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风
2024年10月19日上午,我参加2024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不知为什么,考试前我还有点小小的激动。自2007年最后一次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后,我再也没有进入过国家统一组织的考场。
此次进考场,很有点好奇和新鲜感,想看看现在的考场和几十年前有什么不同。
早上8时,儿子开车把我送到了湖北大学附属中学门口。说来也巧,这所学校是儿子高中就读的学校。在来的路上,我的脑海里就浮现着4年前我送儿子来学校报名的场景,现在换成儿子来送我考试,不得不说是一种缘分,20多岁的儿子送50岁的父亲考试,且是在儿子曾经就读过的学校考试,不能不说世界太奇妙,也可以作为一种美谈对待。
进到学校,已经有很多人在院子里了,有的在查考场、有的在踱步、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看学习资料、有的在排队存手机包包等物品……我排队存放好手机后,经一道安检门和警戒线,刷身份证进入考场。在进入教室前,还有一道安检,由一位监考老师拿安检器在每一位考生身上扫一遍,不允许携带电子产品。到我的时候,看到我戴着手表,监考老师问我是否是机械手表,得到我的肯定后,老师说机械手表可以戴。
我找到12号座位坐下,离开考时间9:00还有20分钟。这时,考生已经差不多都到了。抬头,看见教室前面的黑板上写着“沉着 认真 细心 守纪”。这次考试,我完全没有了以往考试的那种紧张感。
记得最清楚的一次考试是30年前,在广东乐昌考军校时的那一场考试。那场考试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因为考试的结果,决定着我的命运,如果考好了,就是鲤鱼跳龙门,上了军校,我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了。对于我们那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里出来的孩子,能成为一名军官,绝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的转变,更是一种荣誉,一次突破,一个家庭的突破,一个家族的突破,是创造整个小山村历史的零的突破。因为在我们那个1600人的村子里,过去从来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所有参军的人没有出过一个军官,连一个志愿兵都没有,都是服满三年或者四年的兵役,就退伍回村继续当农民,表现最好的有几个在部队入了党,还有一个学会了驾驶技术。我能有机会和资格参加军校的考试,是组织的培养,领导的关心,自己的表现,更是一种机遇。在三个多月的文化补习班里,我是整个补习班起床最早、睡觉最晚的那一个,整个部队没人比我睡得晚起得早,包括炊事班的战友们。每天晚上,战友们都睡了,我还要打着手电筒躲在被子里学到凌晨。记得考试的那天,一进入考场,激动、兴奋、紧张等各种复杂的心情向我袭来,拿到试卷的那一刻,自己的手心全是汗,整个手不停地抖动,心扑通扑通地跳得厉害。刚开始,手紧张得不能写字。后来,强迫自己镇静下来,足足平复了几分钟的时间,才慢慢地开始正常答题。
这次参加成人教育考试,完全是对于自己的提升和对心理学知识的兴趣,没有任何的压力和负担。这是能以极其平常的心态对待考试的根本。当然,可能和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毕竟是三十年后,三十年经历了多少的风风雨雨,同三十年前20岁的我不可同日而语。
11时的时候,已经有考生开始离开考场了,考试规定,提前30分钟才能离开考场。我答完所有的题目是11:05,题答得很满,没有留一个字的空。我也没有检查,按照要求把试卷、答题卡、草稿纸整理好放在课桌上,直接离开了考场。这与我以前的考试不同,记得以前考试,都是考生自己把试卷交到老师手上。
一天半的考试,我留心观察了一下。参加考试的考生年龄跨度比较大,从20多岁到50岁左右的都有。我还看到一位孕妇考生、一位满头白发的男考生,一位由4名保安抬着轮椅进考场的女考生。不管这些考生年龄多大、来自什么行业,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是脱离课堂的人。他们参加考试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是对知识的渴望,有的是为了一纸文凭,有的是为了专业需要,有的是为了丰富提升,有的是为了兴趣爱好。据成教老师介绍,有一位1959年出生的考生,就是因为退休后闲下来,想着学习一门课程,也不需要达到什么目标,纯粹为了丰富生活。我2004年就取得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多年来也有一些成功的实践和经典案例,今年年初就报了成人教育的心理学,想更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
我想,成人教育的考场,绝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考场,它更像是一个人生的考场。除开文化知识的检验之外,还检验着每名考生对待人生、事业、生活的态度。可以说,每一名走进考场的考生,对待生活的态度都是积极的向上的,对所从事的事业都是有所规划的,对未来的生活都是有所期待的。学校教育不是终点,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对人生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学习、不断丰富提升自己,我们不光能走好文化知识的考场,更能走好我们的人生考场。
【编辑:姚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