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珍藏45年的一张高考准考证。
这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的一份证明。
有人说,1977年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车。
而我说,1977年的高考意义,在于我国恢复了停止11年的高考制度。
1977年恢复高考,成就和造就了一大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当年考生的主流)。
1977年,是在刚刚复出工作的邓小平(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领导下,中断11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得到重新恢复。
那一年,全国有570余万考生走进考场。有12届年龄参差不齐的考生在人生试卷上勾画着自己的答案。
那一年,高考录取率只有4.7%,和去年高考录取率的92%,无法相比。
那一年,是我国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
那么,1977年之前的11年高考为何停止了呢?众所周知,全国开展了文化大革命。
那时的大学,从1970年才开始招生。从有两年以上生产实践经验的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知识青年中选拔。
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办法的核心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当时的招生对象大多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即由当地的贫下中农代表推荐,于是,村干部大多是推荐自己的亲戚朋友。
那时,这种招生办法,直接导致在校学生水平下降,大学生也统称为"工农兵大学生"。他们经过二、三年学习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于是,国家又采取了工农兵大学生再返校系统学习一年的政策。最后,国家统一将这部分大学生确定为大学本科毕业生。
这就是那个特殊年代的高考。
这就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的历史。
1977年,作为我国高考发展史的转折点。它不仅改变了十多年来积累起来的青年的命运,更改变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航向。
1977,我们所有的考生都不要忘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