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考里最折磨人的有两件事,一是明明是笔试的守擂者却在面试里翻了车,二是笔试成绩与进面分数线差之毫厘。尽管有没有面试经历完全是两种体验,但二者相同的失败结果带来的挫败感却如出一辙。
尤其是很多在公考笔试成绩公布以后伸手就能够着分数线的考生,多少都是带着遗憾和不甘退场的。所以每年的公考成绩复核期,都会有不少考生选择碰碰运气。
但从结果上看,公考成绩复核只能是仅存的一丝幻想。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在公考成绩复核里翻盘的成功案例。
一、成绩复核案例
其实成绩复核无误的结果不仅体现在公考里,包括高考、考研等各种类型的复核都鲜有成功的案例。考研名师张雪峰曾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参加考研却被判零分的考生因为试卷丢失被找回重新获得了分数。
但首先这个案例的真实性本身就是有待商榷的,因为丢失试卷即使在小学期末考试里都是小概率事件,更何况还是全国统一组织的研究生考试。就算考虑到试卷运输保存的风险,丢失的也不该是一份试卷,而应该是一批试卷。
所以在当前各种类型的考试里,通过成绩复核最终如愿的案例要么就找不到,要么就是经不起推敲的网传。至少在公考里,成绩复核还没有成功的案例。
二、公考成绩复核
这么多年来公考成绩复核就没出现什么意外,因为公考成绩复核并不是大家想象得推倒重来。按照中国人事考试网的说法,公考笔试成绩有疑问的可以进行复核,但复核有两个先决条件。
一是除了参加考试成绩却被判定为缺考的考生外,客观题科目原则上不查分。也就是说,即使行测为零但没有判定缺考,也是不能复查的。要想复查行测成绩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明明参加笔试却被判定缺考。
二是主观题科目的复查仅复核有无漏评项,同时复核分数合计和登记是否有误,不对试卷重新评分。也就是说申论科目不存在重新评分的可能,只检查分数统计是否有误。
三、成绩复核的意义
对于笔试成绩复核的规定,不少考生都有不同看法。能复核却不能改分,这是成绩复核胎带的结果。因为公考成绩复核的意义是程序公平而非检验评判尺度的公平。
试想一下,一个不公布考题和答案的考试,如果不能复核成绩肯定是满足不了公众对考试公平的心理预期的。但如果把阅卷捆绑在成绩复核上,整个公考就会陷入无休止重新评判的纷争。因为不管分数线怎么划定,总会有考生要求重新评分博取进面机会。
退一万步讲,即使出现了统分错误的案例,由此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任何个人和单位都负不起的责任。在考生成绩复核不会见到试卷的情况下,分数错误已经没有了可能。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公考成绩复核必然没有什么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