卖部,不然的话,在这关键时刻,去哪买铅笔啊。谢天谢地,那里真有这2B铅笔,买到2B铅笔,我马不停蹄奔回考场,后排一位同事怕我削铅笔耽误事儿,慷慨的让给了我一只削好的、备用的半截铅笔,我朝他郑重地谢谢,接过铅笔,坐下就投入到了紧张的答题之中。

考试还算顺利,前边的判断题都认真做了,后边两道问答题,拿不准是不是都做,就问监考老师,他说都做。可等交卷子时,听同考的人们说,只做与本人工作有关的一道题。我又吓了一跳,我也不知哪来的勇气,上去拉着那位监考老师,因为当时有疑问问他时,他给我说错了。他息事宁人地说,那你把另一道题划掉就是了。我从讲台上找出我的考卷,匆匆划去另一道题,放下出了考场。出考场,我随手又摸了下上衣口袋,薄薄的上衣口袋下竟然有个小圆洞,半天那铅笔是从这小洞洞里溜跑的!看来,啥时候做什么事情,都要小心谨慎,确保万无一失。不然,在某件小事上就要酿成大错,后悔一生。因此,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就谨慎了许多,尽量少犯错或不犯错。这时,考场外已涌满了散场的考生。大家嘁嘁喳喳,议论纷纷。这个说,一个考生抄书,监考老师当场发现,没收了书,还记了考生考号,这考生算完蛋了;那个说,我的答案写在草稿上,没来得及写答题卡上……

午饭时,我在城区简单吃碗面,下午打电话问单位一主抓此项工作的领导,有事没事,她说下午没事。考试就上午一晌,于是,我就放心地在城区闲逛了一下午。晚上刚到家,接听一单位领导打来的电话说,下午副乡级领导、各村支部书记在乡里为参考人员打民意测评分,满分12分,我才6分多。我真是后悔莫及啊,这分要记入总成绩的。我想,这下可完了,你笔试再好,这测评分比人家少5、6分,那还了得呀,我真是欲哭无泪。我又想那位女领导,平时与她无冤无仇,她为啥不给我说呢?我百思不解,这可是关乎我人生命运的大事啊!单位参考人员几乎都知道下午有民意测验,唯独我不知道,真是人心难测啊!后来有想告状的人,几个人组织让人兑钱去告状,找到我时,我本是听天由命,不想惹事生非,但迫于压力,只得随大流交了钱。不知什么原因,刚过半天时间,组织者又把钱如数退还给了我,据说泄露了秘密,不敢告状了。真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第二天,组织者又写了“小字报”,趁夜深人静之时贴在单位大门口(当时单位还未安装监控),并拿我说事,说有的经常不上班,测评满分,我天天上班,任劳任怨,竟然得6分,不公平云云。后来这也没起啥作用。几个组织者虽然也考上了,但被领导知道后,给他们发配到边远乡镇了事。

也算苍天有眼,我的总成绩占被录取的40余名中20多位,有惊无险地考上了!可是,单位里有几位同事没考上确实太可惜了,有两位已参加工作20多年,再工作几年就可以无忧无虑的退休,颐养天年了,人生却突然转了这么大个弯!有的年纪轻轻,办了病退,有时,人生确实显得无奈。虽然国家后来对没考上的人员也作了妥善处理,成立了公司,让他们在公司上班,发工资,有“五险一金”,但毕竟与正常上班的工资少了一大截,主要是心理不平衡,工作起来无精打彩。最可怜的是一位没考上的女同事,因患癌症,前几年去世了。在她去世前两月,与熟人闲谈时还悄悄地说,领导说了,晚点要解决我的编制问题呢!到她去世时,编制也没见落实。

人的一生,要经过大大小小、无数次的考试,可真正大的、决定命运的考试没几次。但我还是想,平时,我们要努力工作、不断“充电”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时刻准备着人生的大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备注:本期主编 丁建

往期作品回顾:

赵光选‖以色列农业园散记

赵光选‖我爱父亲母亲

赵光选‖亲亲红薯

赵光选‖散步的乐趣

赵光选‖驾校学车故事

赵光选‖杏山散记

赵光选‖阿花

赵光选‖陪妻看电视

赵光选‖父亲的爱与严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