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小心留在学生们的卷子上面

老师不小心留在学生们的卷子上面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2-26 14:17:15

文|菊学姐,原创好文,欢迎转发分享。


现在学生的脑回路可真是太好玩了!

最近,一位高中老师在办公室笑了两个小时,才开始判卷,她究竟遇到啥高兴事儿呢?

起因是这位老师不小心把手指印在了试卷上,起初老师并没有在意,然而当她批改试卷时才发现,学生竟然将试卷上的手印给涂成了这样。

学生:这莫非是一道附加题?

老师:我不小心而已!

貌似这成了全班同学做得最认真的一道题,每张试卷上的手指印都被做了“美甲”,关键是每个“美甲”的款式都还不一样,有的还超级有创意。

于是,有网友这样调侃道,老师如果去做美甲,大概会直接翻出学生的试卷给美甲师参考吧!

也有网友笑言,这位老师通过辛勤的双手带出了一个班的美甲师。

还有网友的评论更是精辟,他说这难道是全国甲卷么?

00后老师出的“新型试卷”

回想一下,我们80后小时候哪敢这么干,正愁现在的孩子这么调皮,老师怎么应付得过来之时,我就看到了现在老师们出的“新型试卷”。

老话说得好,恶人自有恶人磨。调皮的学生那自然是要00后老师来“治理”,毕竟00后也是这样长大的!

网友评论说这张试卷好“癫”,这说的可是大实话,毕竟它完全没按常理出牌,不信先看看这道语文试题。

题目将试题与文学作品以及当下的大环境完美融合,题目的背景被设置为白骨精发的朋友圈:“天气很好,和家人一起出来踏青。”

没想到的是,唐僧和八戒、沙僧都去点了赞,好在孙悟空有“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识破白骨精的奸计和伪装,在下面评论说她肯定P图了。

谁知师父唐僧非但不警惕,反而责骂大徒弟胡说八道。真是糊涂啊!看来不用反诈APP,都不行!

虽然网友认为这样的题目很“癫”,但学姐却觉得很贴近生活、很有趣,不仅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还能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呈现《西游记》中复杂的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

还有更厉害的语文题目:“假如《朝花夕拾》中的人物也有朋友圈,会是什么样呢?这是近期朋友圈疯传的图片。”

鲁迅发朋友圈分享留学经历:“今天通宵写作业,眼睛像极了大熊猫。日本留学路漫漫啊,哎,今日又得以泡面为生。”

紧接着,《朝花夕拾》中的其他人物寿镜吾先生、衍太太、长妈妈、范爱农纷纷发表评论。

这让有些许枯燥和距离感的文学作品,瞬间有了人性的温度,趣味性、可读性也增强了,学生们阅读起来也更易于接受,完整阅读的概率大大提高了,得分率也无形中得到提升。

在互联网的时代,拒绝网络显然是不太可能,何不开心拥抱变化,这就是00后老师们的心态。

虽说00后的新型教育方式及出题方式,得到了很多家长的点赞认可,但是也有不少家长认为不合理,他们觉得这样会教坏小孩。

不过,细细想来,这种担忧其实也有些过度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固然有它的严谨性和沉淀感,但与时俱进地结合当下的语言、热点和学生们的兴趣点,其实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打破刻板印象,让课堂“活”起来

教育的本质并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与世界互动。试想,若学生在试卷上看到一个与《西游记》或《朝花夕拾》结合的朋友圈题目,他们不仅会觉得有趣,更可能因为对题目设定的好奇而主动去阅读原著。这比单纯的死记硬背要高效得多。

再比如那张因为手指印而“意外出圈”的试卷,学生的反应表面看是“调皮”,但这背后展现的是他们的创造力和幽默感。教育如果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对美的感知,以及独特的表达方式,那么,这不正是教育的成功之处吗?

时代不同,学生也不同

与其说是“教坏小孩”,不如说是“懂孩子”。10后的孩子们成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兴趣方向早已不同于上一代。教师与其一味地按部就班,不如学会“用学生的语言讲故事”,通过这种方式去缩短师生之间的代沟,让学生在更轻松的环境中吸收知识。

有教育专家指出,好的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乐趣,甚至从“无用”的东西里发现“有用”的价值。或许,今天学生们认真“美甲”的那份试卷,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成为某位设计师或者艺术家的灵感起点。

教育方式多样化,意义更深远

当代教育需要更多元化的方式,不拘泥于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对于那些担心孩子“被教坏”的家长来说,他们或许忽略了一点:这世上最好的教育,不是“死读书”,而是教会孩子们用活知识去解决问题。

而这种充满创意和幽默感的教育方式,恰好就是在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知识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活生生的,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个能把文学题目做成朋友圈格式的老师,一个能从手指印中看到创意的学生,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课堂的乐趣和意义。

写在最后

从“手指印美甲”到“朋友圈语文题”,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学生的创造力,也是老师的教育智慧。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挑战,但也有属于这一代人的教育方式。或许,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用年轻人的思维模式激发学习兴趣,正是现代教育的未来方向。

教育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学生能在其中学会思考、感知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那么,不管是用传统方式还是创新形式,都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读到这里,不知道你怎么看待这样的“新型教育方式”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也许你的想法也会成为下一道“附加题”哦!


菊以高洁会渊明,吾以文会友。曾是多年医学编辑的我,现为两只小棉袄的妈妈,每天努力码字,只愿为千万家庭带去专业、有趣、独特的教育观点。原创不易,你的认可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