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试失常,一般父母关心成绩:“你考这么差,以后还有什么前途?!”
高情商父母则更关注抗挫力:“没考好。我知道你很难受。你觉得现在怎么做,能让自己变得乐观开心起来?你觉得现在怎么做,下次可以考得更好?”。
成绩是一时的,成长是一生的。成长比成绩重要,培养抗挫能力,理性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前进!
看成绩不能只看孩子分数的高低,还要全面分析各个学科的成绩和同年级的整体水平。
1.看单科成绩
看看孩子的每一门学科成绩与班级平均分相比,是高还是低。高则说明该学科有一定优势,低则说明该学科相对薄弱。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学科和薄弱学科分别是哪些,制定下一阶段学习计划时,才能有针对性地安排时间和分配精力。
2.看进步
每次考试的难易程度不一样,成绩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数字,要通过这个数字正确衡量孩子的学习情况。横向和同学比,了解孩子在班级、年段的大体位置;纵向和孩子过去的成绩比,看孩子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无论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都要认真分析原因。可以主动找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谈谈,听听他们对孩子的分析和建议,因为老师是最了解、最关心孩子成绩的人。
分析试卷1.分析对错:细细浏览卷子中的每道题。注意,是每道题,不是只看错题!重点看错题、答起来不顺的题和凭运气做对的题,对那些掌握比较熟练的题不必细看,这样可以迅速找出问题所在。
2.错题整理:将错题、难题所对应课本的知识点一一罗列出来,先记录到笔记本上,分好类。
3.错题分析:针对错题,要细究原因,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最好再找一些类似的题来做,举一反三,总结出这类题的系统的方法。
先要弄清孩子是因为什么丢的分,不能单纯把错误归为马虎。对丢的每一分可以归下类:
1.遗憾丢分
题目明明会做,反而做错了。如审题出现失误,看错关键字句等;如由于计算出现差错;还有最终答案正确但由于答题不规范。这也是大家常说的“粗心大意”。
2.模糊丢分
平时功夫没下到,记忆的不准确,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自如;当然在回答时就会不严密、不完整;常常是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是平时做过的题目,考试时怎么也想不起来,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
3.不会做丢分
根本就不会,要么就是胡乱写、乱蒙,当然也可能连猜带蒙蒙对了,抄别人抄对的,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错误。
这三种错误,在每个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出现过,针对这三种情形,要采取三种策略——消除遗憾;纠正模糊;力争突破。
分析知识点分析思路:
① 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② 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③ 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④ 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
⑤ 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注意:
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应只看错题,对于自己当时答起来不顺利思维有障碍的题,以及凭运气做对的题都要关注。
应着重对这部分题涉及的知识做一个由点及面、更深、更广的复习。千万不要就题论题,因为这样的总结只是让你多会做一道题而已,下次类似的题变一变形,可能又错了。一道题错了,可能是你相关的知识体系就没有搞清楚。
分析考试技巧(1)这次考试你的策略是什么?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出现先紧后松或先松后紧的现象?
(2)有没有出现填错答题卡,或者一些很明显的低级失误?如果有,你要怎样让自己记住这个血的教训?
(3)具体到每门学科。数学是否因为专注后面的某道很难的大题而没有检查前面的题,导致丢了一些不该丢的分?英语听力是否因为纠结前面的内容而影响了听后面的内容?等等。
正确看待成绩和名次月考只是一次阶段性测验,成绩的高低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什么,只是暴露出这段时间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样,学习永远是不进则退的,谁都不可能永远保持原本的名次。因此,同学们要从多角度、辩证地看待这次考试成绩和名次。
成绩不理想的背后肯定是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如果能够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改正,必然会带来学习和名次的提高,那么这次的不理想就是下一次提高成绩和名次的催化剂。相反,那些因为一次成功就沾沾自喜,止步不前的学生,也定然导致下一次考试的失利。
因此,学会正确看待成绩和名次,保持积极和平和的心态,才能在未来的各类考试中所向披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