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上的圆球大酱块
阴历4月初8,我开始也学着下大酱。
中午下班回来,吃完饭,放了一锅纯净水,里面放了两个八角,一小撮花椒。然后烧开,凉着。
把我前面做的的黄豆圆球“酱块子”,从书架上拿下来。它已经变得很轻,干透了。切起来很硬,里面也有白色的菌丝,边上也有黑色的菌丝。把黑色的菌丝抠去,扔掉。剩下的,切开,切碎,放到白瓷坛子里,然后去睡觉。
切开的酱块子
睡醒后,用杯子量了半杯子食盐。再从锅里,一杯子一杯子的舀水,用了5杯子多的水。还往里面加了一小勺韩国辣酱,然后用一个蒸馒头的抽屉布盖上瓷坛子,用皮扣捆住抽屉布。
弄好了,放到阳台温暖的地方,去发酵。
装了半瓷坛的酱块子
然后一切交给时间了。
我的豆瓣酱能不能做成,还是未知数呢。
据说,做酱不成,会发酸。
我现在拿不准的是,我加的水是不是太多了。
就像一个小学生,交了卷子,至于打多少分,就看后面的发酵是不是成功了。
好期待呀,后面要天天上阳台瞅一瞅啦。
加了点韩国辣酱,颜色变红了
封口,放在阳台的窗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