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试卷出卷要求

期末试卷出卷要求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2-26 07:43:05

增强试卷效能 促进物理教学

——浅谈如何出好一份高质量的物理期末测试卷

赣州市第一中学(341000) 许方水

摘要:教育主管部门每个学期都会组织期末试题命制。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教师日常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考试数据量化评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出一份让学生觉得喜欢上课老师满意、上级部门认可的物理期末测试卷,是非常考验出卷者教育教学基本素质。

关键词:物理期末试卷;高质量;物理核心素养;出题流程;

期末试卷的命制是一项严肃认真而又十分复杂的工作,每个学期中期教研室都会组织一次期末试卷命制工作。命题者一般是辖区学校优秀老师组成,一般一个年级一个学科两位老师。能被选上出题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特别是年轻教师评职称材料又多了一份示范引领证书。当然这也是一次对命题者教学业务能力的大考验,同时也是上级部门交给的一项政治任务,任何瑕疵都将给教育主管部门带来巨大的损失。那老师如何不出现纰漏,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呢?我将结合自己多次参与市期中、期末试题的命题工作和多次参与盟校的联考试卷出题,谈一些自己的认识的看法。

测试卷一般分为两类,选拔性考试试卷的实质是“选拔”和“区分”,而过程性评价的试卷侧重点应在于“诊断”和“过关”。期末测试卷属于后者。一份高质量期末试题是非常重要的,对老师的日常教学有指挥棒的作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期末成绩数据来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量化评估的作用,教师、学生的教学和学习也可以通过考试来自我评估。所以千万不能出出卷事故。

期末测试卷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最低要求。一、思想政治立场要端正,题目中的情景设置应多要弘扬国家社会正能量;二、题目不能有错,千万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三、题目不能够太难,不能出现偏题,怪题;四、题目千万不能泄露。如果出现上类情况,则就是出卷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我认为一份高质量的物理期末试题需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试题要新

1、题目要新,尽量不用陈题旧题

一般试题的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

1.1原创型试题。

1.1.1挖掘教材中的例题、插图等经典素材编制试题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是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材中收录的经典例题、插图、实验等,是经过反复论证、仔细推敲的,其核心素养指向明确,是命制试题的重要素材来源。

1.1.2捕捉课堂精彩小实验、小制作编制试题,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的重要途径,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中涌现了大量精彩的小实验和小制作。捕捉蕴含核心素养的实验片断,是我们命题的好素材。

1.1.3跟踪科技前沿,体现试题的新颖性,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给我们命题带来了大量的新颖素材,使我们的试题命制不再陈旧呆板,而是富有时代气息,充满朝气活力。

1.1.4扎根生产生活实际,体现试题的价值性物理从生活中来,又应用于生活。运用物理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命题的目标之一,也是核心素养考查的重要方面,更是物理学应用价值的体现。而生活中含有物理思想的情境不胜枚举,是我们命题的素材宝库。

1.1.5体现当地特色,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特产和特色旅游资源,我们可以设置物理情景巧妙结合物理知识考查学生。比如赣南特产脐橙,我们就可以设置利用脐橙制作的水果电池,考查测量电动势和电池内阻实验。

1.2改编型试题。改编试题是对原有试题进行改造,使之从形式上、考查功能上发生改变而成为新题。通常情况下,改编的试题往往难度会相应提高,由于是对现有材料的深挖掘,所以改编所得的新题一般带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改编试题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已知条件、改变考查目标、转换题型、题目重组等。利用学生使用的书本、作业本、实验册中的思考、讨论、图表和课后练习等相关素材,进行有机整合,编辑试题。另外,从其他一些资料上寻找比较好的题目,结合学生与当地实际进行改编。

我们特别是可以改造名卷名题,体现试题的创新性试题的命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 要博采众长。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现在能收集到的名卷名题很多,但题海茫茫,并非所有题目都适合我们,要做到慧眼识珠,精心挑选。 挑中的名卷名题不能照搬全抄,而是要推陈出新,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

1.3引用型试题。一份试卷的题不可能都来自原创和改编。身处教学一线的老师都知道“好题永远不会老”适当参考,慎重引用一些来自讲义、辅导资料、网络上的好题,也是命题方式之一。我就考查学生过课本的原题,考查学生是否认真听课。引用型试题在一份试卷中比例应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我们可以引用最新的名校试题,我们可以用手机软件查询一下,最好是查不到的,同时老师最好把引用型试题选项顺序更改一下。

要尽量使用原创题和少部分改编题,这样的目的之一防止部分学生做以前做过的原题,产生考试不公平。也可以防止学生带手机进考场中,防止学生用手机软件查原题,可以减少学生考试舞弊。

