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中档题:比例应用题和按比分配题型区分。
老马讲堂。
从课本出发,用最实用的方法抓牢基础分。孩子们欢迎来到老马课堂,今天这个小视频给同学们讲解一下六年级同学学到比例以后会遇到的两种应用题问题,一种类型叫做比例应用题,另一种类型叫做按比分配,它们全部都是和六年级学的比例相挂钩的应用题。
在看题之前先区分一下应该怎么去区分它们俩?老师,这里给同学们举出来最简单的笔记,同学们可以记忆一下。如果它给已知是全部,比如它告诉我一共多少了,那它一定是我的。按比分配怎么去理解?就想想分配,分配要想把东西分配给出去,至少得知道自己手里有多少才知道怎么分,所以就是知道总量,知道全部,知道总量的情况下就可以用按比分配。
反之什么时候用比例用题?就是已知部分的时候。什么叫已知部分?比如它有两个量,知道其中一个量就求另一个量,就可以用比例应用题的形式。比应用题特别简单,就是谁比谁等于谁比谁,就是这么简单。待会记录完笔记以后就来看一下例题,看例题之前再巩固一遍。
知道总量的就用按比分配,因为得知道总量才能分配,知道部分的就用比例应用题。这个同学们可以记在本上,在一起看应用题。往后翻一页,这里有两道应用题,老师带同学们看一下。
·第一个应用题:张阿姨在做面条的时候,然后看她给了一个比,是20:9,是什么的?是面粉比水的。在比例应用题里,所有的带比的应用题里面都要时刻的关注好到底是谁比谁,千万不要弄反了,这很重要。
后面又说照这样和面,张阿姨用300克的面粉,告诉我已知有300克面粉,那就得去考虑这个是比例,是告诉我总量还是告诉我部分?我去想这300是总量还是部分,就看这道题怎么去思考,需要的是面粉和水,总量就得是面粉和水的才叫总量,但是就只告诉了一个面粉,是不是面粉和水这两个里的面粉,所以对应的是部分。
部分的应用题类型就是学过的比例应用题,很简单,面粉比水就等于面粉比水,已知20:9是面粉比水,比例的右半边也得是面粉比水,面粉是300克,水是多少?别忘了问什么设什么,水就是x,就bx列完式子以后求出来x,答案这道题满分。
解题的过程就属于解比例模块了,因为跟这节课讲的知识点不太相关,所以就先不讲怎么去解了,就把式子列好。
·再看第二道题,晶晶在冷饮店买了一杯300毫升的果汁,冰加冰果汁,来看这300毫克告诉了我是总量还是部分?要去区分,分哪两个部分?橙汁和冰的比是5:1,是不是两部分分别是橙汁和冰?就看这300是橙汁加冰还是单独的橙汁还是单独的冰。
再读一遍题,300毫克的加冰橙汁,是不是又有冰又有橙汁?这300就是总量,知道总量了,对应的这节课的练习类型就是按比分配。
按比分配怎么去分配?说了比,如果不好理解就给它理解成份,看橙汁与冰的比是5:1,要证明橙汁占5份,冰就占一份,它们俩一共是300毫克,就证明橙汁是5份,水冰是一份,是不是证明它们俩一共是6份?一共是300,平均分成了6份,其中橙汁占5份。
要求橙汁的,比如要求橙汁,是不是除以6是一份的,再乘以5就是5份的。或者可以怎样用300直接乘以分成,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5份是不是乘以5/6也可以?
这道题加冰多少毫升?就再求一个冰的,一共是300毫升,把300毫升平均分成了6份,冰占几份?这个1是不是冰的?冰占一份,最后就能求出了原来冰是50毫升的,是这样子的。
这一页两个练习题,一个是告诉我部分应用的是比例用题,一个是告诉我整体用的是按比分配,这两个一定要区分好。后面两个习题同学们就完全可以自己去区分了,老师给你们大概区分一下。
比如这道题,告诉我铜和锡的比了两个物质,一个是铜,一个是锡,一直告诉我锡的了,锡是不是代表的是部分?因为整体有铜有锡,它就单独告诉我了锡的这一部分,所以应该用的是比例应用题。比例用题就写成谁比谁等于谁比谁,老师在这里不写了,同学们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顺序,一定要写同比锡,就一定得是同比锡,不能说同比锡等于锡比,同调换位置是绝对错误的。
第六道题,告诉我了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这就是一个比较隐藏的了,一般按比分配考三角形都是按比分配,因为什么?要知道三角形考角一定和内角核相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不是总量?三个角一共180,那就是总量,这道题就是按比分配,因为告诉我总量就是按比分配,笔记刚刚记得,按比分配。
分成哪三个角?等腰三角形是有一个顶角,两个底角的,并且等腰三角形还有个技巧,等腰对等角两个腰相等,它的两个底角也相等,看它的顶角和一个底角是4:1,就证明顶角占四份,一个底角占一份,和它相同的底角占几份?左边这个占一份,右边这个和它相同是不是也占一份?这三个角不就出来了吗?三个的角的比就是四比一比一。
再去怎么理解?顶角的度数还是四份,它是一份也是一份,一共是几份?一共就是六份,顶角就占了其中的四份,就求顶角,就是180度总量乘以6份中的4份,再去求底角什么的就非常简单了。这个老师稍微点了一下,同学们可以自己私下去做。
最后一道题也是有隐藏条件的,这个老师一点都不说,同学们可以当做课下练习去练习巩固一下,看自己会不会区分,会不会做乘除法,会不会解比例。如果哪有问题记得后台一起私信老师,拜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