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试卷和什么保密等级一致

考研试卷和什么保密等级一致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2-25 11:37:28

考研数学被指现“神押题”疑发生泄题 当事老师和机构均否认

教育部称考研神押题与试题不同

晨雾 / 转帖

昨天,有多名网友发微博称,2018考研数学出现 “神押题”,考生怀疑发生泄题。昨晚,教育部考试中心回应称,经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视频等材料进行研判,确认所举的例题均与实考试题不同。该教师及视频中所提及的老师均未参与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科命题工作。

此外,当事教师、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师李林通过微博回应称,个人未参加考研命题,网上相关言论不实。涉事机构中试考研的工作人员昨天下午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机构请的老师能押中题,也是多年教学的积累。”

事件

考研数学出现“神押题” 网友质疑发生泄题

昨天上午,多名网友发微博爆料称,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数学科目出现“神押题”,一位名为“李林”的教师在考前押题视频中举的例题与实际考研的考试试题十分相似。网友指出,李林押题“命中率”高达80%,甚至连超纲的二阶差分都反复强调。“每年押中几个题已经很牛了,这位老师押中线代大题原题、证明题原题也就罢了,连超纲的二阶微分都猜中,并且反复强调。”

截至昨日中午12时,“考研数学”“李林”“宇哥考研”等相关热点登上微博热搜榜,相关举报的微博和知乎讨论帖累计超过上万条转发和上千条评论。

举报材料显示,涉嫌泄题的是多张“李林押题视频”的截图。图中,课堂背景带有“中试考研”字样。北青报记者注意到,12月11日,中试考研官方微信公众号曾发布《喜大普奔,中试考研独家发布李林老师18考研数学终极押题班视频录播》一文,其中称李林曾多次押中考题,并附上多张照片。

值得注意的是,该课名为《李林老师考研数学终极押题班,去年命中60分以上》。但北青报记者发稿之前文中发布的课程地址不能顺利打开,网络页面显示,“该课程被删除或者不存在!”

据媒体此前披露,网传被删除的押题视频“2018李林押题班”共4段,总时长大约两三小时,课堂背景带有“中试考研”机构的字样。“中试考研”网站的“名师团队”栏目显示,李林系“考研数学大纲的制定者之一”,且“从事教学和考研辅导多年,具有多年数学考研教学经验”。

此外,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还注意到,早在2012年,考研论坛就有网友发帖称“李林屡屡命中考研数学题”,并推荐研友去“想办法弄到他的视频”。

回应

教育部考试中心

确认所举例题均与实考试题不同

昨天中午时分,教育部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已接到举报,并第一时间整理了相关视频的原件、截图和PDF文件,都提交给了教育部的相关业务部门,“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一步检查。如果是事实的话,警方将介入”。

昨天晚间,教育部考试中心再次回应网传考研数学辅导视频泄题:经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视频等材料进行研判,确认所举的例题均与实考试题不同。该教师及视频中所提及的老师均未参与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科命题工作。

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任何干扰破坏国家教育考试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涉事机构

老师押中题是多年教学的积累

李林被举报泄题的新闻在网络上引发持续关注,中试考研的工作人员昨天下午向北青报记者表示,“机构请的老师能押中题,也是多年教学的积累。”针对其网站在李林的介绍中称其是“考研数学大纲的制定者之一”的说法,这名负责人对此回应称,这个应该是网站工作人员的失误。随后,北青报记者查询中试考研网站发现,李林的介绍文字已经改为“考研数学大纲的研究者之一”。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李林系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常微分方程。双方系合作关系,授课材料均为李林方面提供,是其核心教学研究成果。

涉事教师

个人未参加考研命题

昨天下午5时许,被卷入泄题事件的李林通过微博回应称,网上相关言论不实,他已委托律师通过法律途径处理。李林说,他自2005年起开始参与考研辅导,虽然教育部和学校早已明文禁止,但仍抱有侥幸心理,私自外出授课,对此给学校带来不好影响,他深感自责。李林称,在社会考研辅导班的讲授过程中,有针对冷门知识点对考生进行提示。对于网上有人指出的与今年考研真题相似度较高的题目,他已在社会上的考研辅导机构讲授多年,并不只是今年才讲,这一点可以通过调查往年讲课视频和学生笔记来证明。“我没有参与过历年(包括今年)的考研命题,也没有参与历年(包括今年)考研大纲的制定,网上的相关言论不属实。”

李林供职的大连理工大学昨日则在其官方微博表示,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考研辅导活动,对李林参加考研辅导活动的行为将作严肃处理。

内存

近年全国研招考试多次陷“泄题门”

作为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无疑被视作是规格极高,要求极严,保密性极强,但仍然未能杜绝顶风作弊行为。北青报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和案件发现, 2012年和2015年先后出现两起研究生考试泄题事件,其中都曾有培训辅导机构的身影。

2012年考研出现大规模泄题,培训机构启航参与其中。2012年1月举行的研究生考试中,政治、英语均在考前半小时就有答案传出,考研医学类西医综合更是提前一天晚上就出了答案。经过比对,三门考试答案准确率均在80%左右。当年3月7日,36位政协委员以小组集体名义,首次以政协专报形式向教育部反映考研泄题一事,引发广泛关注。教育部网站于2012年5月10日通报该案,湖南省湘潭市教育考试院招考科科长周文胜为谋取经济利益,利用职务之便,借统一整理试卷之机从湘潭市教育考试院保密室窃取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卷,并复印转卖给培训机构。