2、物理试题的情景要新

物理题目不能单纯的考察知识,无情景不题目。物理试卷理应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 ,解决生活、生产实际中的 自然现象与实际问题,因此 ,教师平时应多做与科学知识有关的信息的积累。比如平抛运动可以结合体育运动比赛出题,天体运动可以结合我们我国当年航天大事件来出题。我们要紧跟实事,多体现我国走在世界前列的科技项目,比如高铁,航天。老师平时多关注热点问题,如各种自然灾害,灾难、急救,环保、低碳、疾病、战争、科技创新等。从中获得有用的素材,将其与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相结合。这样的试题既考查了知识,又将学生的视野从教室延伸到生活,延伸到社会,体现“从科学到生活,从生活到社会”的课程理念 。

3、物理试题要充分体现物理的核心素养。

在试题编写过程中要调整考题结构,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命题角度新颖、解答方法多样,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强化物理观念考查,注重学科方法的渗透;加强实验设计,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物理试题要有度

1、不能超纲

《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研室发的期末考试范围章节分数比例是我们试卷命题的重要依据。

2、建立双向细目表

过程性测试的成绩要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就要求试题覆盖本学段学过的知识点的一半以上,符合课程标准对各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因此要求我们在编选试题前,先编制一个双向细目表,然后“按图索骥”,这样编选出来的题目才能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

才能既不降低也不盲目地提高要求,更符合课标的精神。

  1. 难度要适中,知识覆盖比例要合适。

一份优秀的试卷, 必须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难度适中, 并

显示出一定的区分度, 能比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

的教学成果。如果试题过难( 难度值在 0.1 以下) , 连优等生都无法

作答; 或试题过易( 难度值在0.9以上) , 考生都能答得出, 此类试题就失去了考试的效度, 无法准确测试出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实际情况。如果试卷覆盖面过窄, 大多数试题高度集中于某些章节, 就不能全面而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失去考试的信度。区分度可理解为优等生( 前 27%) 与差等生( 后 27%) 的平均分差( D=P1- 2) 。

实践表明, 难度值集中于 0 .5 左右的试题, 达到了较好的区分度。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出题时,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每道试题的考试结果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是选择题, 答对率是多少; 非选择题, 得分率是多少, 以此计算各题的难度值。再计算 整张试卷的难度值: 比如试卷中偏易题( 难度值 0.8~0.9) 占 60%,稍难题( 难度值 0.5~0.7 左右) 占 25%, 偏难题( 难度值为 0.2~0.4) 占 15%, 这样计算下来, 整份试卷的难度值约为 0.7 左右。有时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试卷的难度值定得高些; 有时为了仰制一下学生的骄傲情绪, 难度值应定得低一些。而作为期末考试, 作为一个阶段性的评估, 没必要较大程度地拉开学生的成绩差距,应将难度值定于 0.7~0.8 左右较为适中。如果预测的结果与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基本一致, 这样的试卷效度就高; 如果试卷预测的结果过难或过易, 应予以调整, 以做到与预定的目标值相符。

我们赣州市学生的分布情况不均衡,重点中学零班优生比较多,而农村边远山区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出卷的时候要考虑高一没有分科,有部分不选择物理的学生几乎放弃了物理,特别是最近几年疫情,网课等特点。参加试卷命题的老师基本上是名校零班老师,一直都是教优秀学生,很容易下手太狠,题目太难,经常考出出来的成绩平均分二三十分,导致出卷事故。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难度系数 (一般为O.75—0.85),平均分控制在及格分数左右为宜。本来我们的学生对物理就有畏难情绪,如果我们出卷老师出的题目太难,选择物理的学生人数就会更少,我们物理老师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4、试卷的编辑要规范。

4.1格式要规范。我们可以参考高考试卷的格式,

1、中文字体

(1)一般正文字体采用“宋体”,需要强调的部分加粗或者用“黑体”并加粗;

(2)注释、说明或者反思总结部分,必须与正文其他部分区分开时,用“楷体”;

(3)题型(比如“选择题”、“计算题”)、题目出处(2014年北京卷 15),用“黑体”;

(4)标点符号一律用中文标点,如引号应为“”,而不是””。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在题目的叙述中,句号“。”一般采用“.”格式。比如“已知物体经过A点的速度为v。”极易被学生看成字母脚标0,即“v0”,此时句号采用“.”格式,就不会造成混淆,即“已知物体经过A点的速度为v.”。

2、英文字体

(a)英文字母、希腊字母、阿拉伯数字等西文字体一律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b)表示物理量、物体、几何点的西文字母一律要用“斜体”,比如力F、质量m、加速度a、磁感应强度B、周期T、动摩擦因数μ、电势φ、磁通量Φ、α射线等等;

