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晚
日照三中的高三学子们
结束当天最后一节晚自习
走出教学楼的一瞬间
寂静黑暗的校园大道亮如白昼
三年陪伴,终有一别
老师们用闪耀的车灯和暖心的祝福
为高三学子壮行
祝他们前程似锦,金榜题名
同学们纷纷走上前
与老师挥手、击掌、拥抱、鞠躬
感谢老师们三年来的
辛苦付出和悉心教导
明天,日照19049条“锦鲤”就要通过高考,跃向自己的星辰大海了!毕竟是关乎人生走向的一站,所以高考似乎也蒙上了一层名叫“格外”的滤镜:天格外热,父母格外小心翼翼,听得见笔锋唰唰的考场格外安静,就连自己的心跳节拍都格外清晰……若干年后再回头,发觉这段名为“高考”的青春,还是格外刻骨铭心。
高考当天
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我们征集来了一些读者故事
读到嘴角一翘,读到鼻头一酸
每一帧都是故事,格外难忘
“你出多少力,就能挣多少分”
弹指一挥间,我的高考已经过去30年了,记得高三那会儿,日照一中规定每晚10点熄灯。可每次熄灯后,同学们都会掏出备好的蜡烛,灯下苦读的一张张年轻而又坚毅的脸庞,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7月,由于教室里太热太闷,我便一个人躲到校园的路灯下背诵史地政和英语单词,抬头望着路灯照耀的白桦树叶子,翠绿中泛着光,心中的大学梦想坚定且清晰,远处操场不时传来同学高亢嘹亮的流行歌曲声,“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又有哪个考生的心不是跟着希望在动呢?
“你出多少力,就能挣多少分。”付出与收获总是恪守着严格的比例。经过三天考场的“历练”,在蝉声鸣唱的夏日,我收到了武汉大学金融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实现了在中国最美大学之一的武汉大学读书的梦想。
今年我家小女儿参加中考,三年后,高考追梦将会在我家又一次上演,期待每个梦想都不会辜负追光奋斗的人。
以梦为马,决胜高考,扬帆新时代。加油向未来,高考生们!
——王桂贤
每一步都认真走,就对了
这是我在儿子高考前写给他的一封信,虽然已经过去了5年,但是每每读起来,还是让我心情激动。以下是信的全文——
亲爱的孩子:
自从你上高中以后,每年的这个季节,妈妈都会莫名地跟着激动,总是要写点关于高考的事情。
妈妈写过自己的高考,写过别人的高考,而这段日子,妈妈一直在写你的高考,写陪着你参加高考的日子。孩子,妈妈非常珍惜陪你长大的时光,所以才会这么不遗余力地记录下来。
孩子,妈妈要首先祝贺你顺利地完成了高中的学业。高中三年,无论从学业上,还是心智上,你都经历了不少曲折。一路的磕磕绊绊,妈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欣慰于你像那顽强的牵牛花一般,不屈不挠地一直往上攀登着。不知道高考过后,你对自己这三年的表现都有什么感想,妈妈很期待。
其次,妈妈要祝愿你以最佳的心态完成即将到来的高考。高中三年的学习时光,到每年六月的7日、8日,浓缩成了考场上的四场考试。高考,是对你们高中三年,或者说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学习成果的一个最终的检验,高考也是决定你们的脚步迈进哪个大学的跳板。妈妈想了想,若不是高考,妈妈可能不会上大学,可能不会学城市建设,可能不会进入现在的单位,可能不会……
所以,高考带给你们的是无数的可能性。你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想象,很有可能通过高考来实现,而且目前来说是一种最公平、最便捷、最有正能量的方式。所以我的孩子,带着对美好未来的希冀、以虔诚的态度去参加高考,就很不错。
心理学研究表明:许多人在重大考试前,或多或少都会有焦虑出现,但并不是所有的焦虑都不利于考试发挥,适度的紧张和兴奋能激发学生挖掘出更多潜力。
这么说来,适度焦虑还不错呢。所以,放心吧孩子,当试卷发下来,开考的铃声响起,你们做上三道题之后,肌肉及神经都会慢慢放松,直至到最佳状态。等到第二场考试的时候,你们就会跟平时的练习状态差不多了。考试的时候就全力以赴地应考,专心致志地答题,不要去想成绩。出成绩的时候,填报志愿的时候,等通知书的时候,我们还要共同等待新一轮的激动。所以,每一步都认真走,就对了。就像妈妈经常跟你强调的:只要努力拼搏了,妈妈就很高兴。
前些天你说过,等最后那场考试结束的时候,让妈妈在学校门口等你出来。嗯,到时候妈妈一定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祝福你,我的孩子!