2016年度全国研招被称作“史上最严”,因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将组织考试作弊等行为纳入刑事处罚之列。然而,2015年12月26日举行的研究生考试第一天,有考生反映,就在英语考试开考前一个半小时,一份手抄的英语考题答案就已经流传在“文都考研”等QQ群、微信群当中。事后经过核对,答案和考题竟完全一致。考研再次疑似泄题,引起轩然大波。在公安部和教育部的介入下,此次事件中处于窃题、传题、解题、招生、培训、组织作弊、替考各个环节中的全国各地多个考试舞弊团伙被破获,最终分别获刑。

本版文/本报记者 刘旭

信息来源:2017-12-27 《北京青年报》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7-12/27/content_274045.htm?div=-1

考研数学现“神押题”

教育部:确认所举例题均与实考试题不同

  12月26日,多名网友发布微博称,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数学科目出现“神押题”:一名名为李林的教师在考前押题视频中举的部分例题,与实际考题存在相似之处,被网友怀疑试题泄露。微博随即引起舆论关注。

  对此,李林本人通过微博回应称,网上相关传言不实,已委托律师进行处理。

  在部分受访考生看来,尽管例题与实际考题的数据不完全一致,但只要看了例题的解法,多道考题可迎刃而解,“有的只是换了几个数字”“对于我们来说,有些几乎算是‘原题’了”。

  截至发稿,教育部新闻办微信公众号发文否认泄题。消息称,经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视频等材料进行研判,确认所举的例题均与实考试题不同。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任何干扰破坏国家教育考试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网友称出现“神押题”

  考生王天(化名)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考试之前,他在群里看到了李林的押题视频,但并没有在意,“之前不了解这个老师,而且身边朋友很少考数学会去看押题”。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12月23日、24日,王天感觉数学成绩并不理想。随后,他注意到,有微博网友称这份押题视频有些地方很准确。

  “考研大纲里没有的考点,他居然提到了。”看完视频的王天有些意外,他数学考的是“数学三”,考纲没有要求掌握解二阶差分方程,但从第7分钟开始,视频多次提示考生注意这个知识点。

  李林在视频里说:“‘数三’差分方程,我建议大家一阶和二阶都看一看,去年考过一阶了,二阶完全可能。我话到此为止,你听懂了,如果考试碰到了,这4分拿到手。”

  最终的考试,确有关于二阶差分的填空题。

  王天还发现,“数学三”的第20题与视频中的例题讲解相似。

  另一名考生惊讶地发现,“数学二”的一道大题几乎是押题视频中的一道题改了几个字母而成。

  “押中知识点并不奇怪,但有题目与考题这样神似,确实让人有些不解。”多名考生告诉记者,在这段时长两三小时的视频里,与实际考题的类型、形式、解题思路相似的还有多处。

  是疑似泄题还是押题准确,这引起不少网友争议。

  屡被提及的官方背景

  对于“神押题”,李林微博回应称,“我在社会考研辅导班的讲授过程中,有针对冷门知识点对考生进行提示。网上提及的有关二阶差分、假设检验的内容是我近年来多次提及的冷点。”今年一同提及的冷点,还有曲率、曲率半径、函数平均值、切比雪夫不等式等。

  李林说,他已在社会上的考研辅导机构讲授多年,并不只是今年才讲这些,“这一点可以通过调查往年讲课视频和学生笔记来证明”。

  记者注意到,网传押题视频“2018李林押题班”共4段,课堂背景带有“中试考研”机构的字样。

  视频多处提及与所谓命题人的相关信息。在第一段视频的19分20秒,李林称,“初等矩阵是南京这边出题,东南大学的陈老师出题,最后一次考是2012年。”

  第四段视频的11分30秒,李林说,“今天概率为什么不大讲,因为据传言,这位老师没有去,在台湾旅游。”他称,该命题教师2015年、2016年、2017年“都找麻烦,太厉害了,他不在,我就平衡了”。

  在“中试考研”官网讲师介绍的页面,李林被宣传为“考研数学大纲的制定者之一”,并且“从事教学和考研辅导多年,具有多年数学考研教学经验”。但今天下午,该介绍中的“(考研数学大纲的)制定者之一”被改为“研究者”。

  李林随后通过微博表示,“我没有参与过历年(包括今年)的考研命题,也没有参与历年(包括今年)考研大纲的制定,网上的相关言论不属实。”

  教育部新闻办发布的消息则称,李林及视频中所提及的教师,均未参与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科目命题工作。

  对于前述视频的录制过程,“中试考研”官方微博介绍,今年辅导过程中,部分同学无法到场听课,因而将授课实况录像放在网络课堂,收费280元,有30多人报名,但因被翻录盗版,导致课件广泛流传。又因今年考研数学相对较难,导致考生情绪波动较大,致使大家对此事关注度较高。

  高校禁止教师参加考研辅导

  “中试考研”一名刘姓负责人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李林是大连理工大学教师,双方系合作关系,授课材料均为李林方面提供,是其核心教学研究成果。

  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官网载明,李林是该校数学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为常微分方程。

  12月22日,研究生考试的前一天,该学院发布了《数学科学学院关于重申禁止举办或参与各类考研辅导活动的通知》,再次强调高校教职工不应参与社会上组织的各种考研辅导活动和编写考研辅导书籍或资料,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各种考研辅导活动。

  该通知还要求,所有参与研究生招生考试命题的人员一律不准参加当年任何形式的有关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补习和辅导活动,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任何人透露试题的内容和命题工作情况,不得接受考生有关考试内容方面的任何咨询。

  李林在微博中称,他2005年起参与考研辅导,虽然教育部和学校早已明文禁止,但仍抱有侥幸心理,私自外出授课,对此给学校带来不好影响,他深感自责。

  本报北京12月26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卢义杰 叶雨婷 见习记者 刘言 实习生 朱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2月27日 04 版)

信息来源:2017-12-27《中国青年报》

http://zqb.cyol.com/html/2017-12/27/nw.D110000zgqnb_20171227_1-04.htm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