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又悄然而至
这两天
一位镜湖小学家长在朋友圈晒出的期末成绩单
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双减”前发放的期末成绩单
“双减”后发放的期末成绩单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去年12月29日,市教育局印发《芜湖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考试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要求要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学校期中期末考试一律实行等级评价,一般分4至5个等级。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初中各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和初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成绩不得与升学挂钩。
而对比两张成绩单可以看出:今年镜湖小学没有直接公布分数和班级排名,改用评星制的形式来显现学生的成绩水平,这也是芜湖“双减”政策落地的一大变化。
芜湖“双减”政策实施后首个期末考试
除了成绩单上的变化
记者还发现了一些新亮点
↓↓↓
注重考“综合素质”
1月11日,大阳垾小学举行一年级期末“2022悦闯迎新游园汇”活动,活动基于“全学科”融合实践育人,以发展性综合评价为策略,通过设置“15+1”游园闯关项目和“收获园”积星兑换奖品的角色创设代入情境,分别从听、说、读、写、算、唱、跳、画等方面,对一年级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能力考核。
12月30日,镜湖小学汀棠校区一年级和二年级迎来了以“欢乐元旦 悦闯越勇”为主题的乐考。按照一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以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围绕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等五育并举综合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游戏化、体验化的活动形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体验学习的快乐。
注重考“知识实用能力”
1月10日上午,凤凰城小学一年级学生迎来了语文期末考试。教室的走廊到处贴着彩带卡通贴,学生戴着卡通气球发箍拿着闯关票在各个教室前排队等待,测评方式由试卷考试变成了游戏闯关,五个教室门前分别写上“拼音擂台”“记忆大师”“书写能手”“字正腔圆”“能说会道”,一年级的学生通过一道道闯关来考察拼音掌握情况、教材中的词语的认读情况、生字书写情况、课文朗读和课外阅读情况以及口语表达能力。每闯过一关,学生会到的相应数量的星星。
1月10日上午,绿影小学华强校区小学以“金色童年·趣味“游考”为主题,针对一二年级开展了一场“游戏闯关”形式进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语文测评内容由“字词小勇士”“背诵小达人”“语言小能手”等闯关项目构成,分别考验学生的拼音、识字、写字、朗读、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测评由“我会算一算”“我会认一认”“我会说一说”等闯关活动组成,主要考查学生的对钟表、图形及基本运算的核心知识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将数学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双减,不减责任!双减,不减质量!双减,不减成长!”——这已经成为全市各中小学校的共识。
“双减”新政后首个期末考,芜湖的很多小学在取消一、二年级期末考试时,并不是简单的“一停了之”,而是以游园、闯关等方式,进行期末考核。
市教育局“双减”专班工作人员葛萱告诉记者,办法提倡改变考试的形式,规定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小学阶段不进行期中考试,对中学阶段各科目考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同时,还要求增加情景式测试、对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日常教学评价,“增加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鼓励采用课堂观察、实验操作、实践性作业等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即时性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
不论是作业还是考试,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是落实“双减”政策的一个缩影,“双减”政策不仅是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家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学校创新评价机制,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变师生教与学方式,让教育返璞归真,“双减”政策实施带来的变化,正是回应百姓教育关切的生动体现。
“乐考”、“游考”……
对于“双减”政策落地后
多样的期末考新形式
你怎么看?
,