——网友虎妞,2019年夏天
接受不能改变的,努力改变能改变的
时间不停地流淌。又是一个绿意葱茏的夏天,又是一年高考季。有人说:“最好的大学在高中的憧憬里。”那里曾照见无数个奋斗的青春。我曾见过凌晨五点半的漆黑;也曾跟着手电筒在夜路上执着。
和千千万万的“高三人”一样,那时,书山题海是我的生活状态,每一天都在为挤上那座独木桥而拼尽全力。青春懵懂,也曾被男生递过纸条,要过照片。而那个夏天,记忆最深的是父亲病倒的那些日子。
大约是高考前两个月的样子,在粮管所干活的父亲晕倒了,听说吐了很多血。被送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肺结核。那段时间除了粮所里要搬运很重的粮食,还有田里的活,父亲起早贪黑,终于把自己累垮了。听说这种病最怕累,或许以后都不能再干重活。
自从父亲躺到病床上,我就再也安不下心来。看着母亲一个人忙里忙外,每次走出家门去学校,都像做亏心事一样,感觉自己冷血。尤其看到读初中的妹妹主动退学。
在这之前,除了跟着老师的节奏走,我夜里背书,走路背书,甚至吃饭也在背单词。生怕浪费一分一秒。父亲病了之后,我坐在那里背不下去了,想的全是父亲的病,想他以后还能不能赚钱养活我们一家。母亲的身体又一直不是很好,弟弟还小。即便考上大学,我还能上吗?尤其听到母亲说谁谁家的孩子考了两年也没考上,最后跟着他的父亲做起了生意。我的心像是被放在了火炉边。
高考在即,不考会遗憾终生。考吧,身在教室,心里塞满焦虑和迷茫。那时的心情可能都写在了脸上,以至后来看到毕业照上那个紧皱眉头的自己,依然感觉困顿和压抑。
在一个多月的不安中,终于迎来了高考。或者母亲那段时间心里有事,也实在顾不过来,我去考场的前一天,她只给我准备了枕头和床单,没有买蚊帐。到了晚上才想起来,去邻居家给我借了一床。
考场是日照师范,在市郊。周边尽是草地,加上学校里面的荷花池,完全就是蚊子的天堂。到了晚上,蚊子之多,任你想都想不到。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母亲借来的蚊帐网眼有点大,而且有破洞,我找来纸团堵在那里,蚊子们进入我的蚊帐还是如同进自己的家门。然后一直围着我嗡嗡嗡嗡不停地叫嚣,考试前的紧张,还有那些天积攒的焦虑,当时躺在那里根本睡不着,只不停地翻身。
第二天一早,我的手、胳膊和脸,凡是露在外面的部分都被蚊子啃了个遍。密密麻麻的红点像患了湿疹。应该是在我实在抵不过困意睡着的那一小段时间里把自己喂了蚊子。
考场里,我一遍一遍命令自己认真读题,生怕读错了题意。字落在试卷上,有些扭捏,我感觉到自己的紧张。面对一道道看上去非常面熟的试题,会有瞬间的不知所措,像是脑回路出了问题。
答案一个一个写上去了,似乎半梦半醒。就是在这样的状态里,我挨过了三天的高考。完成任务一样,终于卸下一身铠甲。
回到家后,每天把自己安排在帮父母挖菜除草、洗衣做饭的程序里。有时心烦意乱,有时又平静放松。更多时候沉迷在一直喜欢的小说世界。这其间,通过医院与偏方的互补,父亲的病已经完全好了。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八月的一个上午,母亲和我正在田里除草,弟弟举着快递信封奔跑而来,刚到地头就兴冲冲地喊起来:“姐,你的录取通知书。”说着,冲我直晃手里的大信封。
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又迫不及待地拆开——
不是山大,是临沂大学。那一刻多少是带着遗憾的,它偏离曾经的理想。好在我挤上了大学的赛道,我很庆幸自己坚持到最后没有放弃。在那个不谙世事的年纪,守住了一份初心。
因为经历了那样的一次高考,我仿佛产生了抗体。每次遇到困难或者挑战,我会告诉自己:”接受不能改变的,努力改变能改变的”。相信坚持,再坚持一下,总会柳暗花明。
岁月如梭,我的高考时代已经随风而去,如今我能坦然接受生活里的不尽人意,也能接过工作上别人不愿意做的类目。再看那年的高考,或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那蓝
高考,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又是一年高考季,忽然就想起2003年参加高考的情形,心里突然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2003年,是高考改革的第一年。考试时间从每年的7月7日提前到6月7日,整整提前了一个月。依旧记得,当年各科老师拼命让我们复习、复习、再复习,考试、考试、再考试,那种紧张的氛围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压力。毕竟,高考,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生当中的一个转折点,尤其对于我们这种农村的孩子来说,显得特别重要。