(c)数字、单位、选项、题目图形编号一律用正体;另外,电流表A、电压表V、开关S等字母用正体,势能Ep、动能Ek、弹力FN、FT等脚标用正体。

3、速度v、频率v

速度和频率是同一个英文字母v的斜体,但是字体上有区别,速度v采用的是“Book Antiqua”字体,而频率v采用的是“Times New Roman”字体。

4、图片中文字字号

图片中的文字、字母字体要求同正文,但是字号一般要求比正文小半号,比如正文为“五号”字体,则图片中文字、字母用“小五”字体。为了清晰,还可“加粗”。

作图也要规范,不建议使用高大上的专用作图软件,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自身的计算机水平比如QQ软件截图,Windows自带的作图软件。PPT作图,flash作图,几何画板等。那么用这些教师常用的软件作图就可以了。物理公式要规范,我们可以用Word自公式编辑器。

4.2题目编排顺序要规范。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试题,学生在考试开始时觉得顺风顺水,信心倍增,利于发挥自己的应有水平。千万不要出现第一题就特别难,一上来就让学生失去信心,我们可以在单选题的最后一题设置中难题,多选题的最后一题设置难题,当然还可以在多选题的选项中间设置一些容易中等选项和难题目相结合。计算题可以是第一问容易,第二问中档难度,第三问难题。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愉快的考出应有的水平。单选题。如果是计算类的,可以是设置A选项,概念判断题,不建议设置选项A,不然的话其他选项就是全部作废了。

4.3题目表述要规范。题目所陈述的情景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让学生觉得亲近的、容易理解的,试题的语法、词句应该要准确无误。 否则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那么考查就失去了作用和意义。

老师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期末试题命制一般包含以下流程。

1、平时的准备。要熟练的吃透教材,熟练教学大纲,这是出好事件的前提。只有吃透教育大纲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题目的收集。平时处处留心,日常教学过程中间要收集好的物理题目,好的物理情景,并且记录下来,形成素材库。这样的话,我们出题的时候才能取之不尽。一般我们赣州市出题,每个老师都要提前准备一套题目。

2、出卷现场的实际操作程序。我们到了出卷现场,当天晚上就会召开命题会议。一要认真听清楚领导对当年试卷的具体要求,按照会议精神出题。当天两位老师互相交换仔细阅读对方出的题目。对比较好的题目,我们做好时用标注,这个工作是当天晚上就要进行,时间安排尽量前紧后松。第二天上午对照双向题目表,初步确定题目。

第二天下午开始排版,可以借用往年的模板,按照字体要求排版。第三天上午反复阅读题目,每个题目至少要反复阅读十遍以上,做好审查工作。审查阶段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 (1)试卷的字词、标点、表达、数据等有无错误和不当之处 :(2)试题的难度系数,梯度分布是否合理:(3)知识点是否有明显重复,试题有无科学性错误:(4)答题卷的序号,空格线的长度、计算题的留白与试题是否完全对应并符合实际。一个题目尽量不要安排在两页,不方便学生阅读。

两位出卷审查完了把编排好的题目交给教研员,由教研员把关,对教研员提出的意见重新修改。

3、印刷前最后的勘误。一般试题命制完了以后到印刷有一两个礼拜的时间,出卷老师回原单位后可以先清空大脑后过几天重新审题。重新做题,这个一定要认真做,因为这是最后一次挽救的机会印刷出来的勘误是相当的麻烦。

4、期末该科试卷考试过程中的勘误,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在考试过程中间要时刻关注微信和电话。如有老师提出对题目的异议一定要认认真真再重新思考。如果确确实实有问题,要及时地与教研员联系,共同商量补救措施。

该科考试结束后,做好试题分析

在考试结束以后,认真完成《考试情况分析表》,既是对教育教学情况的总结与反思,也是对命题情况的一次反馈。通过教研室提供的成绩数据,收集各个学校老师的反馈意见,和对各班不同层次学生考试卷面情况的分析、讨论,总结命题不足,以便更好地做好下次命题工作 。

总之教师出好一份好的试卷就像要准备一份秀色可餐的精神食粮,让学生不再讨厌考试,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脑力活,一份高质量试卷的“出炉”更需要“打磨”。这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出卷、考试、分析试卷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多模仿,多请教高人,逐渐理解命题的诀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 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廖伯 琴.普通 高 中 物理 课 程 标准(2017 年 版 2020 年修订)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4] 粱旭.提高物理教师学业质量评价能力路径[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5-9.

[5]袁张瑾,粱旭.真实情境试题的功能、来源与命制原则[J]

.物理教学,2021(5):56-61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