记得那年春天,来得特别快,来得特别早。教学楼前面的花园里那棵玉兰花,早早就绽放开来,那一朵一朵玉兰花儿,开得特别的艳,开得特别的欢。我的位置很特殊,就坐在教室最后面靠窗的地方,一抬眼,就会看到那一树洁白的玉兰花,像春天的精灵,在风中翩翩起舞,我的心,也会不自然的跟随那抹白飘摇起来。我常常会想,我是不是也是其中的一朵呢?然后,我会笑着笑着眼里就充盈着晶莹的泪珠。
2003年,是特殊的一年,记得当时“非典”时期,临考前的那段时间,天天都要测体温,每个人心里都特别的紧张。因为“非典”的原因,加上有些考生感冒发烧,很多考生出现了考试发挥失常的现象。还有,那一年的试题,出奇的难,考完后很多学生都哭了。我还记得当时的作文开头有这样一段话:窗外,天阴沉沉的,没有风,只有几只燕子站在不远处的高压线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我的心,犹如这天气一样,沉闷到了极点……
弹指一挥间,20多年过去了。如今,又是一年高考季,看着那些忙碌的家长,看着那些为了高考而维持秩序的志愿者、交警,看着那些稚嫩而又朝气蓬勃的考生,再次让我想起了20年前的自己。
在此,衷心希望所有的考生都能考出好的成绩!
——王永港
人生,应该学会归零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拉开帷幕,让我不禁回忆起自己2000年的那一次高考。
整个高中过程,好像只有高三在努力。高一忙着打乒乓球,到了高二又跟着同学踢足球,甚至中午午休都要偷跑出去练球,后来又转行做起来“职业裁判”,现在想来我一直在开发着自己杂又乱的爱好。
高一的懵懂,高二的无知,反而给我的高三没有带来什么压力,何况那时的我都不知道高考是为了什么,更不明白考上大学会有什么不同。
高三的印象已经开始模糊了,记忆中只剩了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冬天感冒了,和同桌利用晚自习跑到外面小诊所打针,打完了哼着歌再跑回来接着做题;夏天的教室密不透风,教室就像汗蒸房,一节课下来,头上滴下的汗珠湿透了厚厚的练习本,唯一能解暑的就是课后买的五毛一包的花花绿绿的冰块;晚上做不出题,到煤炭渣子铺的操场环道上跑几圈吼几声出出气:高三在新楼,楼后是一片空地,课下我们会把用过的答题卡叠成纸飞机,看谁飞的更远,静静的看着纸飞机在空中划出的漂亮弧线……
印象中存留的最深两件事,一是母亲的唠叨,她说老师和医生是最好的职业,也因为这种一直不停的唠叨,我和妹妹竟然一个做了教师,一个走上了从医之路。另一件事就是到了学期末,我突然开始学习了。
冬天为了防止感冒耽误学习,我穿上了旧时老大爷才会有的大棉裤,大到需要用草绳子捆起来的那种,外面套上硕大的军绿色裤子。每次考完试我都会主动的拿着试卷跑到办公室去问题,最终高考考出了我高中学涯中最好的一次,全班128人(最后班级参加高考的有89人,有一部分去学艺术了)我考了第13名。
2000年的高考填报第一次出现了提前批志愿,为了填报一个合适的学校和志愿,爸领着我怯生生的敲开了班主任家门,在征求过老师的建议后,我填报了高考志愿学校——山东经济学院,今改名山东财经大学。在所有人都没搞明白的情况下又顺手填报了提前批山东科技大学。可惜的是山东科技大学那年的提前批全省只要1个,更遗憾的是我也没有能够去精心填报的山东经济学院上学,因为我被师范学院提前录取了。
从青葱少年一路走到油腻大叔,曾后悔过,后悔高中为什么不努力一点;也曾醒悟过,醒悟高考的志愿可以填报的更好一些……但是人生就是如此了,无需追逝过往,更不必假设曾经,任何事都不会如担忧的那么糟糕,当然,也不会像希望中的那般美好。
真实的人生应该学会归零,让坏的不影响未来,让好的不迷惑现在。生活,有很多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无畏与执着,更是一笑而过的淡定。祝福祝愿每一个经过高考的和未来参加高考的都能愉快的享受过程,欣然的接受结果。
身所能及,有尽,心所能及,无止,人生的路长着呢。
——网友A蚂蚁a
高考
就是高高兴兴去考试
执笔做戟,迎战向前
2024年高考即将到来
愿所有少年
都能奔涌向前
成为一条不息的长流
来源:日照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